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微博對高校學生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新媒體視域下學生管理的新特點
1.2快速便捷的特點,適應時展的要求
新媒體的出現與時下人們的生活節奏極大地吻合,當今是一個“快餐”時代,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新媒體的出現正好迎合了人們的這種內心需求,如微博的出現,微博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快,無論是在注冊、登錄還是發送或瀏覽微博上,速度都是特別快的。這一點也正符合當代大學生學習、實踐和交往的實際需求。其次,微博的多樣,用戶通過手機就可以發送微博信息,同時加上微博的內容是極其簡短的,呈現一種碎片化狀態,用戶不用深思熟慮,三言兩語即可。可以說微博很大程度上充當了現代人在繁忙的生活壓力下宣泄、交往和分享的平臺。
1.3生活學習方式改變,具有較強的個性意識
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傳播與發展,引發了網上交易、拇指文化、輕松閱讀等新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新媒體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從源頭上改變了傳統組織的交易方式,即面對面的溝通,建立一個虛擬世界超越時間和空間,即使相隔大海的人們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也可以實現快速的信息傳遞。新媒體這種先進的信息平臺為青年學生提供多種載體、方式來充分展現自我,張揚個性,抒發情感,在使用新媒體的過程中,他們追求平等,注重自我意識,與過去時代的中國人所追求的含蓄內斂形成鮮明對比。新媒體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衍生出許多弊端,部分使用者過度地沉迷虛擬世界,缺乏與現實世界的溝通,容易導致心理問題如緊張、孤僻,嚴重的會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冷漠,引起人格障礙。
2微博對學生管理的主要影響
2.1促進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大學生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首次離開家庭,無論是在成人感還是自主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們有著強烈的交往需要,渴望友情,而且大學生正值青春期,他們害怕孤獨,渴望與別人溝通、交流。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大學生由于不自信而不敢主動與人交往,有的大學生因為性格內向、靦腆而不好意思去與人交往,還有的大學生因為距離、時間等一些客觀因素而無法與人進一步交流。微博拓寬了大學生的網絡交流渠道,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交往平臺。很多大學生關注微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微博能滿足他們的交往欲望,而且在微博上能與別人得到很好的互動,從而得到共鳴。可以說微博在很大的程度上滿足了大學生們平等交往的愿望。
2.2影響學生的人格塑造
為數眾多的高職生對新媒體形成依賴,高職生的自我控制力有限,很容易長期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在網絡世界中活潑開朗、幽默風趣,與陌生人的溝通也變得很容易,網友的數量不斷增加。而現實生活中由于在網絡生活上浪費了太多時間,與現實中的人交往的時間大大減少,疏遠了現實群體,很少參加集體活動,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與網絡中的自己判若兩人,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人際交往障礙明顯、人際關系淡漠,一旦與身邊人產生隔閡,不分是非曲直,動輒大發雷霆,不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現實生活的失落,又讓自己感到孤獨、苦悶、焦慮、壓抑,從而增加了對現實生活的厭惡,而一味地遁入網絡虛擬世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若得不到及時制止,長此以往,不僅容易導致性格扭曲,產生心理問題,而且在身體方面也會出現一些不健康或亞健康的疾病。
3應對策略
3.1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微博觀
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引導,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微博,讓他們意識到微博只不過是人類發明的工具,人類是不可能脫離現實的世界而生活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的。微博在中國的興起時間并不長,近兩年才真正地發展起來并為人們所知,對于這樣一個新興的事物,多數大學生都是通過網絡或是同學相互傳播而得知的,他們對微博并沒有太多的認識。針對這一情況學校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有關微博的活動,如通過網絡指導、知識講座、交流小組等,讓學生真正地認識微博,這樣既滿足了大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理,也讓他們知道了如何正確地使用微博。
3.2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有機結合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等途徑,培養學生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QQ、電子郵件、微博等信息傳播工具緊跟時代潮流,接近學生的教育現狀,對學生的工作和學習加以引導。如思想政治教育,高職學生與網絡的聯系密切,利用新媒體,最大限度地挖掘網絡優勢,為學生管理工作做好服務,達到高效率的管理結果。利用微博等網絡資源加強與學生的在線交流和平等對話,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消除不良思想影響,把教師的需求轉化成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在嚴格執行日常學習和生活規章中,確保自己的素質穩步提升。有機結合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品質和理性思維,培養情緒控制能力,引導他們形成獨立的個性。
3.3利用好微博群,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
微博群,簡稱微群,它能夠聚合有相同愛好或者相同標簽的朋友們,將所有與之相應的話題全部聚攏在微群里,讓志趣相投的朋友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地進行參與和交流。同輩群體對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良好的群體氛圍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常行為舉止,甚至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現在的大學校園中學生的班級概念早已淡化,班級成員之間的關系比較冷淡,甚至有的同班學生相互間還不熟悉,這樣的氛圍對大學生的學習、交往和日常生活都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不利的影響[6]。學校應有目的、有組織地鼓勵創建班級微博群,這不僅能讓班級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且加強同輩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督促,有利于形成更好的學習生活氛圍。班級成員可以通過微博一些自己的感悟、心得;可以一些自己的疑難、困惑,大家互相幫助解決;也可以通過微博開展話題討論,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共同探討問題。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化高職院校的管理是符合社會發展創新理念的科學管理,在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必須立足于大膽創新,立足于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升,在加強學生管理的同時,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激發學生的意識和熱情,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創新教育戰略目標,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強技能、善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文來自于《鎮江高專學報》雜志。《鎮江高專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蘇舒單位:鎮江高等專科學校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