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才培養行政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海南本科高校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1課程設置和教學評價
1.1.1課程設置缺乏專業特色,實踐性、應用性不足首先,從整體角度來看,社會實踐課程所占的比重很小、學時少,且所進行的實踐活動并未與專業對接,僅是例如軍事技能訓練、暑期社會實踐和社會調研等一些實踐項目。其次,從基礎必修課設置來看,基本是傳統科目,沒有特色化開設。與國內其他高校該專業課程設置對比來看,缺少對數理課程的修習,學生普遍邏輯運算能力不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專業的職業選擇。最后,從專業課課程設置來看本專業和學術性專業無明顯差別,且部分課程內容交叉重復,教材仍是以理論性為主,未突出應用型特征。
1.1.2教學評價機制缺位,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從學業考核與評價來看,學生學業考核與評價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但又是教學過程的重要構成環節,采取什么樣的學業考核與評價方式方法以及考核與評價的結果是否客觀公正,反過來又對課堂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牽制和制約作用。專業課程考核的最終成績由平時成績(30%)和卷面成績(70%)組成。其中,平時成績僅以課堂表現和考勤狀況為參照系,而忽視了對應用型本科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能起到強化鼓勵實踐教學環節的作用。另外,卷面成績所占綜合成績的比重過大,多數學生僅需在考前臨時“抱佛腳”,便能夠取得一份不錯的成績,這對于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激發其學習熱情無任何幫助。
1.2師資力量和教學模式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加強高等院校內涵建設、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的大提高大發展的關鍵期,各高等院校之間的辦學水平競爭已更多地體現在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能力和學科建設水平的競爭,而這些方面的競爭都離不開一支優秀而有特色的教師隊伍作為后盾。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更為注重知識的實踐性、應用性。這就需要一批“雙師型”的教師,但目前該專業“雙師型”教師的比例較低。教學過程中,該專業以學術性培養層次教師任課為主,缺乏具有在政府或企事業單位任職經歷豐富的“雙素質”型教師。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仍以傳統的填鴨式、說教式、多媒體教學方法為主,這與學術型本科教學無異,更別說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特征。在對行政管理專業部分學生“希望老師采取的教學方式”的問卷調查中,有59%的同學選擇了實踐教學,而僅有3%選擇傳統填鴨式教學。對于本專業的教師來說,進行教學模式變革已經迫在眉睫。
2海南智慧旅游島建設與應用型行政管理本科專業改革的相關性
2013年10月,在海南萬寧舉行的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論壇(萬寧)籌備大會上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建議:“海南不僅要建設國際旅游島,還要建設智慧島。”智慧島建設是實質是以高新網絡信息技術為依托,形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集成系統,提升全島的感知能力、對突發情況的應對能力,為島上民眾生活、旅游選擇、農業發展等提供指向。海南是一個人口數量適中、地域面積適中的經濟單元綜合體。國家已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此背景下,探索建設全國智慧旅游先行試驗區,再將海南作為一個大的智慧城市來總體規劃、設計、實施,不僅能獲得省級管理的權限便利,更能對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產生示范作用。從新加坡建設“智慧國”的經驗來看,政府治理和企業互助開發是其成功的核心因素。同樣的,海南智慧旅游島建設也需要智慧的政府和相關技術產業進行資源整合、科學規劃。而它們不僅需要有能力的學術性人才進行思考、創新,也需要有立足區域實情,站在應用管理前線進行指導的應用型本科人才。應用型行政管理本科專業未來的發展會與政府、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政府———學校”、“學校———企業”連接式雙向關系網。首先,為了增強本專業學生的應用性、行業性,擴大實踐課程比重也定是大勢所趨。其次,由于行政管理對口的崗位有限,大致包括公務員、秘書、行政專員、行政助理、行政主管、前臺接待、人事專員等,因此政府、企業行政部門便成了合適的實訓基地,開設一定的實訓交換課程,對培養本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操作應用能力有很大幫助。在課程內容間穿插政企實訓課程,便于本專業學生更早接觸政府、企業,能夠加深學生對政策的理解度和認可度,并積累實踐經驗。最后,這些應用型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夠推動政策的落實,緊握政策輿論導向。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當代社會,海南智慧島的建設便成為國際旅游島深入發展的必然結果,建設智慧島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尤其是對面向崗位、應用性強的職業管理人才的需要,也成為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應用型行政管理專業的重要緣由之一。
3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應用型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建議
