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證券公司資金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相比國際通行的流動性管理框架以及國內證券行業流動性風險管理的要求,當前各家證券公司在資金的管理及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的問題。第一,資金需求方面。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證券公司對于資金的需求量已急劇的增加。無論是公司的自營投資業務、股權投資業務等為代表的資本消耗性業務,還是融資融券等為代表的資本中介業務,以及以證券承銷為代表的資本承諾性業務,都對資金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第二,資金供給方面。證券公司資金來源現狀仍以短期化為主,公司本部主要是通過債券回購、拆入資金及日間透資的模式借入資金,這些渠道容易受外部市場形勢影響,集中度高,資金來源的可靠性和成本都存在不確定性。另外現有資金監控體系不能反映出公司資產和負債在期限、質量和收付等方面存在差異而產生的流動性風險程度。第三,內部的資金配置方面。證券公司大多資金管理集中化程度不高,未建立有效的集中管理機制,尚沒有形成市場化的內部資金定價機制,無法有效引導內部資金合理流動,存在內部資金閑置與資金短缺并存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造成資金周轉緩慢,使用效率低下。第四,各業務板塊沉淀資金方面。對于大部分還沒有實行資金集中化管理的證券公司來說,業務部門根據來年預算提出申請資金額度,管理層綜合考量后于年初一次性撥付資金額度,年終進行內部結算考核,因此每項業務在實際經營中都有一定的沉資金淀余額產生,這些余額多以銀行存款或者以回報率很低的逆回購分散在證券公司內部的各業務系統中,無法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綜上,證券公司應加強資金管理,加強投融資管理,構建集中化管理模式,實現規模效益。同時,建立資金流動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防范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提高證券公司資金使用效率。
二、構建證券公司內部資金集中管理體系,有效保證公司資金流動性需求
證券公司目前資金管理普遍存在條塊化明顯特征,尚未建立統一的資金池,對各業務單元資金需求的主動性管理不足,公司各業務單元的資金融通渠道和流程也尚不完善。在決策程序的具體操作上,公司本部主要負責各業務單元之間的資金調劑、參與債券市場交易、進行同業資金拆借,以便滿足下級業務單元當日或未來較短時間內用于保證支付的資金需求,沒有對各業務單元凈融資需求進行事前度量和預測,并采取事前的防范與控制措施以及部署相應的流動性計劃和安排。隨著各項創新業務的開展,公司各個業務單元在利潤目標的驅動下都在迅速擴張規模,對資金需求常常突破原有的計劃,公司制定的資金分配制度常常無法得到落實。因此,加強證券公司資金的集中管理,拓寬集團的融資渠道,構建資金內部定價機制,遵循“遵從市價、有償使用”的總體原則,有效引導公司資源配置,提高公司沉淀資金的使用收益,有效保證公司資金流動性需求,對于面臨創新轉型階段的券商而言,意義重大。
三、完善資金流動性管理,建立資金流動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建立現金流測算和分析框架
證券公司資金管理應建立有效的方法與策略,加強公司資金流動性管理。首先,確定現金流測算和分析框架,有效計量、監測和控制正常和壓力情景下未來不同時間段的現金流缺口?,F金流測算是指對未來一段時期內資金流入流出總量及其盈余(缺口)的預測,包括短期、中期、長期現金流動性預測。一般來說,短期預測是指對未來3個月(含)以內資金流入流出情況進行預測,包含未來7天(含)以內、30日(含)以內、3個月(含)以內3個時間段。中期預測指對未來3個月-1年(含)資金流入流出情況進行預測。長期預測指對未來1年以上資金流入流出情況進行預測。證券公司現金流測算和分析應涵蓋資產和負債的未來現金流以及或有資產和或有負債的潛在現金流,并充分考慮支付結算等對現金流的影響。其次,實施限額管理。證券公司應根據其業務規模、性質、復雜程度、流動性風險偏好和外部市場發展變化情況,設定流動性限額并對其執行情況進行監控,并至少每年對限額進行一次評估,必要時進行調整。流動性限額包括但不限于現金流缺口限額、負債集中度限額、內部交易和融資限額等。第三,建立流動性壓力測試機制。分析其承受短期和中長期壓力情景的能力。在壓力情景下公司滿足流動性需求并持續經營的最短期限應不少于30天。第四,證券公司可根據其業務規模、性質、復雜程度、風險水平、組織架構及市場影響力,充分考慮壓力測試結果,制定有效的流動性應急計劃,確保其可以應對緊急情況下的流動性需求。定期對應急計劃進行測試和評估,必要時進行調整修訂。
