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木良種基地種子園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前言建設林木良種基地,培育優良品種林木種苗,是提高和加快我國森林經營和生態建設水平與進度的基礎工作。優良品系數量、品質的高低和良種壯苗的使用率是衡量林木良種基地建設的一項重要標準。
關鍵詞種子園無性系配置增益
老禿頂子自然保護區林木良種基地,從1976年開始營建日本落葉松種子園,1984年被列入部省聯營林木良種基地建設項目。1990年9月經林業部種苗站和省市林木種苗管理站聯合驗收合格。1991年開始二期續建工程。到目前已經建成總面積為2612畝的林木良種基地。其中:種子園1114畝(紅松260畝,562個無性系,日本落葉松744畝,86個無性系,水曲柳110畝,85個無性系)。子代測定林439畝(紅松157畝,562個家系,日本落葉松267畝,520個家系,長白落葉松15畝,22個家系)。硬件和改建母樹林804畝(紅松539畝,云冷杉母樹林165畝,裂葉榆100畝)。日本落葉松展示林255畝。
本文是對25年的時間進行粗淺的技術探討。
1自然概況
老禿頂子自然保護區林木良種基地,位于桓仁縣木盂子鎮西北5公里處的馬圈溝溝里。距保護區管理局11公里,交通比較方便。
老禿頂子自然保護區屬長白山余脈,是長白植物區系和華北植物區系的過渡地帶。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年降水量828.8㎜,年平均相對濕度73%。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33.2℃,年平均氣溫6.0℃,無霜期139天。基地內多為山地棕色森林土,呈中性或微酸性,土質肥沃,土層厚度30—50cm。總坡向東南,坡度在11—21度之間。海拔高度510m—640m。主風向多為南風或東南風。
2種子園營建技術
建立無性系種子園技術措施包括優樹選擇、無性系嫁接培育、園址選擇、栽植密度的確定、無性系配置設計、管理措施。
2.1優樹選擇與嫁接技術
老禿頂子自然保護區林木良種基地日本落葉松幼樹穗材來自本保護區(原木盂子林場)鏵尖子護林站、川里護林站、場子溝、松樹崗。共計36個無性系。紅松優樹穗材來源于生態環境相近的黑龍江帶領林科所,選自黑龍江省和吉林東方紅等十幾個林業局(場)。610個無性系,現存562個無性系。水曲柳種子園優樹來源于黑龍江帶領林科所,85個無性系。
2.1.1確定優樹選擇范圍
鏵尖子堿廠溝、場子溝、松樹崗的日本落葉松是日偽時期營造的,經長期培育以適應本地區生態環境,林分生長發育良好,林分年齡在30年左右。
2.1.2選優方法
首先在林分中設置標準地,選出候選樹,以候選樹為中心,在立地條件相對一致的10—25米半徑范圍內,選出僅次于候選樹的3—5株優勢木,實測并計算其平均樹高、胸徑、材積。如候選樹的材積等指標超過規定標準的,即可入選。
2.1.3選擇優樹數量
根據營造無形系種子園面積來決定。我們選了50株優樹,實際利用36個無性系。在選優工作中,我個人觀點選優不宜太多,多則亂,應本著少而精的原則。
2.2嫁接技術與方法
嫁接方法有髓心形成層貼接法、芽接法、劈接法。
建立針葉樹無性系種子園采用髓心形成層貼接法比較好,闊葉樹采用芽接法、劈接法。嫁接時穗材選用一年生的枝條,煎取8—10cm枝段做接穗,紅松必須有頂芽。剪去的接穗,靠近頂芽的8—12cm針葉留下,其余的全部摘除,然后用刀順髓心把接穗切開。要求穗材和砧木粗細要勻稱。兩者在切削時要一刀削成,切口要平滑。砧木接穗切削長度要相同,接穗切至髓心,砧木切至形成層與木質部之間,穗材與砧木對齊貼緊,用綁帶從上向下纏繞一層即可。要做到“平、準、凈、快、緊”的原則。平是指切口要平,保證砧、穗切面相接層以最大限度的對準;凈是指切口面要潔凈,不能帶入雜物,刀片勤用酒精消毒;快是指切削要迅速,縮短切口在空氣中的裸露時間,防治松脂外溢和水分的消耗;緊是指綁繩要扎緊,一環扣一環,不串位,不扭動,減少松脂外溢,不透雨水,減少外部浸染和水分散發。落葉松嫁接后30—60天,紅松90天即可松綁。
嫁接砧木的選擇:根據我們實際總結出的經驗,日本落葉松砧木應選用二年生苗木。紅松砧木應選用4—5年生苗木進行嫁接。我們的紅松種子園采用高枝嫁接法,砧木是冠下造林,經歷十幾年的時間,在林下生長發育高矮不齊,枝干纖細瘦弱,1985年進行上層透光撫育,伐掉上層林木,1986年進行高枝嫁接。由于樹干纖細,先天性營養不足,直接影響嫁接成活率。到目前為止,成活植株仍然是參差不齊。實踐證明高枝嫁接法效果不佳。
2.3穗材采集儲藏和處理
嫩枝嫁接要采取現地隨采隨接,可提高成活率。日本落葉松穗材優樹區較遠,提前采回,用濕沙埋藏法儲藏在地窖內,地窖溫度在0℃—3℃。儲藏15—30天左右不脫水,即可使用。
2.4嫁接時間
日本落葉松的嫁接期4月中下旬為宜,由芽膨脹到頂端發綠均可嫁接。紅松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砧木芽苞開始膨脹時較好,即樹液流動盛期為最佳時期,晚了直接影響嫁接成活率。闊葉樹在4月中下旬嫁接即可。
