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積極心理學下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積極心理學理念運用在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幫助學生對自己有著更準確的認識,接納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校園環境與社會環境,在日常點滴中尋找到幸福。對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的過程中應當從學校體系、校園文化、教育教學、師資等方面進行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引入,做好資源配備基礎工作,著力培養學生擁有積極的心理,勇于面對一切的未知。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路徑
社會的快速發展,促使高校學生在畢業之后就要面對高強度的社會環境以及工作壓力。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則能夠幫助學生以正確健康的態度面對壓力與挫折。因此,高校心理教學構建對于學生本身的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學校與教師應當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構建,科學合理引入積極心理學理念,促進高校學生擁有健康積極的心理建設。
一、積極心理學理念概述
積極心理學是傳統心理學中的創新與細分,也是傳統心理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里程碑,對于未來心理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基于傳統心理學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進行積極心理學的分析與了解,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從訪談、調查、試驗、分析等方向進行積極心理學的融入。積極心理學在傳統心理學的基礎上注入了新的活動與內容,著重引導人們向著積極方面去思考與發展,改變人們對傳統心理學的認知,不再是著重解決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積極心理學理念更多的是幫助人們尋求幸福感和社會和諧發展,讓學生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擁有積極的心理狀態。這對于高校學生在未來面對人際關系、社會關系、工作壓力以及家庭壓力的時候能夠勇敢積極的面對,在內心尋找到自我的生活方式,提升自我幸福感。
二、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現狀
(一)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被重視。當下高校除了相關心理學專業之外對于高校其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少的,雖然很多高校有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師,但更多的是趨于形式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而學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這方面也沒有給予很大的重視,無論是在教學管理上、教學設備還是教資上都沒有系統的體系。例如,一個高校當中可能只有一個心理咨詢室,或者是建立一個心理健康社團,而且很多高校心理健康社團當中基本上沒有專業的心理教師出現,一般都發展成為學生相互認識聊天的團體,偶爾之間做一下團體活動而已。同時,在針對高校健康心理教學的設施和師資都是不完善的,不像其他專業課程上有強大的師資背景。因此,在傳統高校心理學教育構建上并沒有起到很大作用,導致當下高校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無法更好地面對社會環境和競爭壓力。更談不上擁有一個全面健康的心理狀態,處于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焦慮與壓抑,很多時候高校學生不知道如何良好的排解,讓其身心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整個人的幸福感就會低下。
(二)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解與方向偏差。一直以來很多人聽到心理健康這個詞都是有點顧忌的,覺得是有什么心理問題或者是心理疾病之類的。教師在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也存在著偏差,認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集中于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同學解決心理問題,并沒有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培養擁有健康心理水平的學生。甚至還存在一些現象是覺得學生不會有什么心理問題,覺得當下高校學生都處于一個幸福的環境當中,認為當下學生承受能力不應該這么低下,讓學生自己去承受,去排解心理的想法。對此,高校在這方面的理解偏差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沒有得到良好的課程構建。與此同時,當前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心理適應不良的學生身上,同時在干預的同時更多的是關注的是問題的本身,而忽略了去尋找他們身上的正向咨詢與解決的問題的辦法。而且整個高校氛圍內也沒有相應的氛圍讓學生覺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以平常的心態進行心理健康學習,建立出自身應對現實中各種事情的積極心態,促進自身全面健康的發展。
三、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路徑思考
(一)以積極心理理念為基礎,轉變傳統教學模式。變傳統心理學教育的形式狀態,深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探討,同時為全體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在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對學生的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到因材施教。簡單來說是讓高校心理健康教學更為普遍化,擺脫傳統心理教學當中的特殊化,將心理健康教育認為是在進行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讓學生能夠以輕松的態度面對自身心理活動,坦然接受一些,擁有強大的內心世界,能夠適應當今高壓社會,并能排解自身疑惑,從中尋找到幸福感。
(二)利用好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有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學的快速構建。高校學習環境相對于傳統九年義務教育中更為寬松一些,學生能夠在校園中擁有相對自由的活動。對此校園文化的熏陶對于學生來說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一是在校園環境建設上應當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方向設計出良好的景觀設計,邀請心理專家參與到相應的校園規劃建設當中,為學生營造出積極的校園文化熏陶環境。二是開放多渠道的校園心理健康交流、咨詢,在課室、校園、宿舍三方面進行開展。或者是利用好當下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建設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線上咨詢平臺、信息交流平臺,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都能夠接觸到心理教學。三是賦予心理健康教學相應的儀式感。利用好國家重大節假日進行積極心理健康工作開展,或是開展一些積極心理學的主體活動,讓全校學生能夠自愿地參與到其中,在經歷中塑造好學生心理品質,打造出擁有積極心態的學生。