四、加強投融資管理,防范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
從目前行業公布的業務數據顯示,證券公司的平均杠桿倍數約為為2倍左右,總體杠桿率偏低,與銀行業、信托業存在很大差距。但自2012年證券行業大力推進創新業務發展,行業監管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逐步擴大了證券公司的投融資范圍和渠道。按照《關于推進證券公司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思路與措施》中關于“在科學調控杠桿率的前提下,逐步擴大證券自營投資品種范圍,直至允許投資所有場內場外證券類金融產品。允許具備條件的證券公司依法投資金融期貨、商品期貨、黃金現貨及其他非證券類金融產品”的要求,2012年11月16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修訂了《關于證券公司證券自營業務投資范圍及有關事項的規定》,擴大了證券公司自營投資范圍。2014年5月,證監會就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提出力建設現資銀行、支持業務產品創新等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包括
(一)拓寬融資渠道。支持證券經營機構進行股權和債權融資,在境內外發行上市、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發行優先股、公司債,開展并購重組。鼓勵證券經營機構探索新的融資渠道和新型融資工具。支持證券經營機構開展收益憑證業務試點。
(二)支持融資類業務創新。完善融資融券業務相關規則,擴大融資融券與轉融通業務的資金和證券來源。開展約定購回、股票(權)質押回購等融資擔保型業務創新,擴展約定購回、股票質押回購出資方范圍。因此,隨著證券行業創新發展的不斷深入,證券公司的投融資范圍將越來越多元化、復雜化,從而迅速提升公司杠桿率。隨著融資類業務和資本中介等業務的不斷擴張,融資需求非常旺盛,資金壓力不斷加大,證券公司應采取多種策略和方法加強的投融資管理,防范期限錯配導致的流動性風險。公司應重點關注總體財務狀況、自有資金余額、長期資金占用和流動性情況;對貨幣資金、結算備付金、存出保證金等進行監控;通過嚴格資金管理和集體決策機制,控制長期資產占用資金比例,科學運作資金;嚴格控制自營業務投資規模、投資集中度,防止投資的流動性風險;審慎選擇信用程度高的商業銀行存放各項貨幣資金;關注資產和負債到期日的匹配,合理安排負債結構,有效控制規模和期限的匹配差異,保證到期債務的支付;建立優質流動性資產儲備體系與動態現金流測算體系,監控資產負債期限錯配與現金流缺口情況。
五、建立完備的信息管理系統,支持公司資金流動性的管理、計量、監測與控制
證券公司應當結合自身業務開展情況,建立完備的資金管理信息系統,準確、及時、全面計量、監測和報告流動性狀況。管理信息系統應當實現以下功能:
(一)每日計算各個設定時間段的現金流入、流出及缺口。
(二)及時計算流動性監管和監測指標,并在必要時加大監測頻率。
(三)支持流動性限額的監測和控制。
(四)支持對大額資金流動的實時監控。
(五)支持對優質流動性資產及其他無變現障礙資產種類、數量、幣種、所處地域和機構、托管賬戶等信息的監測。
(六)支持對融資抵(質)押品種類、數量、幣種、所處地域和機構、托管賬戶等信息的監測。
(七)支持在不同假設情景下實施壓力測試。通過系統來實現對公司資金集中管理和應用,規范資金結算制度,加強資金預測,監控資金計劃執行過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達到企業資金管理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六、結語
面對創新環境的證券行業,對證券公司資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構建資金集中管理機制,調整內部資金配置模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實現規模效益;同時,完善投融資管理,建立資金流動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搭建完備資金管理系統,提高資金的安全運轉,防范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對助力公司戰略規劃的實現和戰略目標的完成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作者:張燕單位:宏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