3園址選擇與栽植密度
3.1選擇園址
種子園應設在適合該樹種生長發育的生態條件范圍內,有利于促進大量結實的地段。我們選擇地勢平緩、開闊、陽光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坡度在20度以下地段。另外,還考慮花粉隔離問題,周邊不能有同種或近緣樹種分布。園址四周應保持100—500米寬花粉隔離帶,使同樹種花不能互相傳播或感染。
3.2定植密度
我們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確定:
3.2.1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長發育,增加種子產量,便于采種。
3.2.2保證無信息植株有足夠的花粉授粉,以提高種子的遺傳品質,減少自交的可能性。
3.2.3為今后在留優去劣疏伐、淘汰無性系植株創造條件。
初級園株行距應確定在6×6m、5×8m、8×8m。根據多年結實情況分析,8×8m株行距要好于5×8m、6×6m的缺點是樹干高,側枝細短,枝下高達3m左右,采種困難。及時采取疏伐措施,也得不到良好的效果。行間側支互相銜接,種子園無性系植株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和養分。直接影響種子產量和質量。有的幾乎不結實。
4配置方式
4.1種子園無性系植株的配置,采取隨機排列、分組隨機排列、順序錯位排列三種方式。
同一無性系的植株互不相鄰并與其它苗木合理隔開有利于異花授粉。我們在無性系配置上考慮以下幾點。
4.1.1同一無性系的個體保持最大間隔距離,避免自交和近交。
4.1.2避免無性系間的固定搭配,實物形式間充分隨機授粉,擴大種子的遺傳多樣性。
4.1.3采用的配置方式便于后期時施工和經營管理。
4.2營建無性系種子園苗木的準備
無性系種子園采用嫁接苗木。我們把嫁接好的無性系植株移植在苗圃地內,進行培育,翌年精選健壯苗木進行定植。
4.3清場整地
造林前應清除采伐剩余物。地勢平坦的地段全面整地,坡地穴狀整地,整地規格為80×80×40cm,穴內回填表土。坡度大的地段修筑水平截或反坡梯田,以便土壤充分風化并蓄水,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
4.4植苗造林技術
栽植前對苗木采取保護處理,處理措施修根、蘸泥漿、蘸吸水劑。采取這些措施是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
4.4.1造林方法
采用穴植,在經過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苗,穴深一般在25cm左右。
4.4.2栽植技術
適宜的栽植深度應根據樹種、氣候、土壤條件、造林季節靈活掌握。栽植過深,影響根系呼吸,不利于苗木生長發育。栽植過淺,根系外露,回填表土,我們栽植苗工作中,按這“三埋兩踩一提苗的要求進行覆土栽植,造林成活率達到98%。
5基地管理
5.1幼撫割場
實施擴坑松土施肥、灌溉、幼林撫育等措施,其目的為了改善種子園水肥狀況,有利于樹木生長發育,提高種子產量,減少結石大小年等間隔現象。
5.2物候觀測
要定期觀測每個無性的萌動期、花期、散粉期、果實成熟期、生長發育狀況等。
5.3留優去劣疏伐
為了增加種子園種子產量,提高種子遺傳品質的重要措施。疏伐能使樹冠得到充分的光照,增加營養面積。與保證無性系植株品質結合起來進行留優去劣疏伐,發出質量低劣的無性系植株。
5.4病蟲害防治
種子園母樹的花、果實、種子的病蟲害很多,如不采取防治,直接影響種子的產量和質量。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我們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采用化學藥物防治與生物防治的方法。對松球果螟、球果鉆心蟲、松蚜蟲采用低毒長效內吸殺蟲劑呋喃丹,40%的氧化樂果噴殺。生物防治措施:采取人工摘取云杉屬踢北海球果或用燈光誘殺,消除蟲源隱患。
5.5種子園技術檔案管理
對各項生產經營工作做好記錄,材料有專人收集,整理存檔,建立技術檔案是兩種極地科學管理的重點依據,不可忽視。
6經濟效益估算
用種子園的優良種子培育壯苗,大面積營造用材林,生長速度快,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是森林經營決策的長期行為,是發展林業生產的重要保證。
我們良種基地自1989年開始結實,到目前為止,累計產落葉松種子1750kg,可育苗19.4ha,生產優質壯苗5250萬株,可造林15541.7ha。按17.5%的增益幅度計算,20年后每公頃135按立方米木材計算,可產木材2089,729.5立方米,每立方米450元計算,可增加產值9444.2萬元。
參考文獻:1種子園營建技術規程DB21-354-90
2遼寧林業科技1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