(三)創設科學合理的心理課堂,系統引導學生學習。構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要得到一個合理的教學規劃,不管是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還是全體學生都需要進行系統的學習,全方位的認識心理健康教學。一是高校要設立專門的心理教學課室,規劃好心理健康教學課時,設定好專門的心理學科學分來促進學生參與到心理健康學習當中。二是其他各專業學科也應當建立好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滲透教學,在開展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積極面對問題的心態,促進學生培養出良好的心理狀態。三是有效地發揮好心理健康課堂的主導作用,傳遞給學生積極、健康、正向的心理健康知識與理念,并做好為學生解惑工作,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溫暖與寬容,讓學生在心理課堂上能夠放開心扉,消除自身的消極思想,釋放自己生活壓力、學習壓力以及人際交往中的壓力等,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積極態度的傳遞,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力量。
(四)建立強大師資團隊,做好各自分工合作。教師是構建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關鍵,對此,高校在師資團隊組建上應當完善各方面心理教師,并做好針對性的工作分配。例如:宿舍心理教師關注學生的宿舍生活狀態,觀察學生存在的問題,在校園生活中是否幸福,從細節中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滲透。同時,發揮好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作用,著力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水平,傳遞好積極的心理理念與觀點。同時向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幫扶與教育,讓其走出生活的困境,樹立積極、樂觀的理念,擁有健康、正常的心理。一般來說高校應當系統的設置好師資團隊,如:輔導員、心理咨詢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班主任等教師配備,讓學生全方位地進行心理健康學習,促進學生積極的心理養成。
(五)積極創建團體活動,實現多元化教育模式。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會有助于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與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更能過營造輕松愉悅的心理教育氛圍。全面的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構建而從大學生的自身特點出發,設計匹配的團建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同時,也能在相應的團體活動中建立出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此,高校可以邀請專業心理專家進行相關活動的設立,通過一些適宜學生心理與發展的活動進行心理能力的提升。在活動中設立好相應的心理健康互動環節,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在玩耍中讓學生感受到積極的心理狀態并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同時通過游戲的方式對學生自身的心理問題有一個直觀的感受與認識,在與心理教育專家的交流與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理念。同時,還可以開展相應的心理講座,心理知識分享會,讓學生在愉悅與輕松中掌握更全面的心理學知識,并通過分享會和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更深刻。以及一些學生比較愛玩的心理測試,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自己,并從自身出發進行相應的心理態度提升,在面對事物的時候能夠擁有積極的心理狀態。
(六)開拓多渠道輔導,利用好社會家庭資源。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配合社會、家庭資源的輔助。就目前很多學生心理有偏差的原因大部分源自于原生家庭,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社會環境帶來的,因此,要想做好全面的高校心理健康構建,還應當結合社會、家庭來進行。一是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成長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加強高校教師對高校學生的家庭情況了解。這一點在目前高校當中是非常欠缺的,很多高校都因為面對的是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應當要學會承擔、學會勇敢,對于任何事情都應當會有自己積極的排解態度。因此,對于高校學生的成長背景并不會過多的關注,尤其是大一學生,更需要做好心理健康教學。很多學生從高中的緊張學習到大學的氛圍是不適應的,心理會產生很多想法,對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情況作出相應的教學、排解方案,讓學生能夠積極地面對大學生活。三是引導學生的親人、朋友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傳播給高校學生的親朋好友相關的心理健康常識,讓他們在面對高校學生的時候能夠采用合適的相處方式,擁有正確處理問題的態度,從中來引導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人際交往關系,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總之,積極開展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積極意義。高校、教師應當積極地構建科學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從學生角度進行思考,分析當下構建中面對的問題并基于學校資源、校園文化進行構建路徑思考,利用好當下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構建。同時,通過積極心理學理念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能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激勵與培養,高校學生能樹立良好的價值觀與穩定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倩.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探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農家參謀,2020,22:223+275
[2]鄧彩艷,李曉倩.積極心理學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9-9(11)
[3]李雨澤.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作家天地,2020,13:98~99
作者:鐘建華 謝清蘭 周作斌 彭小紅 單位:吉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