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政機關老干部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對新時期黨政機關老干部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改進新時期黨政機關老干部管理的有效策略·希望研究能夠對老干部管理工作實踐提供借鑒和指導。
關鍵詞:新時期;黨政機關;老干部管理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不斷提高各級領導部門的重視程度
只有充分認識到老干部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在今天兩個文明建設中具有的積極影響和作用,才能加深對廣大老干部的感情;只有充分認識到實行干部離退休制度的重大意義,才能增強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自覺性;只有正確認識做好新時期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意義,才能進一步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只有清醒地認識到新形勢下老干部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正確了解當前老干部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才能切實加強對老干部工作的領導,推動老干部工作的健康發展。
特別是近幾年來,一大批年輕干部進入各級領導班子,其中有一些剛剛走上領導崗位,他們過去沒有接觸過離退休干部工作,對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規定不了解、不熟悉,解決他們的認識問題顯得特別重要。同時,加強對老干部工作的領導,各級領導應將老干部工作列入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把老干部工作當成大事來抓。黨委和政府的負責同志應親自過問老干部工作,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老同志座談會,溝通思想,傾聽意見,建立黨委主要領導聯系老干部的制度,加強同老干部的聯系。還應注意發揮老干部工作領導小組對老干部工作的協調作用,指導有關部門做好老干部工作。
2嚴格執行中央政策,切實落實好“兩項待遇”
如何落實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同志在2006年10月20日對全國老干部“雙先”表彰大會的重要批示中,再次強調要“認真研究和解決老干部工作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關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顧老干部,進一步把中央關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因此,我們各級老干部工作部門在老干部管理服務過程中,應嚴格按中央領導的指示精神,切實將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落實好。
(1)不斷提升老干部服務水平,把生活待遇落實到位。
根據老干部的特點,各級黨政機關老干部工作部門應認真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服務措施,從提高服務水平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把老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實到位。
(2)進一步加強老干部黨支部建設,把政治待遇落實到位。
抓好老干部政治待遇制度的落實,各級老干部管理服務部門應按照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提出的“班子健全、組織覆蓋、制度完善、活動經常”的要求全面加強老干部黨支部建設。
3形成有效的、統一的管理機制
老干部工作是黨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同志要求:“各級黨政領導要始終從政治上、生活上關心離退休老同志”,“要進一步加強對老干部工作的領導”。同志指出:“老干部工作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實把老干部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要進一步提高對老干部工作的認識,加強對老干部工作的領導,認真研究老干部工作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各級黨政領導部門應認真研究中央有關老干部的政策。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到認真落實。
3.1建立和完善老干部管理機構
1983年中央組織部明確規定:為了適應大批老干部退下來、老干部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便于加強黨委對老干部工作的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老干部工作機構宜統稱老干部局,列為省區市黨委的部、局級機構,歸口省區市黨委組織部。為了統籌解決離休退休方面的問題,各級黨委的組織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機構,專司其事。配備黨性強,作風好,對老干部有感情的干部。縣(市)委組織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設立老干部工作機構,或配備專人分管各項工作。按照目前的管理體制和模式,各級黨委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老干部管理機構,沒有老千部管理服務部門的應盡快成立老干部管理工作機構,可稱老干部局(處、辦),對本部門的離退休干部實施集中管理;對于人員較少的部門,應增加人員編制,配強配好工作人員,以適應黨政機關老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的需要。3.2制定和貫徹老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的政策
面對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退休干部也越來越多,如何管理好退休干部,已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因此,各級領導機關在深入研究領會中央關于老干部工作政策的同時,應根據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適合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的老干部管理政策。
4積極引導老干部發揮力所能及的作用
廣大老干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是一個重要的人才資源寶庫。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干部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大大提高,尤其是剛退下來的干部,仍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而且還有繼續為社會作貢獻的愿望和要求。我們應充分尊重老干部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尊重他們繼續為黨、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做力所能及工作的真誠愿望,要進一步發揮好離退休干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積極作用。各級老干部工作部門應堅持自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從老干部的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出發,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組織他們多做符合自身特點和實際的力所能及的工作,真正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好、保護好,使老有所為與安度晚年、頤養天年、益壽延年相得益彰。
5黨政機關老干部社會化管理的可行性
5.1社區文化的形成為老干部社會化管理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根據社區建設的有關理論,社區管理實質上就是社會事務的管理以及與此相關的政治事務的管理,涉及到社區教育、社區社會服務、社區社會保障、社區文化、社區組織事務等多方面內容,社區管理的對象包括個人、家庭、社群、宗教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各種組織,社區管理的主體由政府、居民自治組織和介入社區事務的專業機構等構成。而老干部進社區實行社會化管理可歸為社區保障工作,可以看成是社區建設的一個新的內容,但它又不同于現有的其他社區工作,它有著自己的獨特的地方,是給社區建設提出的一個新課題,同時老干部進社區的經驗必將為社區建設理論的充實提供寶貴的經驗。
5.2社區服務的迅速發展為老干部社會化管理搭建了軟件平臺
社區服務是一項社會區域性的全民措施,它是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在社區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是社區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發達國家各國政府普遍為公民提供各種有償、低償或無償的社區服務,主要的服務內容包括了社會工作、教育工作、醫療服務、社會接待工作等。在現代社會保障系統中,老年人成為最具普遍性和最為迫切的服務對象,為老年人服務成為社區服務內容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