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對當前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調查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入世后尤其是稅費改革后,廣大農民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各種服務組織是否能夠滿足農民的需求?對此,我們采取了入戶和問卷形式進行了調查。基本掌握了當前農民對社會服務的基本需求及我們在向農民提供服務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對如何健全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農民需要我們提供什么服務
調查表明,入世后,廣大農民對社會化服務的要求更為迫切,其內容也更具廣泛性和多層次性。
1、對提供銷售服務,廣大農民表現了一種近乎超常的渴求。由于多年來受農產品“賣難”的影響,許多農民迫切需要社會提供及時而有把握的銷售服務。他們最希望:(1)提供“訂單”,幫助農民按照合同生產,特別是幫助農民銷售產品;(2)建立農副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幫助農民直接銷售產品;(3)國家擴大農產品收購量,緩解“賣難”壓力;(4)可以組織集體或個人直接上門收購農副產品,盡量拓寬銷售渠道。
2、對提供信息服務,廣大農民有不少新的要求。調查表明,許多農民除了希望社會多提供農產品價格、生產資料價格等信息外,更希望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服務:(1)生產項目信息,提供符合自己實際的致富信息;(2)打工信息,到何處打工既保險又掙錢;(3)種植業結構調整信息,種什么才有市場、有銷路;(4)農副產品銷售信息,到何處能賣掉并且能賣上好價錢。
3、科技服務仍受農民普遍歡迎,但他們更希望得到一些有關“新、奇、特”方面的科技服務。對于大多數農民來講,他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規科學種、養的知識。眼下他們非常希望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多提供一些“特色”科技服務。如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綠色食品等。希望據此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
4、對資金服務,許多農民極為關注的是能得到更多的優惠貸款。據群眾反映,現在貸款的條件比較寬松,只要有幾戶擔保就可以貸到小數額的貸款,并且可以滿足春耕生產的需求。但是,有些農民也反映,相當數量的農戶已有能力依靠自有資金或相互拆借,從事基本的生產特別是春耕生產,他們需要的是社會能夠提供更多的資金尤其是低息或無息貸款,從而低成本地上一些新項目,加快自我增收的步伐。
5、對物資服務,大多數農民關注的焦點已轉向價格和質量。相當多的農民認為,現在是“買方市場”,不是你去找農用物資,而是農用物資找你。只要有足夠的資金,你就可以買到任何你所需要的物資產品。他們對購買農用物資只關心兩個問題:(1)價格問題,希望能夠買到便宜的產品,降低生產成本,增強農產品競爭力;(2)質量問題,農民最怕買到的產品質量差,尤其是種子、農藥。對此,他們希望政府和社會,一是采取措施,從根本上解決農用物資,特別是化肥、柴油等亂漲價的問題;二是進一步加大打假、打劣的工作力度,認真查處坑農、害農等違法、違紀案件,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
6、對政策服務,廣大農民對國家能夠提供保護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調查感到,現階段的農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國家和各級政府提供一些政策性服務,體現在四方面:(1)加強對農業的支持政策,特別是有利于糧食主產區農民增加收入的政策;(2)加強對農產品的宏觀調控,對進口農產品實行總量控制,減少國外農產品對國內市場的沖擊;(3)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問題,科學實施,調整就調成功。調整就調出效益;(4)盡快出臺有利于服務組織發展的政策,大力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促進農民與國際市場的有效對接。
