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論土地資源管理保護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水平必須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效解決耕地資源保護不嚴、建設用地供應不足、國土資源管理不到位的問題,使國土資資源優勢在團場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中充分體現出來。
關鍵詞:保護保障發展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財富之母。土地、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資源。加強國土資源管理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方面。堅持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并重,是國土資源工作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只保護資源、不保障發展,不是科學發展觀;同樣只保障發展、不保護資源,也不是科學發展觀,兩者均不可偏廢。所以,如何科學、合理地規劃、保護、利用、管理國土資源,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國土資源部門開展思想大解放、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點。
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水平必須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效解決耕地資源保護不嚴、建設用地供應不足、國土資源管理不到位的問題,使國土資資源優勢在團場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中充分體現出來。正確處理好以下四個關系:一是“惜地”與“用地”的關系,即守住耕地底線與經濟建設占用土地之間的關系;二是“占地”與“補地”的關系,即各類建設項目占一塊耕地與補一塊耕地之間的矛盾;三是“管地者”與“用地者”的關系,依法依規管地帶來的是國土資源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用地秩序的良性循環,是規范用地者的用地行為,也是依法保護用地者合法權益;四是“長遠”與“眼前”的關系,嚴格保護耕地、推進土地集約利用、依法依規用地、保護被征地農民利益等,促進國土資源的永續利用。正確處理好這些關系,才能提升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才能有針對性地、創造性地抓好國土資源管理,才能充分發揮國土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獨特優勢,才能實現“雙贏”。
創新舉措,著力提升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能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的實際能力,建立、落實節約集約用地措施,著力在節約集約用地上見成效、出成果,以此推進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由傳統化、粗放型向精細化、集約型轉變。在政策導向上,敏銳地把握土地宏觀調控政策的新變化、新要求,不斷深化對土地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科學的用地觀,始終堅持把節約集約用地作為保障發展的重點。樹立以發展促集約、以集約促發展的理念,把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緩解當前用地緊張矛盾的有效途徑、守住耕地紅線的根本舉措,降低開發成本、提升競爭力的內在要求。具體來講,主要從以下七個方面來加大節約集約用地推進力度:一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合理安排兵團下達的年度用地計劃,將有限的用地指標用于團場重點項目、民生項目和節能減排項目。及時排出大項目、好項目,多頭多路想辦法向上爭取兵團“點供”用地。二是嚴格土地規劃管理。結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在對現有建設用地的開發利用及投入產出評估的基礎上,依法合理調整各類建設用地空間。三是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土地閑置滿兩年、依法應當無償收回的,堅決無償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條件的,也應采取改變用途、等價置換、安排臨時使用、納入團場儲備等途徑及時處置、充分利用。四是提高土地投資強度。五是實行定額管理。確定工業項目容積率一般不低于0.7,建筑系數不低于30%,綠地率不得高于20%,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面積不得超過工業項目總用地面積的7%。六是鼓勵建設標準廠房和多層廠房。集中建設一定比例的多層標準廠房。七是強化建設用地跟蹤管理。堅持建設用地許可公示制度,完善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制度,強化用地合同管理。
突出重點,下決心解決影響科學發展的問題。從國土資源系統和當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來看,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國土資源形勢嚴峻。人多地少,后備資源嚴重不足,是國情、省情,是一個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國土資源大量耗用,已經不只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和社會和諧的全局性問題。二是護地惜地意識淡薄。當前,一些地方浪費土地、粗放用地、亂占濫用土地現象比較嚴重,重用地、輕保護,重項目征用、輕復墾開發,重新增新占良田、輕存量土地利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土地的粗放廉價使用作為優惠條件對外招商引資。三是土地違法違規現象較為嚴重。每年違法違規用地都時有發生。違法違規用地主要表現為工業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部分閑置土地、征而不用等。同時違法違規用地往往坑害職工利益,引起涉地信訪投訴增多。四是國土資源管理的自身能力和方式不能適應需要。“一家管、大家用”,管理方式粗放、精細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規劃控制、標準規范和有力的保障機制,執法力度不夠,參與和配合宏觀調控能力差。土地管理方式、機制、措施、效果以及隊伍的素質、作風和服務水平等與科學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因此,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解決思想觀念、發展方式和管理方式上的不足,樹立正確的土地資源觀。要抓好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保障科學發展還需重點抓好以下六項任務:
(一)加大土地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宣傳普及《土地管理法》,增強全民土地基本國策意識。繼續加大土地法制宣傳力度。抓住“土地日”、“地球日”等,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等多種宣傳渠道,積極宣傳當前新形勢下的土地新政策、新法規和依法集約用地先進典型,曝光違法用地案件,特別要加大對師、團級級主要領導的宣傳,進一步轉變團場干部群眾的用地觀念,營造更加濃厚的宣傳氛圍。
(二)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實基本農田保護的“五個不準”。將各團行政一把手列為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耕地保有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將耕地保護目標列入各級領導干部任期目標考核內容,列入團場年度工作考核內容,一級抓一級,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耕地保護責任到位。進一步深入開展基本農田保護“爭先達標”活動,落實基本農田管護有效措施。
(三)保障經濟發展用地需求。一是要繼續認真貫徹落實“有保有壓”的供地方針,重點保證團場重點工程、民生工程以及好的大的項目用地。二是要切實加強對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嚴格把關,從源頭上控制浪費土地的現象。有效控制項目用地規模,不斷提高建設用地的投資強度和產出率水平。三是繼續開展閑置土地清理,盤活存量再次配置利用。不斷加大整合資源、挖掘存量的工作力度,繼續開展好閑置土地的清理和再配置工作,嚴格執行閑置土地處置政策,對土地閑置不滿兩年的,按20%征收土地閑置費;對土地閑置滿兩年的,該收回的收回,該追加投資的限期追加投資,未按期追加投資的實行分割收回,重新配置。努力排解建設用地的供需矛盾。
(四)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努力開展爭創“土地
執法模范團場”和“土地執法模范連隊”,加強土地執法監察動態巡查工作,鞏固“百日行動”成果;以基層國土管理機構調整為契機,積極構筑預防土地違法的長效機制,加強土地執法監管,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加強對區域內涉嫌違法用地行為的查處;與各有關部門加強協同配合,堅持共同監管,啟動聯動機制,加大查處力度,遏制新增違法用地的發生。
(五)創新國土資源基礎管理工作。創新創優地政地籍管理工作,按照上級部署,積極做好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查清每個團每一塊耕地和基本農田的面積、位置和保護情況,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緩解人地矛盾創造條件,配齊配強干部隊伍,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大力推進國土資源信息化水平,窗口、檔案管理服務等其他基礎業務工作都要創新創優,使國土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六)加強國土干部隊伍建設。要在成立中心團場國土資源分局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組合、重新設置和調整機構職能,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歲月匆匆,風雨兼程。20年多年來,新興的土地管理不斷走向成熟,但面臨的嚴峻形勢也不容樂觀,當前后備資源稀缺、人多地少、土地粗放利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銳,更為嚴峻是有限的耕地資源還在繼續減少?!肮澕s集約用地,堅守耕地紅線”的任務光榮而又艱巨,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唱響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的總要求,全面履行國土資源管理職責,堅持依法依規、從嚴從緊、有保有壓、節約集約的方針,大力實施國土資源精細化管理,努力開創和諧發展、科學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