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事業單位員工薪酬管理制度體系構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所謂薪酬,就是指員工通過為所在單位提供勞動所獲取的薪酬補償。薪酬可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經濟性薪酬、非經濟薪酬。經濟性薪酬是以貨幣形式,向員工支付報酬;非經濟性薪酬不直接將報酬以貨幣形式發放給員工,而是以其他福利方式回饋員工。任何企業都需要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尤其對于事業單位而言,更需要制定且完善薪酬管理制度體系,實現薪酬管理的規范化。
關鍵詞:事業單位 薪酬管理 制度體系
薪酬管理主要有三大目標,分別為合法目標、公平目標、效率目標,要想充分發揮薪酬管理的作用,就必須實現效率目標與公平目標,合法性目標是薪酬管理的基本要求,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確保事業單位經營活動不違背法律要求,處于合法范圍。事業單位薪酬制度的建立對實現薪酬管理規范化具有重要意義,薪酬管理制度有著利益分配功能,相關制度體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動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
一、我國事業單位薪酬管理現狀
1.激勵性不強。
事業單位薪酬管理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關聯,由政府人事部門對薪酬分配模式進行統一制定,通過逐級審查后,便可將薪酬工資發送至財政部門。事業單位與私營企業在薪酬管理上具有一定差異,兩者的職能、性質均不同。從現階段事業單位薪酬管理情況上看,其激勵作用不強,導致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很難提升,無法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從而影響工作效率。
2.薪酬管理具有職務傾向性。
在私營企業中,領導非常重視具備突出能力的員工,員工考核合格后,便能夠勝任該崗位,充分發揮其能力與優勢,根據員工的表現決定薪酬的高低。不過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員工的學歷、資歷、職務職稱與其薪酬水平存在很大關聯,薪酬管理具有職務傾向性。
3.薪酬管理缺乏科學性。
薪酬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員工工作業績、工作態度與工作能力的反映,是一種物質結算方式。在私營企業中,管理人員為了使員工工作積極性得以激發,提高其技能水平,通常會組織培訓活動,并鼓勵員工參與。盡管在現階段,事業單位也采用了這種方式,為員工組織培訓活動,不過并沒有取得理想的培訓效果。例如在培訓過程中,為了凸顯部分員工的工作能力,將其工資薪酬公開,然而這種方式是對員工隱私不尊重的表現,導致員工心理產生不滿。
二、事業單位構建員工薪酬管理體系的方法
1.對薪酬結構合理設計。
在設計薪酬結構前,必須對薪酬市場進行調查,可以采用外部市場調查、內部市場調查兩種形式。內部市場調查內容包括人才定位、員工群體、經濟承受能力、工作目標、內部薪酬結構、公平程度、薪酬差距、滿意水平等。外部市場調查包括本行業的薪酬支付、薪酬組成、薪酬水平、薪酬結構等,通過采取市場調查措施,有利于為制定薪酬方案提供依據,確保薪酬方案制定的合理性、科學性、有效性。
2.實現薪酬體系的多元化。
崗位工資并不止存在一種形式,它可通過多種形式為員工支付報酬,其中包括崗位薪點工資制、崗位效益工資制、崗位等級工資制等。就崗位工資制而言,可考慮到崗位特殊性,建立多元化分配機制,利用不同手段調控工資形式與結構,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工作熱情得以激發。另外,績效工資制度也屬于薪酬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績效工資與個人的經濟收益、個人績效存在很大關聯,主要重視結果。績效工資對員工心理行為具有一定影響,可使其潛力充分發揮。目前,在薪酬體系中,還增加了結構薪酬、混合工資制等內容,具備崗位工資、能力工資兩者的優勢,有利于提高員工的滿意水平。不同要素、不同形態的工資單元可以使員工積極性得以調動,對事業單位有著推動作用。
3.構建薪酬增長機制。
在事業單位中,薪酬增長機制的建立尤為重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員工自我價值得到肯定。事業單位針對表現良好的員工,可以采取獎勵策略,激發員工潛力。在薪酬結構設計中,要考慮到員工的心理行為變化,若薪酬結構設計不合理,則會導致員工產生不良情緒,無法提高薪酬滿意度。企業可以通過績效的方式,鼓勵員工努力工作,遵循多勞多得的原則,使員工的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緊密相連。
4.改革事業單位分類。
