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自閉癥康復中心家長心理支援的模式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國內自閉癥康復機構還缺乏對家長心理援助的探索,而家長參與作為一個影響康復訓練效果的重要因素,相關促進家長參與的措施卻非常欠缺。心理援助是針對有特定心理需要的人們實施的一種援救行動,自閉癥康復機構可以組成由個訓老師為主,以專業心理咨詢師、志愿者為輔的團隊,建立家長心理檔案,制定和實施心理援助計劃,運作家長心理援助系統,促進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參與行為,促進家長的成長。
〔關鍵詞〕家長心理援助;模型;自閉癥;康復機構
自閉癥兒童家庭在物質和精神生活上都面臨巨大的壓力,而現在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自閉癥兒童的康復上,以促進自閉癥兒童家長群體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最近十幾年才慢慢開始。
家長陪讀是國內許多自閉癥康復機構的一項做法。自閉癥康復機構在探索如何提高康復訓練效果的問題中,會注意到家長參與因素的重要性。家長參與因素受到家庭成員心理因素的影響,一個和諧接納、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于自閉癥兒童的康復至關重要。自閉癥康復機構在自身心理援助體系建設中,不斷地進行摸索,國內最早的自閉癥康復機構“北京星星雨”在一些心理學志愿者的幫助下在類似方面作過諸多的嘗試。在國內,CNKI、萬方和維普等學術網站以“自閉癥(孤獨癥)”“心理援助(支持)”為關鍵字搜索,有關自閉癥康復機構在家長心理援助系統建設方面的研究文章暫未發現。
基于以上的現狀,結合筆者的經歷,文章將以自閉癥康復機構如何組建家長心理援助模型為主題進行探索,構建一種對現階段自閉癥康復機構來說切實可行的家長心理援助模型,促進家長參與。
一、家長心理援助模型介紹
筆者以兼職的身份在贛州某自閉癥康復機構進行了為期一年多的調查研究,深入接觸自閉癥家長群體,發現這個群體亟需心理援助。通過一年的摸索,建立了一個適合自閉癥康復機構實施的家長心理援助的系統模型。該模型由建立心理檔案、制定心理援助計劃和實施心理援助計劃三部分組成,見下圖。
自閉癥康復機構心理援助模型概況
(一)建立心理檔案
自閉癥兒童一進入康復中心進行訓練,建立家長心理檔案的工作就開始啟動。心理檔案由三部分組成:家庭相關資料調查;社會支持相關調查;家長心理健康調查。
通過家庭相關資料調查,從總體上了解家長的生活現狀,主要靠查閱文獻編制問卷。家庭相關資料包括以下情況:人口學資料,經濟收入,健康狀況,家庭對自閉癥兒童的撫養態度,兒童的發病時間,使用過哪些治療和康復手段,等等。家庭相關資料對于了解家長和制定心理援助計劃有重要的作用。
通過社會支持相關調查,了解家長、家庭從外界得到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了解家長主動接受、感知外界支持的能力,了解家長主動獲取社會支持的能力。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已經被心理學研究者所證實,社會支持對于自閉癥兒童家長走出心理創傷、以新的面貌迎接未來的生活有正向的促進作用。社會支持質量差的自閉癥兒童家長群體普遍的心理調適期會比社會支持質量良好的家長群體更漫長。社會支持相關調查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家庭內部支持、兄弟姐妹等旁系親屬的支持,以工作單位為主的外界支持以及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等支持,家長對支持的領悟和利用度。采用自編社會支持問卷和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進行測查。
通過家長身心健康調查,主要了解家長的軀體、心理和社會狀況,主要采用國內已經成熟的心理測量問卷進行測查,如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自測健康評定量表(SRHMS)。身心健康調查是心理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制定心理援助計劃的重要依據。它可以反映出當下家長的心理健康狀態,區分出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家長。對于心理存在障礙的家長,應該積極給予干預性的咨詢和幫助。對于暫時不存在心理障礙的家長,應該給予發展性的支持,以便應對以后可能面臨的困境。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二)制定心理援助計劃
