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以人為本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以人為本”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精神素養為目的。“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符合當前管理需求,對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重要意義。以下將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進行“以人為本”管理的重要性進行分析。
(一)“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符合教育模式改革的需求
由于周圍環境是處于不斷變化中,從本質上來說,教育是使人成為人的過程,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實踐活動,實現人的價值是高等教育的本質要求。在高校教學中,“以人為本”符合教學改革模式的發展需求,應用多層次、多范圍、多種規格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培養個性化、創造性、全面發展的人才為教學目標,所有教學活動均符合社會實踐發展要求。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得到精神上的升華,讓學生具有自主創新和實踐能力。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存在被動性,學生各方面學習都受到管理條例的限制,導致學生的價值取向出現偏差,長此以往,增強了學生叛逆的心理,導致學生無視學校各項管理條例,自身綜合能力隨之下降。因此強調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管理模式,以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為目標,符合教育模式改革需求。
(二)“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是學生管理本質的需要
任何管理活動在某種程度上都和管理制度有一定的聯系,管理的本質是如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高校管理的道德價值是管理本身的內在價值,原則是將達到管理目的為目標,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學生創造與自身全面發展符合的條件,拋棄原有制度性、原則性、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將管理體系細化,管理者將管理作為一種服務于學生的手段,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為基礎,不斷擴展學生的視野,因此“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是學生管理本質的需要。
(三)“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校學生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對事物有自主選擇性。施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進入學生的視野,在互聯網信息傳播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了一定的影響。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強大的功能獲取信息,加強和其他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但是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帶來一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很多問題。學生將更多的經歷放在網絡上,借助網絡能更快捷地獲取信息,對學習失去興趣,導致自身學習能力不斷下降。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學生思想教育的深刻性,向學生灌輸自我管理和教育的理念,增強學生的主觀判斷能力。
二、如何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落到實處
針對“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需要在實踐中將這一管理模式落到實處,達到增強管理有效性的目的。下面對如何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落到實處進行分析。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
基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在實踐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維護學生的切身利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達到增強學生認同感的目的。首先在管理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每個管理制度都要本著為學生著想,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原則,切實為學生解決實際困難,提升高校學生的管理效果。在管理實踐中需要尊重學生間的差異,讓學生從被動管理過渡到主動接受管理,讓學生體會到學校管理模式的人性化特點,發揮自身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與人及人與社會的關系。管理體系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理論依據,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促進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全面發展,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價值所在,通過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統一。
(二)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模式
“以人為本”以保障學生的切身利益為目標,需要不斷完善現有的服務管理模式。高校學生受到家庭、社會及其他方面的影響,學生的性格差異比較大,自身生活水平也呈現出高低不齊的差異。部分學生家庭條件較差,受經濟因素的影響,無法給予自身充分保障,增加了學生的顧慮,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需要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體系,做好高校學生心理輔導和經濟資助等工作,指導人員需要積極了解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和學生精神上的交流和溝通,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讓學生在生活中和學習上感受到人文關懷,并適當給予安慰和指導,進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通過行之有效的相關服務管理,保證管理模式落到實處,進而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強化“以人為本”管理隊伍的建設
“以人為本”的管理需要多一些管理彈性,并不是拒絕管理,而是進行高層次的管理。為了將高校“以人為本”管理模式落到實處,需要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管理者首先需要具有完善的分析指導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讓學生主動克服困難。其次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個人發展方案,確定發展目標,在實踐中對其進行監督并落實。管理者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積極采用新的工作方法,開展具有擴展意識和創新理念的管理活動,不斷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達到培養創造性人才的目的。
三、結語
針對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了強化對學生的管理,需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及自身學習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計劃。由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導致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管理水平不容樂觀。管理者要以學生為主體,給予必要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關懷,將原有的被動管理變為主動接受管理,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作者:馬春蕾 單位:南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