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樹莓派創新人才培養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新人才的培養為國家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動力保證,高職高專院校在創新人才方面要尋找合適的切入點,比如依托樹莓派創新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實踐鍛煉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鍛煉學生團隊協作的創新精神。文章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樹莓派;創新教育;創新意識;人才培養
毋庸置疑,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培養創新人才為創新提供動力源泉,作用十分重要,不僅關乎到我國社會發展的速度,而且為建設創新型社會提供了重要保證。通過創新課程學習,逐步培養和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創新技能也正在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指標,以高等職業技能培養為目標的高職高專院校應該以人才培養計劃為主線,緊密結合創新教育,融創新教育類課程到日常人才培養過程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添彩。
1依托創新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樹莓派是一款銀行卡大小的微型電腦,體積小巧攜帶方便,功能強大,除操作系統和普通的微機不同外,在使用方面幾乎沒有什么區別,深受廣大創客們喜歡。很多敢于創新的創客看中的是樹莓派既可以實現軟硬件開發[1],又可以實現將軟硬件融為一體,具備完成多領域開發的優勢,而且樹莓派的開發主要是針對擴展引腳用C或python語言進行編程,入門比較容易,只要具有創新創造思維意識、有程序語言基礎的人都能學會樹莓派開發。現在高職高專的學生朝氣蓬勃精力旺盛,但學習情緒化較強,對感興趣有實踐有挑戰的知識學習積極性較高,對于內容枯燥的知識表現出不喜歡、不感興趣,學習效率較低。樹莓派創新課程是一門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思想驅動動手實踐的課程,樹莓派課程特點恰巧符合高職高專學生創新教育學習的需要,可以在學習實踐中激勵和培養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欲望,為高職高專創新課程改革與建設提供新的機遇。
2創新教育應注重實踐鍛煉
既然是創新教育課程,還是實踐性強的課程,其創新思路、創新形式和創新方法一定有別于傳統教育課程。傳統教育基本上都是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老師不教的內容學生也不主動學習。而樹莓派創新課程打破傳統,首先創新理念不同,樹莓派課程指導老師認為人人都可參與創新,創新想法并不是所有同學都具備的,但是創新思想是可以逐步培養的;其次創新模式不同,創新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有循序漸進的過程[2]。在創新教育初期可以選擇一部分創新意識明確,熱愛創新的同學組成首批創新興趣組,創新指導教師只負責依據興趣組每個同學的特長量身制定每個人對應的學習計劃和任務,及時展示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解答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問以及監督和審閱學生的任務總結,不負責創新知識點的講解。興趣組同學在得到指導老師的學習任務后,自己動手查找資料,做實驗找答案,自己主動以書面報告形式提交階段總結,直到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己獨立思考,也可以和興趣組成員間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相互講解,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并且把這種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應用到其他學科中,這樣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學習成績自然向上攀升。長此以往,興趣組中每個同學的交際表達、文檔寫作、知識技能都得到了提升。隨著創新教育的向前推進,很多不是創新興趣組的同學看到興趣組同學的學習干勁和優秀作品成果后,也逐步加入興趣組,首批興趣組同學成為后加入同學的指導老師,指導新同學培養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這種模式滾動式向前推進,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多數同學學習能力和效率呈階梯式遞增[3]。
3創新教育的實踐效果
經過創新興趣組師生的不懈努力,以樹莓派創新教育為創新切入點的創新團隊,從創新知識學習、創新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三個維度構建基于樹莓派的創新人才培養課程教學平臺,最終形成多項教研成果,這些成果的形成和應用,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鼓勵打破思維定勢,使學生能夠采用批判的視角,提出與眾不同的設想或有新意的解決方案[4]。通過樹莓派多領域項目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技能,加強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的能力,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強了團隊合作的能力,最終為運用創新思維奠定了基礎,從而培養優秀的創新人才,并為創新課程開發提供有益的經驗與參考。
4結語
本文基于樹莓派的創新人才教育課程針對高職高專目前學生的現狀,從創新的思想、模式、方法和資源入手進行改革,從知識學習、創新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三個維度構建創新人才培養課程教學平臺,取得了初步效果,下一步將在鞏固現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把創新方法和模式夯實,為高職高專創新課程改革與建設提供新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汪桂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究[J].才智,2020(3):133.
[2]汪發亮.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模式研究[J/OL].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115-120.[2020-02-10].
[3]黃昌興.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2):15+17.
[4]李志芬.高等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南方農機,2017,48(22):137.
作者:蘇建華 馬曉晨 單位: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