根據心理檔案,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給每一名家長制定心理援助計劃,針對家長個案的心理援助計劃包含以下內容:家長對自己的認識、家長對孩子的認識、家長對苦難的認識、家長心理彈性的保護性因子和破壞性因子分析、心理晴雨表、心理干預。
個案心理援助計劃的目標主要是建立起家長在機構進行康復訓練的積極態度,提高家長參與的積極性,讓家長意識到孩子進入機構并不是意味著自己就可以放手,孩子就可以很快康復了,家長只有配合機構對兒童開展康復訓練并學會家庭康復技能,在家庭中繼續進行鞏固,才能收到良好的康復效果。
機構的心理援助計劃包括以下內容:定期開展康復知識講座,定期開展心理保健講座,舉辦家庭聯誼活動。機構心理援助計劃的目標主要是從整體上建立起積極的康復訓練氛圍,提高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三)實施心理援助計劃
建立心理援助團隊是實施計劃的開始,有了團隊,就可以按照計劃分步實施。心理援助團隊由心理咨詢師、機構個訓老師和志愿者三部分組成。
心理咨詢師主要負責制定心理援助計劃、給個訓老師進行心理咨詢知識的培訓以及與機構協調策劃各類心理援助活動。個訓老師主要起到心理保健員的作用。個訓老師在兒童的日常康復訓練中,既是家長心情的觀察員,也是家長的心靈伙伴。家長在機構陪讀期間接觸最多的就是個訓老師,最信任的也是個訓老師,可見個訓老師在整個心理援助系統中非常重要。志愿者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團體,在機構的正確帶領之下,志愿者在心理援助計劃實施的過程中起到了輔助的作用,他們的到來使一些大型活動成為可能。如開展家長心理保健講座的時候,家長如果帶著小孩則無法專心聽講。志愿者可以幫忙照看小孩,讓家長安心聽講座。
二、家長心理援助模型的可行性論證
(一)心理援助模型效果
模型根據已有的心理學理論,參照已有的心理援助經驗(如災區心理援助),根據自閉癥兒童家長、康復機構的實際需要而構建。注重解決家長實際問題,幫助康復機構整合各方資源,充分利用好已有的資源,開發新的資源。模型經過近半年的運作,效果比較明顯,有助于穩定家長情緒,增進了家長對機構的信任。
(二)隊伍建設問題
該模型涉及三類人員:專業心理咨詢師、個訓老師、志愿者。其中,專業心理咨詢師最為關鍵,必須是對自閉癥兒童家庭心理狀態有一定研究的人員,這樣才能夠發揮其實際的作用。心理咨詢師可以從高校中聘請,也可以從心理咨詢機構中聘請,也可以是富有愛心的心理學專業志愿者。個訓老師在經過專業培訓指導后,可以擔當起家長心理“觀察”和“維護”的雙重責任,做到家長“有情況”向咨詢師反映,“有困難”立刻幫助緩解。志愿者隊伍由社會團體和高校學生志愿者團體組成,機構必須安排人員對志愿者進行管理,避免意外情況發生。
(三)機構安排問題
自閉癥康復機構要增加工作量,這些工作的有用性、必要性就會遭到質疑。花費偌大的功夫,來建立和運行心理援助模型,值不值得?這些疑問,困擾著自閉癥康復機構。許多機構因為自身運作困難而無暇顧及家長這一塊的工作。運行心理援助模型,花費的時間較少,只需要在學期開始、結束和平時的教師會議中分享交流即可,它是在傳播一種理念。關鍵在于使心理援助模型中的主體——個訓教師加強“家長是首先要康復的對象”的觀念。心理援助模型的運行,能夠使機構的教師、家長擁有共同的康復理念,加強他們之間的合作和共識,促進家長的進步。
三、總結
目前自閉癥的病因不明,尚沒有根治的醫療技術,自閉癥兒童的康復多數依靠教育康復訓練。長期的奔波,自閉癥兒童家長的“情緒勞動”量非常大,隨時面臨枯竭。有一位家長對筆者說,孩子的出生讓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倒退二十年。因此,對于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心理援助勢在必行,而在目前國內社工服務尚未普及的情況下,自閉癥康復機構承擔起心理援助的任務,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自閉癥康復機構擁有“康復技術”這張牌,再打出“心理援助”這張牌,可以提高康復訓練效果,提高機構的滿意度,最終使廣大的自閉癥兒童家長群體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