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管理獎懲制度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獎勵、懲罰和人的需要;獎勵、懲罰的種類和形式;行政管理中實施獎勵和懲罰的目前狀況及分析;對行政管理中實施獎勵和懲罰的思索等進行講述,包括了科學分析、處好關系、創造環境、行政管理中的獎勵和懲罰,是經常運用的管理手段,是激勵人開拓進取,使組織興旺發達所必要的等,具體資料請見:
一、獎勵、懲罰和人的需要
行政管理學告訴我們,社會是由各種組織構成的,學校、系、處都是作為組織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而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取決于組織的成員-一人。現行的行政管理已從以事和物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關鍵是使人的活動和力量的協調達到和諧一致。進而可以說,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取決于組織成員的貢獻和滿足之間的平衡,這和人的需求是密切相聯系的。
所謂需求即需要,是指個體缺乏某種東西時產生的一種主觀心理欲望,它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要求在頭腦中的反映,其隨時間、地點、所處環境、身體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對于人的需要,馬克思和恩格斯把它分為摘要:物質需要、精神需要、社會需要、以及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美國學者馬斯洛把人的需要歸結為摘要:生理需要、平安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五個層次。我國有的學者又把人的需要分為摘要:政治需要、勞動需要、文誤需要、社交需要、生活需要。人的需要的產生,一方面來自于人類生存的本能,即初級需求,如生理需要、平安需要等;另一方面是由個人所處的社會,即四周環境所賦予的、引導的,即高級需求、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等。需要是人的行為積極性調動的原動力,科學地對待人的需要,才能調動其積極性。人員的積極性不高,經常是因為對工作有些不滿足感,一些合理的需要沒有得到應有的滿足。
由此出發,行政管理中的獎勵和懲罰就是以人的需要來調動其積極性,激勵其工作熱情,并利用各種各樣的心理因素來激發和鼓勵人的行為動機,使之始終維持興奮的、積極的行為狀態。獎勵和懲罰既是領導者權力的象征,又是重要的管理手段。
二、獎勵、懲罰的種類和形式
人的需要是各種各樣的,大致可歸為兩類。一類為物質方面的,另一類為精神方面的。物質方面的獎懲主要是指滿足或限制人的低級需求。這種獎懲,經常表現在金錢方面,如增薪、晉職、獎金或減薪、降職、罰款等。精神方面的獎懲主要指滿足或限制人的高級需求,其中第一需求就是社交需要,它是指個體屬于某個組織,受人敬愛,被人接受。其次是尊重需要,人們為了獲得賞識、地位或成就而行動。探究告訴我們,人類的需求是動態的,一個運動的而非靜止的事物,不停地在需求層次中上下運動。我們所談的需求層次,其等級并非一成不變,不僅邊界有重疊,而且有例外。因此這兩大類獎懲,也是互補和貫通的。
行政管理中實施的獎勵和懲罰的形式也是多層次、多樣化的。從表現方式上,可分為口頭的或書面的;從層級范圍方面,可分為大范圍的或小范圍的;從所涉及的方面,可分為思想政治、專業技術、文化教育、科學探究等諸多方面。還可分為集體的、個人的等等。不同的形式適用于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不同的人的需要的滿足,從而調動不同人的積極性。
三、行政管理中實施獎勵和懲罰的目前狀況及分析
目前,在各級組織和行政管理中實施的獎勵和懲罰尚不夠科學,或多或少存在著“吃大鍋飯”,單純追求精神獎懲或單純追求“金錢刺激”等現象。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和人們對人的需要的熟悉是分不開的。在我國,對人的需要的熟悉長期以來存在著幾種傾向。
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只強調社會需要、人民的需要、黨的需要,忽視了勞動者本身的需要,即個人的需要,或者說不承認個人需要應給予合理的滿足,人為地把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對立起來。基于這種錯誤的熟悉,行政管理在一段時間內似乎在追求一種“公平”。尤其在物質方面,沒有嚴格可行的崗位責任制,缺乏必要的規章制度,一些所謂“考核”,也成為走過場。有的單位出現了“先進人人當,輪流來坐莊”;出工不出力,上班磨洋工,下班打沖鋒;閑人大養,大養閑人的現象極為普遍。這樣的管理從何談效率,從何言及生產力的解放。
