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制度體系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校管理制度是大學運行機制的集中體現,教育理念就是管理制度的靈魂。以育人為導向進行學生管理制度設計,提高學生管理的質量和內涵,建立多層次科學合理的學生管理制度體系,才能凝聚不同教育管理服務體系的合力,才能更好的服務獨立學院的育人工作。
關鍵詞:高等教育;獨立學院;學生管理
大學要實現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需要高等學校內部各教育、管理體系的有序運行,需要穩定的機制調節和規范大學生活、學習以及教學、管理、服務等個體和組織的社會關系。高校管理制度既有國家層面的教育行政法規,又包含校內內部管理制度,是大學運行機制的集中體現,教育理念就是管理制度的靈魂。以育人為導向完善學生管理制度設計,能有效避免盲目決策和低層級的活動開展,節約有限的教育資源,提高學生管理的質量和內涵。目前獨立學院的辦學規模進入相對穩定期,獨立學院照搬母校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獨立學院發展的需要,獨立學院應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建立自己的學生管理制度體系。
(一)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創新的內外動力
1.獨立學院的快速發展為學生管理創新提供了內在動力
以2013年廣東省為例,廣東獨立學院共有在校本科生268061人,本科生人數接近全省本科生人數的三分之一。[1]從辦學規模和發展趨勢來講,現有獨立學院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道路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優化了教育資源配置,而且對公辦院校創新發展具有試驗田的作用,對原有民辦高校體系的規范化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2.社會需求的推動為學生管理創新提供給了外在動力
我國目前正面臨產業升級、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不僅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的人才,更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應變、溝通能力的創新型復合人才。獨立學院培養社會適用性強,經濟發展急需的綜合性、素質高、全面發展人才的目標決定了現有學生管理制度體系需要以實現人才培養為目標而不斷去完善和發展。
(二)獨立學院辦學體制為學生管理創新實踐提供了制度環境
獨立學院與公辦院校相比具有“民辦”的辦學性質,比公辦院校具有更多辦學自主性和靈活性。作為教育改革的產物,獨立學院是改革的試金石,社會各界對改革嘗試抱有更大的寬容,為學生管理的創新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內外環境和制度保障。[2]
二、獨立學院完善學生管理制度體系的具體對策
(一)以育人為導向進行學生管理制度宏觀設計
1.缺少理念支撐的制度體系制約了學生管理的發展
獨立學院因辦學歷史較短,在制度設計層次上,因缺少統一規劃,制度水平層次不齊,政出多門,職能部門關起門來建章立制情況較多,不能形成有機的相互協同的整體。在制度內容上,宏觀性要求和表述的制度較多,具體操作程序的制度較少,造成制度和實踐脫節,制度執行缺少監督,制度的導向作用發揮有限。
2.以育人為導向進行學生管理制度宏觀設計的相關原則
優良的學生管理制度應該具備服務學生功能、協調和規范功能、學生發展導向功能、教育功能和促進依法治校的功能。獨立學院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需要有明確理念指導,為了貫徹育人理念,在學生管理制度中還應確立五個統一的原則:第一,以人為本原則,注重制度的剛性特性同時應體現人文關懷和關愛;第二,公平公正的原則,要處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做到公平和效率的統一;第三,依法治校原則,同時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制度導向,實現德治和法治的統一;第四,民主化和程序化原則,只有堅持民主化才能保持制度的良性和權威性,只有堅持程序化才能更好的監督制度的公平性;第五,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原則,實現教育與管理的統一,更好的服務學生、促進學生發展。[3]
(二)完善制度設計程序和評估機制確保學生管理制度良性發展
學生管理制度體系是高校學生管理成果的集中體現,它不是一個靜態的存在,而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體系。
