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質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實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地質工程作為一門應用學科,主要研究與地質體有關的工程問題,是在利用地球的自然環境、物質材料和自然資源的人類活動中,涉及地質體的評價、處理、改造和控制的科學技術。19世紀中期,國外地質工作者開始對工程地質條件進行研究,逐步形成工程地質學科體系。1949年之前,我國沒有獨立的地質工程學科,地質工程學科被包含在土木工程領域內。1952年,國家先成立長春地質學院和北京地質學院,又成立武漢地質學院、河北地質學院、西安地質學院、成都地質學院等,后來,冶金部、鐵道部、水利部等所屬高校視各校實際狀況開設了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本科專業。國家教委在1993年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簡介》,含“勘察工程”“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等10多個工科類地質及相關專業。1998年,開始實行新專業目錄,這次改革把“勘查技術與工程(080104)”和“資源勘查工程(080105)”兩專業合并成“地質工程(080106)”,新的地質工程專業包含1998年專業調整前地質類所有的地質類工科專業。2004年9月,“教育部地礦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武漢召開,建議增設“地質工程”專業,保留“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并新增“應用地球物理”專業。近年來,我國有28所高校開設了地質工程專業,28所高校以前隸屬不同行業部委,與地質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都有所不同,根據各個學校長期辦學的積累和特色,形成了特定的專業內涵和定位。學校需求側重面各不相同,因此,各校的課程設置及培養方式差異也較大。江西理工大學位于享有“稀土王國”“世界鎢都”美譽的贛州,其前身江西冶金學院成立于1958年,當時設有采礦與地質系;1977年增設礦山地質專業,地質工程專業于2008年開始招生。根據社會發展需求,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目標,確立復合型地質工程本科的辦學方向;2014年,地質工程已有3屆畢業生,由于辦學定位準確,人才培養目標明確,畢業生以專業適用性高和“為人誠實、基礎扎實、工作踏實”的特點而受用人單位歡迎。專業連續3年,就業率為100%,考研升學率達34.3%。
二、地質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的素質要求
(一)社會對地質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
地質工程專業可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的多領域。畢業生的就業環境好,就業門路寬。從2004年開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巖土工程勘察、地基基礎工程、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調查、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等工作日漸重要,為地質工程畢業生創造了很好的就業環境。據調查,從2004年至2014年,國內各高校地質工程專業學生供應量與市場需求量之間的比例一般在1∶5到1∶6之間,有的甚至達到1∶10。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巖土工程勘察、工程鉆探、基礎工程施工及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對地質工程人才的需求量也較大。近年來,由于國家政策變化、產業結構調整,礦產資源的需求量減少,礦山企業對地質工程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隨之減少。而近年,各校地質工程專業的畢業生逐年增多,用人單位人員飽和,對地質工程專業畢業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以江西理工大學為例,與前幾年相比,2014年10月學校大型招聘會招地質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單位及需求量減少,不及前幾年崗位數的三分之一。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今后社會對地質工程專業人才需求將由技術型需求轉向素質型需求,計劃經濟體制下“專才”模式將很難適應社會發展。
(二)社會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素質要求
復合型人才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背景、良好的文化修養、較強的發展后勁和多種能力,主要體現為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思維三個方面的復合。地質工程復合人才不僅要掌握地質學科專業知識,還需精通工程理論和設計知識;不但要邏輯思維能力強,還要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懂施工、會管理、能經營。
三、江西理工大學地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思路與實踐
近年來,江西理工大學為保證地質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不斷強化課程體系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形成學校獨有特色。
(一)調整和優化課程體系
作為學科專業建設基礎,課程體系建設在人才培養中發揮奠基性、導向性的重要作用。地質工程專業積極構造自己的課程體系,課程在模塊設置上分為通識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任選課和集中實踐環節。通識課程設置包括“體育”“軍事理論”“思想道德與法律”“英語”等,重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學科基礎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工程測量”“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土力學”“普通地質學”等;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巖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質學”“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等;專業任選課包括“工程鉆探”“地質災害防治”“地球物理勘探”“巖土錨固與支擋工程”等;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等。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高校教師有工程實踐背景的比例還不是很高,特別是工科專業。為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根據地質工程專業需要,與相關企業、工程單位共同制定了雙向培養計劃。每年選派教師到工程單位進行工程訓練,促進高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新教師的知識體系與教學方法,同時,學校也從工程單位引進有多年工程經驗的高素質人才,穩定和壯大教師隊伍。
(三)加強實踐環節教育
實踐教學對本科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提升學生動手能力、鞏固理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為提高地質工程專業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教學實踐采取校內外相結合的形式。地質工程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安排了普通地質學認識學習、測量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11門必修課程和專業任選課,安排210學時實驗,3門課程的課程設計。江西理工大學作為江西贛州的一所本科院校,有得天獨厚的實踐教學條件,學校所在的贛州市有眾多巖土工程勘察、地基基礎施工企業及大量礦山企業。通過與這些企業共建教學實踐基地和畢業實習基地等方式,為復合型地質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提供了完備的實踐教學平臺。另外,學校每年邀請企業技術人員到校做學術報告以拓寬學生知識面,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論
地質工程專業復合型本科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多方位的系統工程,對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有重要意義。地質工程是一項重要又艱苦的工作,學生除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外,還要具備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因此,要轉變教育理念,有效整合教學資源,開發與挖掘學生潛能。根據自身專業特色,加強地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教師隊伍的建設,重視實踐環節,為地質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陳飛 何書 單位:江西理工大學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