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物流管理專業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職業教育的進步,高職學生加強自身核心職業技能的培養越來越重要。物流管理專業要以學生就業為主要方向,以核心職業技能培養為教育核心,加強各方面教學的實踐性、開放性和專業化,旨在培養出一批符合社會發展對物流行業要求、精細化經營、精細化管理、精細化運營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高專;物流管理;職業核心能力
一、引言
職業核心技術能力,是大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所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巧。高職物流管理專業需要采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課程建設和制度改革,積極開展訂單培訓和雙證書考試等制度體系建設,將核心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職業素質不斷提高。
二、圍繞職業核心能力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將教育部[2006]14號和教育部[2006]16號文件精神作為指導,把高職教育的理念體現出來,遵循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方法,適應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強調立足素質教育、職業技能教育、終身學習等終極追求的理念。
三、圍繞職業核心能力構建教學組織模式和課程體系
(一)“三三型”教學組織模式
“三三類”包括三個層次和三個階段。三個模塊分為三個培訓模塊: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塊、工業技術交替課程教學模塊、頂崗實習課程教學。三個模塊的設計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制定。第一階段:第一、第二學期建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課程模塊,主要包括課程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相關專業技能的培養,課程性的基礎知識學習內容主要涉及專業性的基本知識、專業性的基本知識和相關的專業性知識的學習,技能培養等幾個部分主要涉及對專業性的基礎知識、專業性的認知與相關的專門知識的培養。第二階段:第五學期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完成工學交替這個新的模塊。充分利用校內外自主學習基地針對各種類型的崗位人才開展了技術、語言、文字、數量等方面的培訓。第三階段:第六個學期我們要順利地完成頂崗實這一模塊,充分運用校外實習基地開展生產與綜合實習,完成了一次大型企業頂崗實習。
(二)“一個平臺,兩個系統”的課程體系
一個平臺也就是校企合作的平臺,根據不同的職業崗位及其技能要求,成立由物流管理學院的專業老師和企業行政部門的業務骨干共同組成的物流管理相關專業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研究制訂“工學結合”的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校企合作培養優秀人才。兩個框架體系分別為理論性課堂教學框架與實踐性課堂教學框架,按“必需、夠用”的原則再次構建了理論化課程的教學框架。公立的學習領域和職業技術的學習領域共同組成了理論課程體系,按“實際、實用、實踐”的教學原則進行規劃和設計的實踐課程體系,由公共培訓領域和職業技術培訓領域兩個方面組成,包括基礎技能培訓、職業技能核心知識培訓、職業技能核心知識培訓、三級遞進式教學構成,體現了實踐性課程多方位教學的特點。
四、對策建議
(一)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專業特色
根據市場需求和相關學科的發展趨勢,形成了以“實踐應用型”教育為導向的高職院校物流與管理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建設方案。一個著力點便是課程制度必須能夠做到充分體現實踐應用性的本質,對課程制度需要及時進行改革和優化,突出了知識傳授和教育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避免了課程的交叉和重復。實踐教學體系應充分體現實踐應用的主題和特點,適當加強實踐課程的各個環節和課時,突出綜合實踐素質和核心能力的培養。
(二)以核心能力培養為核心,合理平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
物流行政管理相關專業的核心技術能力是每一個物流行政管理專業人員所必需要具備也最為關鍵的專業技術能力。忽視對核心技術能力的培養,必然會造成專業素質和技術能力結構的不均衡,難以完成對人才的培養。在實際工作中,要高度重視實踐課程教學活動,盡量完善實踐課教學與基礎理論課教學的結合,使專業知識的教學不放松,增加實踐課的教學工作量,做到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教學合理平衡。
(三)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理念
物流管理專業是一門融傳統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偏重于傳統理論化的教學或者是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均不利于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真正落實。在物流專業知識的教學模式上,一定要特別注意做到實踐理論與傳統知識的教學、實際應用課的統一,理論與傳統知識課的教學要注意物流專業知識點的系統化,實踐課程必須有助于物流專業技術知識的培養,促進物流專業知識系統應用及優化物流專業知識技術的形成。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上,要以了解學生的需求觀點為教學中心,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綜合運用大量的案例進行教學、情境分析、小組交流和互動探究等多種教學手段,借助課堂的理論實踐教學、實驗室仿真、進入企業實習等多種具體的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五、圍繞職業核心能力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一)落實雙專業帶頭人與雙骨干課堂教師的培育工程