又如現在有些人,單純強調個人需要,只著眼于個人私欲,根本不顧及社會需要、國家的需要,人民的利益完全被拋棄在一邊。在這種錯誤的熟悉下,在一段時間內又似乎在追求“個人價值”,一切以個人需要為中心,個人得實惠,甚至不惜損工肥私,犧牲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中飽私囊。沒有義務,不談責任,這是應予以唾棄的。
再如,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行政管理的獎勵和懲罰的實施中,尤其是獎勵的實施中,單純強調提倡精神滿足,忽視物質需求的現象。授予稱號,提出表揚,追求的只是精神需要的滿足。近年來又有些人單純追求“金錢刺激”,獎勵和懲罰一律向錢看,誤認為物質需要的滿足即是人的全部需要的滿足,把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割裂開來的熟悉是十分錯誤的。
錯誤的熟悉,影響了行政管理中獎勵和懲罰的實施,使得獎勵和懲罰失去了它應有的威力,未能起到應有的激勵功能。
四、對行政管理中實施獎勵和懲罰的思索
科學的、嚴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規章制度,是任何一個行政組織所必需的,合理地進行獎勵和懲罰使之充分激勵全體員工的積極性,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分析
有效地實施獎勵和懲罰,就是要正確滿足和限制職工的需要,從根本上激勵職工。因而重要的是把握其積極性的根源和影響其積極性高低、大小最本質的因素,并由此出發去調動人的積極性。這就需要采取具體新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
結合高校來看,在職人員大體可分為三大類摘要:一類是教員,這是學校的主體,他們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實施的具體工作者和直接責任者。一類是行政管理人員,他們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輔助人員,是聯系學校各項工作的橋梁和紐帶。一類是工人,他們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服務人員,是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礎。作為學校的成員,目前由于學校經費緊張,故而工資偏低,待遇不高,住房困難等等,他們有著共同的需求。同時由于所處地位不同,他們分別有著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需求。在年終考核中,如教員工作量的計算,由于學校辦學規模所限,課時少、教員多,供大于求。而科研課題的獲得,由于種種客觀原因,有時也非個人努力所能達到,這些都影響著其工作量的完成,直接關系到對其的獎勵和懲罰—獎金和聘任。如何使得考核的結果獎勵和懲罰能客觀反映教員的工作成果,給予評價,這關系到學校主體人員積極性的調動。在行政管理人員、工人的考核中也都反映出一些新問題,有待具體分析,認真探究。充分了解廣大教職工的需要,據此制定獎勵和懲罰,并創造條件,盡可能滿足不同人員、不同時期、不同層次的正當需要,達到調動其積極性的目的。和此同時,還應重視外界誘因,并不斷激發人的動機,引導他們把個人需要同系、處,學校乃至國家的利益和目標一致起來,把這工作貫穿于職工從需要到滿足的行為過程的每個環節。
2.處好關系
有效地實施獎勵和懲罰,必須處理好在人的需要中存在的各種關系,其主要是摘要:1.本能需要和習慣需要的關系;2.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關系;3.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關系;4.眼前需要和長遠需要的關系;5.主導需要和非主導需要的關系;6.共性需要和個性需要的關系。目前行政管理中實施獎勵和懲罰出現的偏差,在很多時候都是未能處理好這些關系而造成的。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對人的需要,科學地熟悉,合理的把握,有機的協調至關重要。
3.創造環境
有效地實施獎勵和懲罰,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是十分重要的。公平感是一個影響人的積極性的普遍心理現象。人的積極性不僅受其所得絕對報酬的影響,還受其所得相對報酬的影響。在獎勵和懲罰的具體實施時,應力求公平合理,努力消除不公平現象,營造公平感的氛圍。情感關系、行為的激勵、目標的追求等環境誘因,都功能于人,不斷激發人的動機,良好的環境,能使獎勵和懲罰發揮更大的功能。
行政管理中的獎勵和懲罰,是經常運用的管理手段,是激勵人開拓進取,使組織興旺發達所必要的。如何科學地實施,尚有待于深入地探索和探究,使之不斷改進,更趨合理和完善。在今天,我們還應在盡可能基本滿足人們低層次需要的同時,注重及時引導其向高層次需要的發展,使之擺脫斤斤計較低層次需要的得失,而專心致志于遠大理想、宏偉目標的追求,從而使得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一步步走上富裕,走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