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研究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指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面臨的問題,綜合分析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特點及局限性,并指出了制約背后發展的因素。同時針對思政教育出現的不良效果提出加強校園軟環境的建設、加強硬環境建設、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熱點問題等改善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效果
國家高等教育已經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職業技術教育也在全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從目前的社會環境來看,社會處于轉型期,各種矛盾和負面事件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現象沖擊著高職學生的認知。這些負面的價值認知會嚴重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榮辱觀的樹立。例如,網絡上各種炫富和拜金行為以及低級趣味的炒作事件,往往會使這些處于成長中的學生爭相模仿,對高職生價值觀的形成非常不利。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師對教育教學目標認識不足
思政課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此來提高思想素養,形成職業理想和責任意識,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1],需要時間的學習和積淀,良好的思政教育并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結果。思政課的考核方式存在著缺陷,不能單一以成績衡量教育取得的效果,這樣就會讓人產生一種思政理論課并不重要的錯覺。這種單純以成績衡量思政教學效果的行為是不可靠的。
(二)學生對思政課缺乏正確的認識
高職學生不喜歡上思政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其實主要原因在于學校對思政課的重視度不足,要求不嚴格:上課時間安排上有較大的隨意性,學生對思政課的認知程度不足,對思政課的態度有待端正。
(三)學生學習具有較強的功利性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怎樣清楚地為自己定位、怎樣體現自己的價值觀是當代高職學生思考的主要問題。當下,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就業去向特別感興趣,他們把主要注意力投入在專業課學習上。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不太重視,認為對自身發展沒有用。有18.2%的學生認為“思政理論教育課學習,沒有實際用處”。26.7%的學生認為未來生活對專業科目更為重要。而且,由于專業學習的壓力很大,沒有時間在思政課學習上投入更大精力,即使想學習也沒有時間。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思政課的學習,忽視了正確價值觀對學習的巨大推力。
(四)思政課教學內容和方法比較陳舊
部分思政課教學方法缺乏時代性。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學生更加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不能只講教材內容,而要和大時代環境緊密集合,將教材語言轉化為教學語言,以身邊的人和事為例,深入淺出,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科忽視了思想教育,如就業觀、奮斗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隨著時展會有變化,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同時,要與新時代高職學生的特點和現實生活相聯系。空洞的教育內容不能教給學生解決和分析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都將當代職業精神的培養和教育列入思政課程內容。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管理體制不完善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不受重視,學院比較重視學生的專業課實訓操作課程,高職院校要保證學生的專業課時和實踐教育順利進行,為學生順利工作奠定基礎,從而保障學生的就業率。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來說,缺少資金、設施、時間方面的支持。這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制度支撐上相矛盾。
(二)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聯系不緊密
思政課教師面向新時代青年,這些學生思想非常活躍,知識淵博,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很強,既對世界和國家的發展感興趣,又對自身發展非常敏感。部分思政課教師不注意及時更新內容,不及時吸收先進知識,不注重深入學習也沒有深入到學生當中,就不了解高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它背離了以提高學生思想和整體素質的目標。實時供需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矛盾,在社會快速變化的過程中,高職學生的熱點、難點、深層次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三)思政課教師在提升自身方面缺乏時間和精力
相關教育政策出臺以來,幾乎所有高校思政隊伍建設都取得了非凡成就。高校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目標,但部分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師隊伍在配備方面以及相關措施并未落到實處。在一些高職院校,思政教師同時擔任幾個班級或一門以上的課程。從這些表現來看,思政教育課并未得到學校有關部門的重視,有的思政教師每周課時,達到16節以上。繁重的課時和巨大的任務量,直接造成了思政教師的教研時間越來越少,長此以往,不利于教師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一)加強校園軟環境的建設
在新時期,為了保證教師在高校中起到弘揚傳統文化,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作用,在方針政策的引領下,教材的建設和內容更新各方面要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開研究。針對當前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要努力促使高職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高職院校相關部門和領導人要相互負責,相互配合,及時解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問題,通力協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職院校應適當提高思政課教師的薪資待遇,舉辦思政講座,定期為思政老師提供更多的發展條件,定期組織培訓,以及更多科研項目、教學比賽來提升思政教師的積極性,從而在校園中形成一股師生相互學習,共同努力、促進思想道德建設的良好風氣。
(二)加強硬環境建設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設施條件。為了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加大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2],改善學習條件,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基礎設施環境。這一做法將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科領域中的重要地位,能夠有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的順利發展。
(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熱點問題
引導學生充分融入社會生活。高職院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應為學生提供具有濃厚學習氛圍的教育環境。學校應定期組織教育活動,帶領學生參觀紅色革命館,就某一社會問題舉辦專題講座,發起學生對某一社會問題的討論。在進行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的時候,要結合具體的生活生活案例,充分引導學生思考,思想教師應當對討論結果進行正確引導,加深他們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學校應舉辦專題教育活動,對社會中出現的熱點問題可以以郵箱的形式參與討論,對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發放禮品作為獎勵。通過這些行為的帶動,能促進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的不斷變化中。
(四)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高職院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應當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并且,思政教師在教授相關知識點時,應秉持教書育人理念,改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努力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要以把學生培養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加強引導性教育。學生是知識的接收對象,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紐帶關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引導學生學習,要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解決。在引導性學習方面,教師更多時候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起到協調組織的作用[3]。引導性學習使得每個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并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引導性學習,能夠使學生成為一個有思想、有獨立處理問題能力的新時代青年。
四、結語
本文研究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從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展開討論,提出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和針對措施。可以預見在不遠的未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領域思想政治教育將會取得很大進步。在未來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將會發生變化,高職院校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也會更加齊全,課程安排將會更加合理,教學研究也更具針對性,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設將會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姚秀鳳.高職數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究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1(10):115-118.
[2]肖志良,臧艷輝,華春夢.高職院校思政素材與專業課程知識融合路徑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1(3):145-149.
[3]張芝芳.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研究[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21(1):117-121.
作者:張瑜 單位:昌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