選取一名副高技術職稱以上的老師作為物流管理學專業領導人培養對象,通過授課、科研、項目的發展計劃等,強化本專業的領導者及其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與物流企業緊密合作,聘用校企合作的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作為校企兼職的專業技術人才,與學院的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共同建立校企合作雙帶頭人的科技創新機制。
(二)建立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在校企合作中,可以讓企業的技術骨干擔任院校的兼職教師,協同院校老師一起對學生進行頂崗實習指導。
(三)提升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
每年都會和一些知名的物流公司或者其他企業進行合作,讓專業的教師進入其地區進行理論和實踐性的鍛煉,鼓勵學員通過多種渠道參加國內外各類新一代技術的培訓及認證考核,加強與校企的生產、科研單位之間的聯系和合作,促使教師能夠成為物流服務行業中最優秀的技術人才。
六、多渠道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一)物流管理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力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框架是一個由基本概念框架、基本原理、基本技術手段和方法組成的統一整體。正確、全面地認識和運用物流管理的基礎性理論必須始終站在一個整體的角度和高度,用系統化的觀點全面了解概念結構體系、物流管理工作基本原則,同時也可以準確地把握它們之間的實際存在聯系。這一項能力的培養和獲得都離不開課堂教學。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開展要求既應該而且也必須嚴格地遵循與相關知識點的系統化,不能被人為地割裂出去,否則學生無法從整體上準確把握物流管理的根本原則和理論,導致他們的理解能力是片面、有限的。
(二)物流業務活動操作能力
物流業務活動的操作技術能力,是我們在物流管理中所具備的一項基本的專業技術。要熟練掌握與物流相關的經營活動,首先要對此類物流經營活動的基礎和過程有全面的了解和理解,并分析每個環節的注意事項。這種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主要依靠與其他相關的知識及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相結合,尤其是在實踐中的積累。相關的知識內容主要包括各種物流的基本功能、企業對物流的運作等密切相關的知識,這些都是我們認識和了解物流行為活動的重要依據。
(三)物流系統優化能力
物流體系優化功能主要目的就是以對于物流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術的認識及對于物流經營管理活動中各種環節的操縱性能力等作為依據,以其具有較高專業性的思維方式和技術特點為紐帶,選用恰當的手段和方法針對各種物流經營管理活動的具體特點進行優化,提高各種物流經營管理的效率和對于經濟的利用度。物流系統優化的能力首先需要對當前物流活動中運行的效率和經濟效益做出判斷,結合相關理論和實際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而對其作出優化。由此可以看出,該項技術能力的得到和獲取同樣也離不開實際的活動,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在實踐中形成分析判斷的能力。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剖析,做出正確的選擇。
(四)營造真實的職業情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職業教育不但需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能力,而且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知識和綜合素養。實訓學校同時也充分發揮了職業的歸納與其屬性以及情境的培養與育人等功能,真實的職業環境對于職業文化素養的培育與養成是最為有利、最能為人所用的環境。
(六)通過訂單培養,打造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
根據公司訂單要求,由學校專業教師和公司各行業專業教學骨干參與,成立了公司訂單班專項教學工程指導,共同研究制定“工學結合”的公司訂單班專門教學人才培養方案。
(七)推進雙證機制,增強學生職業技能
通過與國家有關權威的認證機構以及社會福利和人民政府的勞動保障等其他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研究開發了一套針對高職高專學生所需要的物流類專業技術資格考核培訓的認證和考核體系項目,將其中的專業資格與考核體系緊密相關的。崗位物流類專業技術與相關的專業考試結合進行培訓并融入相應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中實施這一方案。
七、結語
物流管理專業的建設要緊緊圍繞對學生的職業和核心技術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深化課程教育和體制的教學改革,加強對雙師式素質的教學隊伍建設,強化在實踐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不斷提升和培養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潔.大數據背景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建設研究[J].科技資訊,2019(32).
[2]馮國壁.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途徑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2).
[3]李斌成.基于調研分析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以甘肅財貿職業學院為例[J].物流技術,2020(2).
[4]余萌.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才智,2020(14).
[5]朱美虹.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今日中國論壇,2018(6).
作者:霍峻陽 司濤旭 單位: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赤峰應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