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內涵型現代化企業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內涵
1.1企業管理現代化以實現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共同均衡發展為目標正如管理學家巴納德所指出,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協作系統,是由物質、社會、人以及組織這些子系統構成的,在變化的環境中,承擔最優化其他子系統,維持協作系統均衡這一有意識的管理職能的,就是以企業為代表的正式組織。這一職能角色的意義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得以彰顯,現代企業經營者在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開始持續改進和平衡各方利益,并與政府、公眾與非營利性機構一起努力構筑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因此,實現組織與社會、個人均衡發展的目標,既是由企業自身性質所決定,也是現代化背景下企業的一種自覺選擇。
1.2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實質就是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突破口。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技術更新速度加快,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企業間競爭也相應加劇,如果繼續采用價格競爭和規模競爭手段,則會使個體企業的市場空間逐漸逼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而新技術帶來的經濟租金和高附加值使現代化背景下的傳統企業得以突破這一困局成為可能,而且企業普遍的技術創新會推動整體產業逐漸向高層次、高技術的產業價值鏈的升級,從而創造更加廣闊的產業價值增值空間。要特別指出的是,企業技術創新必須要以企業現在擁有的要素為基礎,現代化的技術創新并不意味著就要完全以機器和設備來替代人力資源,這樣做的結果是以犧牲人的發展為代價的,這與現代化企業追逐社會、組織和人的共同均衡發展的目標相悖。商業模式創新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核心。企業管理的核心任務是創造價值,但是知識經濟體系已經改變了價值創造的方式。企業只有開辟新的收入渠道、重構價值網絡、重塑商業模式才能實現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目標的雙重實現。新型商業模式更強調企業之間的合作,過于關注價值在焦點企業、供應商、競爭企業、消費者之間的分配只會導致企業競爭行為的加劇,從而喪失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而對價值的共同創造的動機則使企業主動選擇和其他主體的合作,這種基于競爭和合作的邏輯使企業更加關注價值的創造。
商業模式的創新可以從多個方面,它既可能包括多個商業模式構成要素的變化,如調整或引入新的網絡組織參與者,引入新的用戶,設計新產品、改善產品性能等等。也可能包括要素間關系的變化,如重新設計和優化網絡組織之間關系,改變參與者在網絡組織中的角色和功能等等。管理創新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關鍵。管理創新包括管理方法和組織架構的創新。管理方法的創新是指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或管理要素組合)引入企業管理系統以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創新活動。管理創新可以體現在戰略管理決策上,如戰略聯盟、戰略平衡計分卡等創新性的戰略管理思想和方法。也可以體現在各個業務層面的管理中,如在生產管理中,為了及時、迅捷、合意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企業可以采用準時生產、資源制造計劃、最優生產技術、柔性制造系統、精益生產、敏捷制造等新型生產管理技術和手段。而組織架構的創新是指現代企業根據其戰略目標和任務及內外環境的變化,而對企業組織結構的構成要素進行新的組合、構建和創新。
1.3企業管理現代化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日本管理學者野中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現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創造新知識,并在企業內和企業間迅速擴散新知識。以上提到的技術、商業模式和管理創新其本質都是企業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對企業知識能否進行有效管理已經成為企業創新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而知識管理的有效性又很大程度依賴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因為只有在信息共享的條件下,才能有效地產生新的知識并擴散知識。但是知識管理并不等同于信息管理,因為一般所說的信息管理主要側重于信息的收集、檢索、分類、存貯和傳輸等,信息要轉換為知識,還要和人類認識能力的結合。所以,企業要實現管理現代化,必須以人力資源開發為基礎,以信息為依托,通過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實現信息共享,為高效率地產生新的知識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2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特征
動態性。所謂管理現代化只不過是學者從研究目的出發而做的一種人為的劃分,假如說企業管理現代化始于知識經濟時代的開啟,但是這個進程卻沒有終點,因為對于當下來說,任何時點都是“現代”。所以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進程是伴隨著經濟的、社會的、技術、文明的深刻變化而動態地演化。
系統性。雖然創新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本質和主要活動,但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外在特征并不表現為某個企業局部的技術或商業模式的革新,甚至也并不體現為單個企業整體的運營效率和投資效益的提高,而是最終體現在給整個系統增加的價值和收益。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其關鍵在于企業是否能和社會系統、人的系統、物質系統之間的交換達到平衡。
開放性。企業管理現代化具備開放性的特征,一是體現在對內開放,企業打破內部的等級間的藩籬和職能部門間的區隔,實現知識和信息在企業內的無阻礙流動。二是體現在對外開放,企業通過建立和供應商、經銷商的戰略聯盟,拓寬和消費者溝通渠道和溝通界面,實現知識和信息在企業間的低成本交換。
復雜性。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間關系不都是簡單的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而是構成了一個“共同進化”的商業生態系統。在企業的商業生態系統中,為了企業生存和發展,彼此間應該合作,努力營造與維護一個共生的商業生態系統。這個系統是一個復雜動態的混沌系統,系統的穩定與均衡決定企業發展,而企業的發展又反過來影響系統。正是這種反饋性和因果模糊性導致企業現代化管理的復雜性。
不可逆性。工業時代大行其道的大批量生產方式受到現代化背景下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變化的挑戰,取而代之的定制生產模式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與多樣化需求、轉移市場不確定性風險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并在現代各個行業中得到廣泛運用,但是這種模式并不是對手工業時代的定制模式的簡單復制,而是一種發展和超越,因為這種模式既能克服簡單定制模式低效率的弊端,又能解決大批量供應和個性化需求之間的矛盾,實現高效率低成本與多品種個性化的統一。因此,管理現代化不是一個線性的循環往復的過程,而是一個非線性的、不可逆的、進步的演化過程。
作者:許小君單位:綿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