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家訪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暑期大家訪”活動是目前各大高校推行的一種制度,它的實施能夠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邁向職業化、專業化,有效提升輔導員的工作水平。家訪有利于全方位了解學生,有利于及時了解家長的意見和訴求,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管理工作。
【關鍵詞】暑期大家訪;輔導員;大學生
“暑期大家訪”活動是目前各大高校推行的一種制度,它的實施能夠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邁向職業化、專業化,有效提升輔導員的工作水平。家訪能夠讓高校輔導員進一步了解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和生活環境,拓寬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渠道,全面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
一、家訪活動實施方案
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因此本人制訂了詳細的暑期大家訪工作實施方案。
(一)在家訪過程中主要了解學生的家庭基本情況:家庭環境、生活環境、家庭經濟情況等;
(二)輔導員反饋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等;
(三)根據不同學生介紹學院的相關政策,讓學生以及家長全面了解學院,清楚辦學特色,充分利用好學院各項政策;
(四)認真聽取家長對學校、學院工作以及學生成長成才的意見和建議;全力配合學生家長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家訪形式分析與總結
家訪一般分為三種形式,書信訪、電話訪、實地訪。放假之前,我向我分管的全體同學發送了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信中注明了護理系電話,個人電話,護理系郵箱,方便學生家長與我進行溝通與交流。電話訪是針對邊遠地區的學困生、貧困生、單親家庭等特殊人群進行交流與溝通。這里重點分析實地訪。
(一)關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
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是通過貧困生庫進行篩選,根據家訪路線集中的原則,確定好每條路線的家訪名單。貧困生絕大多數都來自偏遠的農村,而高額的學費跟家庭實際經濟狀況相互矛盾著,因此他們一般承受的壓力比較大。根據本次家訪發現,大部分貧困生都比較懂事,不僅為家長分擔家務,還都選擇在暑假打工,為家長分擔經濟壓力,或是湊下學期學費,或是掙點下學期的零花錢。由于本校屬于三本院校,學費比較高,學生之間的貧富差距也比較大,因此導致有些貧困生有點心理壓力,個別貧困生有自卑心理。因此,在家訪過程中,作為輔導員的我們,一直鼓勵學生要正視家庭經濟條件,我們貧窮但是志向不能短,貧窮是暫時的,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努力,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來提升自己以后的生活質量。同時一定要樹立美好的理想,絕對不能因為一時的貧窮而消極懈怠。通過為他們講解學院以往勵志成才的故事來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為他們介紹了學院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經濟困難的學生都可以申請,這些崗位不僅能獲得經濟補助,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個人能力。國家助學金,獎學金,勵志獎學金,三金也能為一些品學兼優的貧困生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
(二)關于單親家庭的同學。
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愛或母愛而導致心理失衡。他們常常感到孤獨、憂慮、失望,往往情緒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這種心態如不及時矯正,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變態,嚴重影響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發展。因此,單親的孩子需要家長與老師共同關愛,在家,家長盡量與孩子多交流溝通,重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在學校,老師也要盡可能的多與學生接觸,多談心,鼓勵學生盡量多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多與同學交流,打開自己,放下思想包袱,像正常孩子一樣的生活。本次家訪中,單親學生占了一部分。他們平時可能表面上跟普通學生一樣,但是他們的內心世界卻很少向別人敞開,他們往往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很少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三、家訪工作思考與工作展望
(一)走出去——家訪有利于全方位了解學生。
通過家訪可以對學生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以前對學生的了解,主要源于他們在校的現實表現以及老師和同學的評價,往往會忽略學生的家庭環境及家庭環境對他們產生的影響。通過深入溝通,了解學生以前的經歷和在家的表現,不僅能對學生有一個立體的、透徹的認識,而且還能夠有效幫助自己以不同的角度和開闊的視野去認識學生、分析學生和幫助學生,做到因人而異,增強學生思想教育的針對性。
(二)引進來——家訪有利于及時了解家長的意見和訴求。
家訪是老師與家長的一個溝通紐帶,家訪不僅有利于強化家長對學校全新的認識,還能及時收到家長對學生、老師、學院最真實的反饋。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不可否認家庭教育在學生教育方面的積極作用。因為家長掌握學生在家的第一首資料,輔導員老師可以針對學生所面臨的問題與家長進行共同地溝通交流,形成共同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同時在與家長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能夠汲取到學生的一些真實信息,比如學生的興趣愛好,脾氣秉性,畢業后的志向等等,這樣在以后的學生管理過程中可以因材施教,已達到事半功倍。
(三)家訪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管理工作。
首先“大家訪”活動的開展,讓老師走進學生家庭,拉近輔導員與家長之間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學院老師對他的關愛。其次,輔導員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現,能夠準確了解學生及其家庭存在的實際問題,了解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不穩定因素,這對心理不健康的同學,以及國家助學金的評定提供了最前沿、最真實的素材。暑期大家訪工作的順利完成并不是學校、家庭、自我教育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建立的良好的“家庭與學校”聯系會一直繼續下去,建立“大家訪”學生檔案,通過上門回訪、電話回訪、短信回訪、網絡回訪等形式做好學生的跟蹤教育工作。而這些工作不一定只在暑假進行,比如電話訪、書信訪、網絡形式的溝通三種形式完全可以在平時建立起來。家訪是一種制度,但更要讓家訪成為一種習慣。
參考文獻:
[1]孫衛平.淺談高校家訪工作的開展[J].人力資源管理,2010(3).
[2]王昊民.高校輔導員家訪工作探析[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5(1).
作者:劉妍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