1.現有制度設計存在的缺陷
現有很多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制度的實踐中多是問題導向,即現實中出現了什么問題,然后由相應的職能部門去起草規章制度,經過征求意見,一定范圍內公示等程序最終成為校內的制度。現有的制度設計必然造成制度本身重管理職能,即調節和規范作用,對制度的其他功能重視不夠。因制度起草部門以行政職能的管理部門為主,基于眾多職能部門的不同分工,制度的條塊分割化現象比較突出,不能形成有機的相互協同的整體制度體系。同時,因各職能部門并不是都是由教育專家、法學專家或管理專家組成,制度設計在理念、科學性、協調性等方面在制度設計之初就存在先天不足。
2.嚴格制度設立程序和評估機制確保制度自我完善的活力
學生管理制度的良性自我完善與發展,克服現有學生管理制度的弊端,需要在兩方面做出突破:
(1)完善制度設立程序
第一,建立統一的專家化的學生管理制度起草隊伍。改變政出多門、水平層次不齊的制度現狀,克服部門立法的局限性,需要將管理制度的執行主體和制訂主體相分離,建立全校統一的制度修訂起草團隊。同時除了學生和校內職能部門外,以開放的姿態引進校內、外管理專家團隊進入制度起草團隊,有利于提高制度設計的水平。第二,制訂詳細的管理制度制訂程序。獨立學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的首要任務是制訂校內的“立法法”,詳細論證制度設定的必要性,評估制度設定的科學性,審核制度的合法性,充分尊重制度實施對象和相關主體的意見,制訂詳細的管理制度制訂程序。一項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經過哪些程序,同時要在遵循制度設計的哪些原則,是否和學校的育人理念保持一致性,這些問題都需要依照特定規則進行。校內“立法法”的確立,能夠有效保障校園管理制度的統一性,保障師生合法權益。[4]
(2)建立制度評估機制
確定制度執行情況定期評估機制。獨立學院作為新型的高等教育實體,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高等教育背景下,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制度的執行需要適應校內外環境變化的需要,因此獨立學院應同時建立一套學生管理制度績效評估機制。對于國家教育政策或法規已經發生改變的,校內依照上位法進行制訂的規章制度條款應相應做出調整;對于社會觀念或傳統習慣價值取向發生變化,而規章制度和社會價值取向發生沖突的,應及時予以修正。同時,一項學生管理制度的整體執行效果一般不能在短期內顯現,因此要建立長期的制度執行情況的意見反饋途徑,同時定期召開制度起草小組成員進行制度施行效果評估。對于在執行中師生反映意見較為集中的相關制度或經過專家組評估執行效果不佳的學生管理制度,啟動制度的修訂或廢除程序,促進管理制度的自我修復完善。
(三)建立多層次科學合理的學生管理制度體系
首先,應完善獨立學院章程。章程應包括學校的宗旨任務、辦學目標、內部治理結構、決策程序、各種組織規程、民主監督機制以及重要管理制度、辦學活動基本準則等重要事項以及辦事規則的根本性制度,是高等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實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職能的基本準則。[5]其次,根據辦學目標建立學生管理制度。2005年教育部修訂頒布的新《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是我國高校關于“高校學生管理”的綱領性法律文件,只規定了原則性問題,同時規定各高等學校制訂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制訂校內管理制度。要圍繞學生培養建立若干支撐制度體系,如:教職工行為規范制度體系、學業管理制度體系、學生生活服務制度體系、學生發展制度支撐體系、學生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等。當然,同一制度內有時也可能綜合多個方面內容。只有建立多層次科學合理的學生管理制度體系,才能凝聚不同教育管理服務體系的合力,更好的服務獨立學院的育人工作。
參考文獻
[1]大洋網.大學第三力量———獨立學院(廣東)發展報告(2014)[EB/OL].
[2]陳菲.獨立學院綜合競爭力的現狀和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2.
[3]張冠鵬.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4]吳江.大學生參與校園民主管理現狀與機制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14,6:76-80.
[5]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2,17:19-23.
作者:雷太甫 單位:吉林大學珠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