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師范院校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構想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心理學課程的地位
在我國乃至全世界,心理學都是師范類院校的一門必修課程,它不僅僅是對于學生入職前的一次心理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訓,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對于專科師范類院校學生自身心理的調節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傮w上說,心理學課程就是一門讓學生掌握心理學基本知識、理論與技術,在日常生活與學習工作中能夠熟練地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原理對自我進行積極心理指導的課程。
(二)心理學課程結構安排呈現出的問題
1.課程設計理念較為落后。
目前,??茙煼对盒5墓残睦韺W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解為核心,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于邊沿,缺乏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心理學本身就是一門需要交流、需要實踐的學科,學生只是處于一個聽眾的位置,是沒有辦法學好心理學的。
2.課程組織形式單一。
進入新世紀以來,課程改革已經由重點中心城市逐漸深入至地、縣。作為一個專業的師范類高校,課程組織形式勢必也是需要進行改革的。只有學校重視心理學的課程組織問題,學生才能從內心里對心理學課程重視并認同。
3.課時安排過少。
目前,專科師范院校心理學課程課時少,中師、師專心理學課時安排只有54學時,這54學時意味著整個專科教育生涯中,進行心理學學習不足3天!一個誨人不倦的為人師表者,學習心理學知識不到3天就上崗,家長怎么能放心把孩子交給這個老師呢?學生在心理學和教育學學習中花費的時間不足十分之一,未來的教師在上崗前不學習這些知識,對今后學生的教育也達不到應該有的效果。
4.心理實驗設施不完善。
理論與實踐是心理學的兩個重要形式,但有的學校心理學實驗設施配備不齊全,實驗部分只能由心理學老師在課堂上口述,雖然學生們覺得實驗有趣好玩,但不能親自動手操作,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心理學知識的深刻理解。
(三)教師在教授心理學課程時所出現的問題
1.沒有讓學生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
一些老師沒有讓學生知道心理學在教育教學和人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學生認為心理學課程不重要。還有一部分學生只是以考試為目的,認為只要考試通過就行。
2.沒有激發出學生對心理學的興趣。
心理學與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關系,好多的學生都很喜歡心理學,感覺既神秘又有趣。但是一些心理老師沒有把握住學生的這份好奇心,導致學生們沒有興趣去學習。
3.沒有與時代相結合。
部分老師只為完成教學內容,沒有很好的結合當前的教育實際現象和問題講解心理學知識,更談不上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和規律分析和思考教育問題的能力。同時部分學生在學習心理學課程時以考試通過為目的,沒有注重能力的養成。
(四)學生在學習心理學課程時出現的問題
1.貪玩,自制力差。
每一個人都會在一段時期內自制力比較差,只是這個時間段的出現長短、時間因人而異。
2.有畏難心理。
心理學是比較晦澀難懂的,相關的文獻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讀通,有時候還需要借助更加隱晦的哲學理論來進行解釋與探討,這也就使得有些學生對學習心理學感到了畏懼。
(一)心理學課程結構安排上的建議
1.關于心理學課程設計理念方面的改革。
一是構建“試學法”的新型學習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師范生心理學應用能力,并建立新的成績考核模式。二是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實現學習與網絡相結合,學生可以自由地通過網絡進行課程學習、討論。三是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新模式,從學生生活實際和教育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入手,導入課題,提高學生對心理學理論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學生迅速形成正確的心理學觀念。
2.關于心理學課程組織形式上的改革。
一是案例分析。根據學生的所見所聞和經歷,從心理學角度對其進行專業性剖析。通過分析案例,也會使學生的遇事應變能力得到加強,給日后的工作奠定專業基礎。二是課題討論??梢詫W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生們分小組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通過小組作業、分工查找資料等形式主動學習,再通過口頭報告、演講或學期論文的形式將學習成果呈現出來。三是實驗演示。實驗演示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四是撰寫小論文。小論文應有學生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注重個體能力的發展。論文的寫作實際上是對一個人綜合素養的考驗。
3.相應地增加心理學課程的課時安排。
合理安排心理學課程,適當增加心理學課程課時,讓學生能夠充分地接觸、認識心理學。依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可以知道,在一定時期內進行鞏固與記憶,對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4.完善心理實驗設施。
學校應加大投入專項資金進行心理學課程實踐或者實驗室的建設,讓學生能夠全面地接觸到心理學的各種實驗。而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實驗設施也是一種師資力量。
(二)心理學教學內容的改革
1.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是重點討論法。教師面對社會和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并發表自己的看法或進行演講,老師給予點評。二是自我心理分析法。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結合現實情況,對自我性格和特征進行解析,找出能使自己進步的方法。三是活動參與法。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講座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理學知識競賽、演講)和學術交流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四是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科研活動。運用科研促進教學,使學生更有創造力。
2.加強教師和學生課后的學習與交流。
一是充分發揮網絡學習平臺、網上圖書館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網上資源,將心理學課程搬上網絡,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依舊能夠對不懂的知識進行溫習與回顧,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強化其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與鞏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建立網上交流平臺。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保持與學生的聯系與溝通,使學生養成堅持學習的良好習慣。
3.全面、積極地評價學生。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考核時要采取多種模塊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讓各方面考核在學生的成績中占一定比例,盡量降低期末一次性閉卷考試所占比重,使課程考核評估更加客觀、全面、科學和有效。
4.選擇一本易懂的、在內容和形式上較為吸引人的教材。
一本好的教材能將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引上正道。說法雖夸張,但有趣味的教材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長期以來,我們所用的教材內容單一、乏味,若是能夠選用一本在內容編制、版面設計上更具有吸引力的教材,其效果至少比目前使用的教材要好很多。
作者:張軼娟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青年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