7、對法律服務,外出打工經商群體的要求則相對更強烈一些。由于近年普法工作的不斷深入,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做到了知法、懂法、守法,并且開始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是,在調查中我們也感到,那些外出打工、經商的農民對社會是否能夠為他們提供法律服務,提供什么樣的法律服務,則更關注一些。這是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陌生的世界,是一個弱勢群體,受到的不法侵害(如領不到工資,工傷無人管),就相對多一些。所以,這一群體迫切需要各級政府特別是法律為他們撐腰,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8、對文化服務,一些青年農民表現了比較濃厚的興趣。調查中,不少年輕人反映,現在的農村文化生活比較單調,除了看看電視、玩玩麻將,能直接參與的文化娛樂活動幾乎沒有。他們非常希望:(1)城里的劇團經常下鄉來演出;(2)能夠經常組織農村青年開展一些文化娛樂活動;(3)有關單位多捐獻一些報刊、書籍,成立村級圖書閱覽室。此外,一些農民還希望政府和社會多提供一些管理服務、公益服務等等。
二、我們的服務離農民的要求有多遠
對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提供的服務,農民是否滿意?哪些方面滿意?調查表明,農民對所提供的服務能夠達到比較滿意程度的不足10%,50%以上的人表示不滿意,表示滿意的幾乎沒有。但不少農民對報紙、電臺、電視臺提供的信息總量,農業科技人員下鄉傳授科學技術,政府和金融部門提供的優惠貸款和專項資金等服務內容和項目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滿意。在問及對政府、集體、企業和個人提供的服務,你最信賴誰?大多數人選擇了“政府”,說明了政府在農民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造成大多數農民對社會服務不滿意的原因,我們分析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服務內容單一,滿足不了農民的需求。調查中發現,現階段的農民對社會化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包括物質內容,也涉及到精神內容。但實際我們所提供的服務項目卻非常少,質量也不夠高,很難滿足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二是服務缺乏針對性,讓農民感到無所適從。有些部門和組織向農民提供的服務內容比較空泛,缺少針對性。比如調整產業結構,有些基層干部包括一些領導部門向農民提供的信息是:市場上需要什么,就種什么,養什么。但市場上究竟需要什么,又誰也說不清楚。三是服務不夠及時,滯后于農民的生產經營活動。種什么、養什么才有市場?有什么新品種,用什么新技術,才有效益?這一系列內容是本該在農民生產經營活動前就向農民提供的,但恰恰在這方面做的很不夠。在農民苦于不知種什么的時候,我們提供不了新品種、新項目;在農民苦于不知怎么種的時候,我們還是提供不了新辦法、新措施。四是服務力量薄弱,導致服務體系“斷層”。從領導來講,目前究竟是哪個部門,哪級組織負責管理和指導農民服務?是農口各部門還是各級黨政組織?似乎大家都在管,又好象誰也沒有管。從服務組織來講,“官辦”的有錢養兵,無錢打仗,不能直接服務到戶;“民辦”的素質參差不齊,且數量有限,難以從事大規模的社會化服務。五是服務效果不夠好,在農民心目中信譽較低。有些服務組織商業化傾向太嚴重,甚至不講職業道德,對自己有利的就強迫提供服務,對自己無利的就拒絕服務,更有甚者當面撕毀合同,置農民利益于不顧。
三、我們應該積極創新對農民的社會化服務
健全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促進農民增收,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因素,必須抓在手上,須臾不可放松。一是各級領導要真抓,切實解決有人管的問題。各級黨政組織要把搞好對農民的服務切實納入日程,真抓實干。要建立農村社會化服務目標管理責任制,哪些服務由誰抓,哪些服務項目由誰管,都要一一明確下來,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頭。二是大力發展農民自我服務組織,切實解決有人服務的問題。鑒于當前農村服務力量不接近實際,一定要堅持國家、集體、社會、個人多管齊辦的方針,特別應突出抓好民間服務組織建設。要大力發展農村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引導他們上聯市場,下接農戶,圍繞市場,發展生產,增加效益。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實行“民辦、民管、民益”,既為農民提供各類服務,又維護農民利益。三是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解決有錢服務的問題。村級組織在整個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中處于非常關鍵的地位,必須切實抓好。要引導村級組織積極圍繞當地資源優勢,發展各類企業,實行村有民營或合作經營,既可以安置農村剩余勞力,又可用企業盈余開展對農民服務,開展有償服務。四是清理規范服務市場,解決有章服務的問題。針對一些地方和服務組織“只索取,不服務”或借服務之名,行坑農民之實的,要認真進行清理。同時,還應根據現實和發展需要,出臺一些規范對農民服務的措施和辦法,切實在服務中保護農民的利益。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