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分類改革需配套進行。首先,必須加快改革步伐,使薪酬制度充分發揮作用;其次,要明確分類管理要求,強化對事業單位的薪酬進行管理。另外,事業單位要變革薪酬管理手段,政府以往是微觀管理,現階段可調整為宏觀把控,使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分配自主權,在薪酬管理中,遵循兼顧公平、效率優先的原則,實現分配激勵機制的多樣化,增強其靈活性。
5.對崗位評估進行完善。
要想體現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就必須遵循以崗定薪的原則。事業單位要鼓勵員工參與到崗位評估中,使崗位評估制度充分發揮作用,做到權責對等,根據不同崗位的任務、性質,決定員工薪酬,體現薪酬分配的公平性。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薪酬管理更加規范化,量化崗位考核指標,對員工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有利。
1.增強競爭力。
員工薪資條件與員工就職意愿存在較大關聯,如果薪酬符合職位要求,則員工滿意度會大大提升。伴隨員工工作時間的延長,事業單位可以根據他們的表現,對薪資待遇進行調整,使員工積極性得以激發。事業單位構建薪酬管理制度體系,可以使市場核心競爭力提升,對事業單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
薪酬激勵可有效調動員工積極性,對于工作能力一般的員工而言,他們的薪酬與他人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其在工作過程中開始產生懈怠、懶散行為,這種現象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對企業發展具有阻礙作用。為了改變這種現象,事業單位必須采取薪酬激勵策略,使員工積極性調動,促使他們提高自身專業技能。
3.推動事業單位員工素質的提升。
事業單位員工要想提高薪酬水平,必須通過提高自身專業素質與水平,達到這一目的。事業單位要為員工提供加薪空間,使員工思想行為模式產生變化,鼓勵員工自主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提高工作技能,從而使事業單位的總體工作水平提升。薪酬管理制度體系的構建可有效推動員工自我能力的提升,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對企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4.提高凝聚力。
事業單位是一個組織整體,它由很多個體職工共同組成,薪酬管理制度體系的構建不能夠單純考慮部分員工的利益,必須考慮到整體員工利益,遵循公平、客觀的原則,提升企業凝聚力,營造良好工作氛圍。薪酬管理制度的構建對事業單位長遠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可以形成良好競爭、合作關系,促使企業內部凝聚力提升。
四、結語
薪酬管理制度體系的構建對事業單位的發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在薪酬結構設計中,必須注重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事業單位管理者可定期考核員工的能力,通過員工能力衡量薪酬水平,充分體現薪酬管理的客觀性與公平性。另外,事業單位要構建獎勵機制,針對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獎勵,其獎勵形式要多樣化,例如可以給予春節探親費、交通補貼等福利待遇作為獎勵,根據員工的表現提供福利待遇,使員工體會到事業單位的人性化管理,調動起工作積極性。本文對事業單位員工薪酬管理制度體系構建進行了詳細分析,有利于對薪酬管理制度增強了解,充分發揮其作用,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海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現狀及有效措施的探究[J].經濟師,2015(05):227-228+231.
[2]韓迅.事業單位薪酬管理與薪酬激勵機制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5):249-250.
[3]柴湘蓉.關于事業單位薪酬福利管理問題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4(13):100-101.
[4]彭洪.探討事業單位薪酬管理與薪酬激勵[J].現代經濟信息,2013(24):127+156.
[5]董賀新.事業單位職工薪酬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09):215-216.
[6]孫小兵.文物事業單位績效薪酬管理模式探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2.
[7]石雪清.淺析中國事業單位薪酬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16):86-87.
作者:張建勇 單位:烏拉特后旗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