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才培養模式物流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社會對物流人才需求多樣化
隨著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物流職業崗位體系逐漸演變成為一個動態的系統,這要求物流人才不僅要具備首任崗位的專業技能,也要具備發展崗位的專業知識;而且就業者受利益驅動和價值取向的影響,也經常更換職業崗位,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初次就業的基本操作技能要求,而且還要關注其日后的擇業需求;不僅應使學生獲得當前就業必備的基礎知識技能,而且應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另外,企業引進物流人才更加理性,對綜合素質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不僅對其引進的物流專業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要求,而且對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團隊意識及溝通技能都提出了要求。
二、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構建人才培養模式
結合社會經濟區域發展需要來研究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目標轉變為滿足社會當前需求及其潛在需求,提倡在深入進行社會調研的基礎上確定滿足社會需求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實踐體系。
(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明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著其人才培養必須面向市場的特性,基于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主要服務區域的經濟特色及其發展趨勢,結合生產企業、商貿流通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人才需求結構,明確定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河北省的職業院校為例,“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冀”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建設目標,物流管理專業方向的設置應緊密結合京、津、冀環渤海地區的物流行業發展和企業需求,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專業符合需求,技能適用崗位”的同時,結合學院的辦學資源突出“一專多能”,并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構建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采用不同形式,對區域經濟、行業特色和專業人才需求等進行調研,分析物流人才層次的差異性及物流職業崗位群需要的知識、能力和職業素質,以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為中心進行專業方向調整及教學內容設計。同時,定期分析崗位和職業能力的變化和新要求,從實際的行業需求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中重新定位專業的發展,遵循學習規律、遵循人的職業成長和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圍繞職業能力調整課程體系,確保畢業生滿足市場需求。根據物流職業崗位和崗位群的要求,在課程體系中加大實踐教學比例,突出職業技術能力的提升,以“實際、實用、實踐”為原則,按認知與體驗、崗位實訓與技能考證、綜合模擬實訓與頂崗實習三個層次構建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
(三)構建需求導向的專業教學團隊及教學方法針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內容、課程體系調整等改革,對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進行優化調整,要求教師既要具有理論教學的能力,還要具有實踐教學的能力。堅持“內培外引、培引結合”的原則,按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內在要求,制定專任教師培養規劃,加大專業教師實踐鍛煉和動態管理的力度,完善雙師教師素質的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建設具有“雙師”素質和“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根據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特點,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強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四)構建需求導向的管理和評估制度建立與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質量保證體系,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全方位監控。完善教學督導機制,改革各教學環節教學質量評價、考核制度,健全教學信息的收集、調控、反饋制度。創新教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完善各教學環節的質量評價、考核標準和工作規范,特別是實踐教學環節質量考核評價標準。定期進行畢業生跟蹤調查,通過用人單位的反饋及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體驗,對教學工作質量進行全面監控,確保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結語
構建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要堅持以市場對物流人才的需求為導向,緊緊把握職業人才市場的脈搏,全面深刻地分析社會對物流人才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全面推動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
作者:敦蕾朱顯英單位:石家莊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