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汽車4S營銷形式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與國人消費習慣不相容。結合目前國內汽車市場的消費者水平,購買汽車屬于較大的一筆支出,而且國內消費者在購置汽車的時候,需要頻繁地比較汽車的品牌、價位和質量等,才決定是否購買。這一點與4s店所期望的消費模式相差甚大,勢必影響4S營銷模式的拓展。
汽車
4S營銷模式的策略研究汽車4S營銷模式的應用,旨在吸引更多的汽車消費者購置汽車產品,并不斷建設各自的品牌形象。為此,汽車4S營銷主體要在合理投入的基礎上,加大營銷的信息反饋力度,將國人的消費習慣融入到營銷理念當中,以發揮4S營銷模式的優勢。
1.合理的市場定位。汽車4S店的前提投入,初始成本都比較高,后期的運營成本也很高,為了避免盲目投入的情況出現,汽車制造企業要進行合理的市場定位:
1.1體現出汽車產品的個性,包括汽車的外觀、性能、耐用性、價格、售后服務等的營銷優勢。營銷的市場投入,減少以“浮夸”的廣告去刻意渲染產品的性能水平,而是要在實際的營銷工作當中,體現出與其他品牌汽車產品的差異,譬如售后服務水平,要全面兼顧所有顧客的需求,為顧客解決關于產品銷售、維修等方面的疑問,以贏得顧客的青睞。
1.2避強定位。汽車4S營銷中,經常遇到各種強勁的對手,在4S店規模一致的情況下,消費者通常會優先考慮口碑較佳的品牌,而沒有品牌優勢的汽車產品,應該看準市場領域的營銷“空隙”,突出產品的特色,以盡快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這種定位的方式,能夠減少營銷投入的市場風險,提高營銷的成功率。
1.3靈活定位。汽車4S店的高額成本,決定了高端客戶群體的營銷定位,很多車主看重的并非汽車產品的價格高低,而通常會將品牌放在考慮的首位。品牌并非質量口碑的累積,還包括營銷過程的服務水平和售后保障,因此4S營銷的定位,將靈活定位服務的標準。不僅讓客戶感到4S店裝潢的優質,還要讓其感到服務態度的“溫暖”,這樣所投入的資金才有可能得到回報。
2.提高信息的反饋功能。汽車4S營銷要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其中信息反饋功能的發揮是關鍵性的環節。
2.1建立4S營銷的信息數據庫,完善客戶和車輛信息檔案,作為客戶服務的基礎,便于對客戶進行服務跟蹤,掌握客戶的每個細節,及時提醒客戶維修、保養和更換零配件,全面滿足客戶提出的要求。
2.2搜集營銷市場的一手情報,包括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市場類似品牌汽車企業的銷售水平、市場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等,作為科學制定營銷方案的依據,同時調整營銷的方向。
2.3提高信息的系統性,汽車4S營銷在收集信息之后,通常不會直接應用這些信息,而會以系統的方式處理信息,剔除掉沒有用的信息,將有用的信息融入到營銷方案當中。因此要深入分析收集到的信息,以加工處理和綜合判斷的方式,掌握營銷市場的真實情況,并判斷市場的發展趨勢,為營銷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3.營銷方式的多樣化。鑒于市場消費者消費需求的差異性,在營銷方式方面,要體現出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要根據消費者的習慣,尋求與其消費心理的契合點,另一方面開放汽車銷售的模式,提高營銷方式的適應性。
3.1價格的合理控制。在保證汽車產品質量無虞的基礎上,在價格方面體現出競爭的優勢,讓消費者看到4S營銷的實惠。如果消費者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預期質量和款式的汽車產品,4S店勢必會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影響,對于營銷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很大的幫助。
3.2提高服務競爭的水平。服務態度對營銷的成功與否,具有直接性的影響,汽車4S營銷店不應該將營銷重心全部放在品牌的宣傳上,良好的服務態度同樣能夠彌補品牌效應不足的缺陷,這對于中小規模的汽車制造企業來說,不失為一種良好的營銷借鑒方法。
3.3注意揚長避短。品牌化的服務確實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安全管理,但即便品牌效應再強的企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優勢和劣勢,同理,品牌效應比較弱的企業,也具有自身的競爭優勢。汽車4S營銷商應該以“田忌賽馬”的方法,將自身的優勢與其他營銷商的“劣勢”相比,鞏固消費者的信心。
3.4提高營銷的主動性。在汽車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下,顧客上門“求車”的現象并不罕見,但隨著更多品牌的汽車進入消費市場,顧客開始“反客為主”,很多銷售商開始采用“降價”的策略,但消費者觀望的態度反而更強,這從側面說明了營銷主動性提高的必要性,據筆者預測,上門推銷將成為4S營銷的主要模式之一,因而4S營銷商要做好這種營銷方法的準備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汽車4S營銷模式的推廣,在投入、信息反饋、營銷方式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營銷商往往忽略了品牌專賣與質量等的關系,沒有結合市場不同品牌同類產品的競爭,以致限制4S營銷模式的發展。為此,汽車4S營銷主體要在合理投入的基礎上,加大營銷的信息反饋力度,將國人的消費習慣融入到營銷理念當中,吸引更多的汽車消費者購置汽車產品,以發揮4S營銷模式的優勢。
作者:趙欽單位:天津中汽工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