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安全管理對象是什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人
研究人在生產過程中保證自身與他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對象。人是生產和安全管理的主體,管理保護的主要也是人,因此人是安全管理的根本。
人是以群體的形式參與生產過程,可是又保持人的個體特征,其中組合的優劣即決定了群體的素質,有多個(或許多個)群體的集合形成企業。
企業的安全總指揮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所以他當然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從他領導出發,須做到“行政管安全、技術保安全、部門促安全”,各級黨、政、工、團,各部門齊抓共管,真正做到安全生產,使生產事故發生頻率趨于零。
施工現場是企業向社會展示的窗口,施工現場的項目經理是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從他(領導)出發,把上面的安全要求和措施落實到最基層的群體一生產班組,再由各工種所組成的每一個班組長貫徹到每一個人,最后由一個個具體的人去執行。
人安全的標志為安全、健康和衛生。
(二)物
研究物在生產過程中保證自己與對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對象。物是生產和安全管理促進(削弱)的媒體,管理好物是主要的,因此物是安全管理的基礎。
物有兩類。一類是施工人員所生產的產品——建筑物;另一類是為了完成產品而投人生產的防護設施、電氣設施、大中小型機械和勞動者手持的手動(或電動)機具。
企業對物的管理一般呈多頭,即機械有動力機械部門、設施有材料供應部門、電氣有動力或電氣技術部門、建筑產品有計劃生產部門及質量部門;有些企業還存在采購、保管、占有、使用、檢查、維修保養、更新報廢諸多內容由三個或三個以上部門分別負責。這種現象的存在,易造成拼設備、難維修、問題或隱患得不到及時解決或整改;也會形成部門間的扯皮;更使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減緩。
企業對物的管理應該是行政牽頭,技術部門把關,安全部門檢查督促,其他各部門各負其責,互相配合互通信息。
施工現場對物的管理應該有項目經理(或企業分管經理)負責牽頭,成立一個有各部門人員參加的領導小組,做好平時的管、用、養、修。
物的安全標志為自己的安全和使用的安全。
(三)環境和自然
研究環境和自然在生產過程中,保證不受損害和污染與對人和物的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又一對象。環境和自然因安全生產看似沒有聯系,其實了解、熟悉、利用和改造之好壞,對安全產生重大影響。因此,環境和自然是安全管理的外部條件。“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環境和自然一般泛指物候條件、地下和周圍的情況。具體地說,自然應包括冬、雨、高溫季節施工、防汛防臺。環境有兩個方面,一是工地的地下管線、古文物的保護、易爆炸物、有毒、有害物的清除。二是控制建筑產生的塵埃、噪聲和排污情況。
企業對自然和環境工作的管理一般沒有專門的部門,而是以安全生產保證計劃來約束,另外是碰到具體事情時,再召集有關會議。
企業對自然和環境工作的管理,應該是安全部門中有專人管理,橫向部門配合,盡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施工現場對自然和環境工作的管理,應該有專人負責。在工作前(或有可能發生事故前)做好專項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向各有關上級部門上報備案。
自然和環境的安全標志為自己不受污損和對施工人員和物不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