3.1優化課程設置,擴大實踐課程比重,推動建設“第二課堂”課程設置是區分學術型和應用型本科的關鍵所在,在構建應用型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時候一定要有取舍,有所突出。首先,要調整公共基礎必修課與專業課與學科基礎必修課之間的學時分配。從我國國情出發要兼顧“厚基礎”和“強應用”在實際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因此,要適當削減一部分公共基礎必修課的學時,并將多余的學時調整到其他專業性課程上面,保證專業的“強應用”。其次,充實學科必修基礎課課程,擴大專業選修課的課程范圍,側重于學科建設的實踐性、應用性。最后,擴大實踐課程比重,積極建設第二課堂。對于課程設置而言,就應當在培養方案中增加專業課程學時,調配實踐課程比例,安排實踐項目。聘請豐富實踐經驗有較高理論素養政府官員、企業高管來學校開展職業講座,增加學生對所要從事的職業的認知度。
3.2改革學生畢業條件,促進學位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掛鉤職業資格證書是表明從業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這對行業性、應用性有突出要求的應用型本科來說更是評判其職業能力的標準之一。從應用型本科建設角度來看,可以將職業資格證書與學位證書掛鉤,把獲取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作為畢業的條件之一,最大程度上激發應用型本科學生修習相關課程的積極性。對于應用型行政管理本科專業而言,人力資源師、企業信息管理師、項目管理師等可以作為考核標準。
3.3轉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手段,特別重視英語教學
3.3.1豐富教學方式,注重案例教學對行政管理這類涉及面廣,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高的專業,傳統教學無法滿足其需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啟發式教育,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擬、換位教學、無領導小組討論等。案例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方式,被視為是未來大學教改的重要方向。案例學習是師生之間進行的雙向互動,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性教育,學生又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對案例發表自己的見解,深化對課程的認識,積累案例經驗。例如,在對地方政府治理、行政管理學、信息管理基礎等課程的教學時可以結合新加坡智慧國建設的案例,讓學生對海南智慧島建設有初步認識。
3.3.2更新教學手段,加強實驗教學,加快學科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是培養應用型行政管理專業專業素養和操作能力的可靠途徑,大力建設行政管理專業的實驗室。行政管理專業來說,可以嘗試建立公共管理綜合實驗室、電子政務實驗室、公共政策分析實驗室、人力資源管理模擬實驗室、企業管理模擬實驗室等,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
3.3.3重視英語教學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依托“六個平臺”,其中建設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平臺,將對海南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中指出:發揮海南對外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依托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優勢,全方位開展區域性、國際性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高層次的外交外事活動,使海南成為我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平臺。要實現《意見》中所提出的目標,必須加大對英語教學的投入。就本專業而言,英語能力培養應該被劃為核心內容之一。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適當增設一些口語課程,建立英語口語實驗室、情景交際實驗室、英文寫作實驗室等,取代傳統的理論式教學,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3.4重視建設實訓基地,開辟“第三課堂”,促進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與用人單位的緊密合作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成功辦學的前提和標志之一,產學研合作教育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為實現應用型行政管理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塑造一批能適應崗位需求,應用性、行業性強的崗位人才,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推進“政校合作”、“校企合作”便成為教學體系改良的重點。因此,針對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良,建議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條件下,開辟以校外實訓為主的“第三課堂”。
3.5教師隊伍模塊化建設從理論上來講,建設一批具有強實踐能力與高專業知識并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確能夠滿足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需要。然而當前,由于實踐層面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和制約,“雙師型”教師發展取向不僅難以落到實處,反而有可能成為應用型本科教師隊伍建設的羈絆。為了滿足應用型專業教學需要,可以教師隊伍分為實踐類隊伍與理論類隊伍兩大模塊,分別針對于本專業的實踐類課程和理論類課程進行教學。通過如此辦法,可以緩解目前雙師型教師隊伍人手不足的局面,又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作者:盤毅單位:海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