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銀行改革與創新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網絡銀行作為本世紀一種新興的金融業,其低廉的成本和廣闊和前景,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與國外比較而言,我國網絡銀行發展較為滯后,盈利模式和網絡服務產品等還需要進一步的創新。本文在分析和剖析我國目前網絡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在發展網絡銀行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創新對策:產品創新策略、營銷創新策略、服務創新策略、品牌創新策略。
一、網絡銀行概述
(一)網絡銀行的理解
網絡銀行(NetworkBank),又名電子銀行(E-Bank)或在線銀行,是以互聯網為渠道,為客戶提供多種金融服務的銀行。網絡銀行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網絡銀行(NetbankofInternetBank)又可稱為純網絡銀行(Internet一OnlyBank)是指沒有分支銀行或自己的自動柜員機(ATM),僅以網絡作為交易媒介,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廣義網絡銀行則包括純網絡銀行、電子分行(E一Branch)和遠程銀行(Remote一Bank)。電子分行是指在同時擁有“實體”分支機構的銀行中僅從事網絡銀行業務的分支機構。遠程銀行是指同時擁有ATM、電話、專有的家用計算機軟件和純網絡銀行的金融機構。
(二)網絡銀行的特點
1.低廉的成本優越和高額的回報。盡管網上銀行也不得不支付相當的費用在因特網上作廣告,但網上銀行在費用方面還是擁有優勢。
2.無必要的分支機構。網上銀行依托無邊無界的因特網,不用設任何分支機構其觸角就可以伸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3.“三A”服務。它的功能和優勢遠遠超出傳統銀行業務,無須固定的營業場所,它是一種能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提供服務的銀行,因此可以稱之為“三A銀行”。
二、國內外網絡銀行的發展現狀
(一)歐美網絡銀行的發展概況
1995年10月18日,全球首家以網絡銀行冠名的金融組織———安全第一網絡銀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成立,它標志著一種新的銀行模式誕生,對具有300年歷史的傳統金融業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自首家純網絡銀行開業以來,其數目就如雨后春筍般飛速增長;在亞洲,韓國的網絡銀行相當發達,這也得益于韓國是世界上寬帶普及率最高的國家。
(二)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概況
在我國,1998年,招商銀行開國內之先河,率先推出了網絡銀行業務之后,中行、建行、工行也先后推出該業務。到2004年12月底,客戶數已超過1000萬戶,一些銀行一年的網絡銀行業務就高達20萬億元。而且我國網絡銀行正逐漸擺脫“一種離柜業務形式”的渠道身份,而轉變成銀行的一項業務,甚至是一個單獨的產品。這不僅僅是網絡銀行本身的進步,也是中國的各大銀行向真正的金融企業轉變的折射。
國內幾大網絡銀行的比較:
1.工商銀行———金融@家
工行網銀是我國網銀交易量最大的網絡銀行,工商銀行的網絡銀行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金融@家。它分為金融@家存折版、金融@家網上注冊版、金融@家柜面注冊版和金融@家證書版,成為工行的網絡銀行客戶后,客戶除了可以在線任意轉賬匯款、簡便的信用卡網上還款、靈活方便的在線繳費外,它還可以實現便捷高效的網上支付和專業化的外匯、證券和保險信息及交易服務。工行的網絡銀行的特點在于:針對不同的客戶進行了業務細分,這在極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戶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業務種類。
2.招商銀行———一網通
招商銀行是我國第一家開設網絡銀行業務的銀行,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網絡銀行業務已在國內同行中居領先地位。據統計,國內95%以上的電子商務網站都采用了招行的“一卡通”為支付工具。招商銀行的網上“個人銀行”系統包括“大眾版”和“專業版”兩部分。招行網銀的特點是:網上、網下加電話,申請方式多樣;用戶開通網絡銀行業務極其方便;同時由于招商銀行網站的欄目設置合理,頁面簡潔,用戶可以在網站提示下,很簡單地注冊和使用網銀服務。
3.建設銀行———e路通
建設銀行于2003年8月推出網絡銀行服務,只要客戶在網絡銀行成功注冊了活期類賬戶,成為建行的網絡銀行客戶后,客戶就可以進行“賬戶管理”,包括賬戶設置、余額、明細查詢、代繳費服務等功能。如果到柜面辦理簽約客戶后還可以享受,省內實時轉賬、網上速匯通及賬戶掛失功能、證券保證金轉賬服務、委托辦理外匯交易和查詢服務,以及“網上支付”等,不過辦理簽約客戶時需要下載證書,并記錄證書號。
三、我國網絡銀行存在的問題
除了看到我國網絡銀行蓬勃發展的態勢外,不能否認,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和挑戰:
(一)網絡銀行的安全隱患
網絡銀行的安全隱患限制了其自身的發展。銀行業務網絡與互聯網的連接,使得網絡銀行很可能成為非法入侵和惡意攻擊的對象,很多客戶對網絡安全心存顧慮,不敢在網上傳送自己的信用卡賬號、密碼等關鍵信息,這就嚴重制約了網絡銀行的業務發展已經開通了安全認證服務,通過發放數字證書等方法來確認客戶的身份,保證網上服務的安全性,對防范支付風險將起到積極的作用。但網上支付和網絡銀行要走的路都還很長,我國有關網絡銀行的法律,法規等也還未完全建立。
(二)網絡化經濟發展中觀念和習慣轉變的滯后
