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管理創新途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社會的變革,也使得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暴露出許多的不足和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以網絡為載體,針對政府現有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是政府部門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本文結合政府管理現狀,提出了以網絡為載體,創新政府管理模式的方法和路徑。
【關鍵詞】網絡;政府管理模式;創新路徑
前言:
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網絡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于政府部門而言,利用網絡環境在信息傳播上的優勢,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實現業務流程信息化、政府辦公自動化,是適應時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的客觀要求。
一、網絡環境下的政府管理現狀
從目前來看,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我國的政府管理工作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在提升政府公信力、轉變政府職能、增加運作透明度、強化政府監督力度等方面都得到了突破,但是不可否認,受現有政府管理模式的影響,政府管理工作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問題,一是信息化水平不高,我國政府部門在電子政務的建設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整體仍處于起步階段,信息化水平偏低,缺乏對于信息安全的維護和管理,地方政府網站建設速度緩慢,有用信息不多,更新滯后,使得公眾不能及時了解政府部門的最新動向;二是“數字鴻溝”問題,即存在于信息富有者與信息貧困者之間的鴻溝,缺乏信息的有效傳遞和共享,往往最需要政府服務的人群由于缺乏技術,而無法獲得服務,在數字鴻溝的背后,隱藏著社會經濟的鴻溝。實際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現有的政府管理模式無法適應信息化時代的客觀需求,因此,需要及時對政府管理模式進行改進和創新。
二、網絡環境下政府管理模式的創新
2.1更新管理理念
從目前來看,制約政府部門電子政務發展的關鍵因素,并非技術或者資金的欠缺,而是管理理念的滯后。因此,政府應該立足當前新的發展形勢,及時對管理理念進行更新。一方面,應該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服務體系,樹立服務行政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強化服務意識的同時,弱化權利意識,構筑網絡化、一站式的服務模式,改變公眾與政府的交互方式,提升其對于公共服務的滿意度;另一方面,應該樹立有限行政理念,及時將服務信息公開,實現資源共享,陽光政務。網絡信息化的發展和普及,對于政府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政府必須確保面向公眾,實現工作目標的公開以及工作內容、工作流程的透明化,主動接受法律的限制以及社會公眾的監督。
2.2強化信息管理
一是應該強化信息安全建設,注重對于信息安全的防護和管理,對各個部門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統進行整合,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聯合防御機制,實現信息的可靠傳輸和安全共享;二是強化公務員隊伍建設,通過相應的學習和培訓,提升公務隊伍的整體素質,強化其服務社會的本領,并對相應的考核機制、流動機制、晉升機制、問責機制等進行完善,為政府管理模式的創新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撐;三是提升公眾的信息素養,應該認識到,政府管理不僅關系著政府本身以及一些非政府組織,還包括了社會公眾。如果公眾不了解信息技術,無法及時有效的獲取信息,則依托于網絡的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也就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利用各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使得公眾能夠逐步樹立利用互聯網了解政務的意識,強化其利用互聯網參與政務的信息能力,推動以網絡為載體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創新。
2.3健全政務公開
在網絡環境下,電子政務強調的是全民參與、行政公開、公私合作以及政府與公民的良性互動,是一種不同于傳統管理體制的全新管理模式。而對于電子政務而言,行政公開是必要的先決條件。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暴露出許多問題,如果依然沿用信息壟斷的方式,很難實現以往的集權式管理。同時,公眾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也使得其開始主動關注政府政務。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對政務公開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為公民參與政府管理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另外,信息作為決策的基本依據,是公民判斷自身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基礎,只有掌握了準確的政府決策信息,公民才能夠在參與政府管理的過程中,明確自身的參與方式,參與范圍以及參與程度。就目前而言,政務公開尚不充分,信息的不對稱影響了公民參與政府管理的熱情和有效性。對此,政府應該對政務公開制度進行完善,以網絡為載體,對信息進行公開,推動管理模式的創新。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時代,政府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勢,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現代信息技術,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推動政府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
參考文獻
[1]張廷君.我國地方政府管理創新的路徑模式及抉擇規律分析[J].經濟學家,2011,(9):62-69.
[2]劉洋.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4,24(11):1580-1582.
[3]王義,莊海燕.政府管理模式創新的路徑選擇[J].理論參考,2010,(8):7-8.
作者:韓志君 單位:中共牡丹江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