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先生校園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中爭當“小先生”
眾所周知,校園文化在對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能力,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全的人格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小學來講,校園文化終究是兒童文化。因此,其建設參與的主體應當是作為少年兒童的全體學生。必須相信,兒童以其潛在的創造天性,對校園文化建設亦有著自身的理解。尊重兒童的文化理解,并創造、提供適當的機會與載體,讓兒童真正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去,是落實學生以“小先生”的姿態成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主體地位的重要舉措。一是在校園文化環境的設計與布置中給孩子們創造更多機會和平臺。引導學生通過參與開展校園文化環境的設計、布置、宣傳等活動,去向他人宣傳、講述他們對文化的理解,這是可以起到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以兒童激勵兒童、兒童喚醒兒童、兒童教化兒童的可貴作用的。比如,我們開放學校一部分櫥窗,包干給有關班級,只從總體上提出“要突出學校校園文化特色、彰顯亮點,以及緊緊結合學期專題教育計劃等”總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定主題、自選內容、自行設計、自動布置。有的“小先生”以消防教育為主題,手繪家庭逃生演示圖,在展示中生動地“教”給大家如何繪制自家的逃生演示圖。再比如,我們組織開展“班級名片我設計”活動,鼓勵孩子們積極動腦動手,參與設計班級文化名片,用充滿個性的設計來傳遞自己對班級文化建設的理解,在彼此的交流中,增進班級文化建設的認同感。我們也會讓“小先生”參與設計校園的宣傳標識、語錄等,讓他們結合特定的空間區域去思考設計。在草叢的標牌上寫著:小心哦,踩著我,我會疼哦!在飲水處的墻上:請珍惜每一滴水,那是我們生命的源泉!二是在參與校園文化的研究活動中獲得更多文化的體驗和理解。學校大隊部引導建立“節慶文化少年研究院”,以“民族傳統節慶文化”為研究內容,廣泛開展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傳統節慶文化研究活動。利用節慶文化主題隊活動課、學校“新綠”電視臺、班級白板等載體,由“小院士”研究成果,講解節日來源、習俗,組織參與體驗性活動,在學校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比如,今年端午節,五年級中隊的“小院士”通過活動課,向全體隊員呈現了我國四個城市聯合開展端午申遺的歷程,展現了多地端午的獨特的文化內涵,讓孩子們領略到了端午文化的精彩意蘊。
二、在校園文明規范管理的志愿輪值中爭當“小先生”
美國科曼爾報告認為,同伴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的理論中也強調要解放孩子。解放孩子就是要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能動性。小先生制的實踐告訴我們,小孩子完全可以在某些方面勝任“教”的責任,生教生,甚至生教師,都是可能的。“教”不僅限于知識層面,更可以在思想道德、行為規范方面。我們不難發現,確實有相當數量的學生,由于其良好的家教、強烈的自我教育意識等,不僅在學習上走在同伴前列,更在文明規范上、行為習慣上高出同伴一截。所以,在校園文明規范管理中,發揮這些同學的榜樣示范作用,讓他們參與到志愿輪值的管理服務活動中,對于改善校園自我治理結構,培養學生成為重要的校園治理力量,具有教師等成人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學校德育處、大隊部,通過志愿參與招募令,倡導學生爭當文明管理服務志愿者,一方面自己做出“表率”,努力提升自身文明素養,像文明規范的“小先生樣”;另一方面,在志愿管理服務中,針對同學們的不良行為,擔當“小先生”,適時提醒,善意說服引導,成為學校推行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推手。比如,在課間午后,一批“小先生”巡守在樓道、操場上,擔當維持同學們文明休閑、文明活動秩序的志愿服務者。在餐廳,“小先生”又勸誡一些同學保持安靜,文明用餐;勸說有些同學要“光盤”,不浪費等。而在少先隊隊室、節日大觀園、版畫工作坊等功能站室,則有“小先生”擔當解說員,作介紹、做宣講,成為文明教化、傳播的小使者。
三、在班隊事務的崗位履職中爭當“小先生”
在校園管理中,既有對人的管理,也有對學校、班級事務的管理。以往的經驗中,班主任在班隊事務管理中,一般都會采用“人人一個崗位、人人一件事務”的做法。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但是在實施中,我們也發現有些學生缺乏責任心,不夠主動,形成實際上的“空崗”、無所作為。陶行知說: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隊伍里最進步的小孩子!這就告訴我們,在班隊事務管理中,我們要發現“最進步的小孩子”,只有他才有可能成為“最好的先生”。因此在操作上,我們不只是機械呆板的分配任務,而是因人而異、適才而用,這樣才能讓有興趣且有能力的人做他愿意做、可以做的事,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發揮每一個孩子的作用。首先我們要建立好“小先生人才庫”,即要對班級內孩子們的特長愛好要做一個全面排查,要深入了解,做到心中有數。事實上,在一個班級中,有些學生的自理能力在某些方面總是會顯得比較突出。對這些孩子做一個統計,列表備注,分類管理。其次是建立“小先生崗位責任制”。對每一個崗位的設置要求、管理內容做了明確。具體就是說在班隊事務管理中,我們選擇同學有相應專長的,不僅賦予崗位,更賦予責任,要求承擔這一崗位的,不僅自己要做,還要教會其他的同學一起做,也就是擔當某一崗位的“小先生”,相當于同學中的“實習小師傅”。比如,班級中的生物角,我們請一些有種植經驗的或者對種植感興趣的同學擔任“生物角小先生”,讓他帶著生物興趣小組一起照料,并且教會同伴記種植日記、學習種植知識、宣傳環保理念等。再比如,由閱讀愛好者擔任班級圖書角的“小先生”,讓他組織“讀書會”從同學中募集圖書,分類管理,開展班級讀書交流活動等。引入“小先生制”,讓孩子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班隊事務管理中,做班級管理的真正的小主人。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是一座取之不盡的育人寶庫。借鑒“小先生制”,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校管理,在我校還只是一個初步的嘗試。但其已然產生的積極成效,將促使我們更加深入地在實踐中去加強探索,讓小先生制在學生自我管理中展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作者:鄒曉東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新安實驗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