目前,我國社會公眾接受電子貨幣和網絡銀行的觀念不是很容易。而且網上交易不僅需要網絡終端設備的普及,還需要參與者對電子商務及網絡技術的熟練掌握和運用,而這幾方面我國都存在相當的差距。在我國,金融企業信息化程度領先于社會平均水平,很大程度上,客戶從心理和認知上都不接受網絡銀行,接受程度低,使用度也就相應降低,網絡銀行的規模效應無法體現。
(三)金融監管體制的制約
我國的金融體制是一個嚴格的金融監管體制,在這種體制下,有著很強的準入壁壘,結果就是中國的銀行業缺乏有效競爭。然而到了網上金融時代,銀行業生存的環境將大大改變,相對公平的競爭可能會吸引非銀行金融機構分享這片市場。例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公司,如今已經有網上賬戶保留存款,與銀行卡間轉賬等功能,以及其他一些網上支付等功能對于網上支付的監管,前些時候央行也出臺了網上支付日最高限額的規定。如何把握眾多的網絡銀行機構的市場準入將是個兩難的問題。而當前我國實行的又是“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金融監管制度,這一體制在網絡時代也將受到嚴峻挑戰。
四、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策略及對策
面對嚴峻的競爭形勢,我國商業銀行開始以前所未有的焦慮眼光看待自己的生存環境,并期望以市場化手段解決網絡銀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這其中,國內銀行如果要繼續保持住自己的市場份額,創新的戰略、差異化的戰略無疑是一個有力的競爭手段。創新的差異化戰略在網絡銀行的實施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其中包括產品策略、營銷策略、服務策略和品牌策略的創新和差異化。
(一)產品創新策略
產品創新策略要求網絡銀行在所提供產品的質量、性能式樣、服務及信息提供等方面顯示出足以引起消費者偏好的特殊性,使消費者能將它與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的同類產品相區別,以達到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的目的。
實現產品的創新策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安全性。客戶在使用網絡銀行時,往往存在密碼過多的問題,為此,可通過生物技術,如利用指紋或者DNA的惟一性,開發一種指紋或DNA安全檢測產品,客戶只需通過指紋及DNA安全儀的檢測就可使用各種網銀功能,避免名目繁多的密碼記憶和輸入,既安全又簡便。
2.易用性。易用性也是影響客戶使用網銀的一個重要因素,假如一個網銀系統復雜的讓一位客戶登陸后不知如何下手、或不敢如何下手那就是非常失敗的。在這方面工行作的較好,但還應該繼續改進一些功能,增加一些貼心的功能,
3.提供新網銀終端。隨著技術的發展,可適時地為客戶提供除PC外的各類新網銀終端。以數字電視為例,可考慮通過機頂盒將傳統的電視機發展成為網銀終端。
(二)營銷創新策略
營銷策略無疑顯得很重要,再好的產品,如果沒有推廣出去,也只能是自己欣賞。營銷創新策略主要涉及營銷方式與營銷對象兩個方面。營銷方式強調的是多種多樣的營銷手段,而營銷對象更多地是和網絡銀行,甚至整個銀行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
1.在營銷方式上要加強整體概念。參考國外網絡銀行的發展歷程,可與大型網站合作發行虛擬聯名卡,并與銀行的實際賬戶相關聯。這樣,持卡人可以將自己銀行賬戶的資金劃轉到虛擬聯名卡上,在進行網絡消費時使用虛擬聯名卡支付。該卡上的資金多少可以由持卡人自己決定,消費剩余的資金也可以劃轉回銀行賬戶中。由于進行網絡消費時,不需輸入真實的銀行卡號和密碼,這無疑為網上消費安全加上了一道堅固的屏障。超級秘書網
2.在營銷對象上繼續強化目標客戶的細分:銀行應根據客戶類型、金融需求、競爭對手狀況等因素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鎖定目標客戶群體,與同業展開有效的差異競爭。
(三)服務創新策略
與傳統銀行網點的服務方式不同,網絡銀行提供的服務往往在人性化上較為欠缺。為此,網絡銀行可以通過客戶服務代表予以彌補。工行網銀的論壇是國內網銀的一大特色,也是優勢,但還需要繼續改進,如果可以提供24小時的客戶支持,效果將更好。通過互聯網,客戶服務代表可以為更多的客戶提供定制服務。用戶在使用網絡銀行遇到問題時,可直接點擊實時在線交談按鈕,獲取客戶服務代表的幫助。
(四)品牌創新策略
從某種意義上說,品牌形象策略將是創新戰略的重心所在。企業發展的一定程度,只有走上品牌化的道路,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在互聯網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產品和服務同質化是必然的結果。而品牌常新策略是以知識為基礎、依托于企業自身文化建立起來的,這決定了它比有賴于科技的產品創新性更具個性化。品牌形象差異化創新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最終增強品牌的競爭力,將形形色色的各類競爭最終轉向知識力的競爭。通過創新戰略的實施,可以全面提升我國網絡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打造精品網絡銀行。
【參考文獻】
[1]程吉生:《論網絡銀行的風險防范與監管》,《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第12期。
[2]宋飛《:對我國網絡銀行現狀的思考》《,陜西金融》,2001年第3期。
[3]王瑩《:構建中國網絡銀行業的思考》《,現代財經》,2002年第12期。
[4]周虹:《電子支付與網絡銀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頁。
[5]岳意定、吳慶田:《網絡金融學》,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