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指出了當前企業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誤區,并對其原因進行了分析,同時,著重從四個方面入手,進行了針對性地闡述。
關鍵詞:企業文化;員工素質;核心競爭力;企業形象;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
隨著企業間的競爭已經逐步以價格競爭、質量競爭、市場競爭、服務競爭走向更高層次的文化競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已成傳統施工企業向現代管理型企業蛻變過程中的必然選擇,其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家所認識。但在實際中,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誤區或者問題,①重形式輕內容,僅僅把精力花在環境建設、營造場面和統一企業形象上,結果是流于形式。②企業文化不能體現自己行業特點、企業特色,創造性不夠,互相模仿的成份較多。③急于求成,缺乏良好的工作基礎,把企業文化建設看成企業“包裝”的需要,搞短期行為。鑒于此,筆者認為國有企業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中,應切實做好以下“四個”有機結合,在求實效上狠下功夫。
(1)突出人本理念,使提高員工素質與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提倡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歸根到底在于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員工的素質,發揮員工的智能。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就是要牢固樹立企業即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的人本理念,尊重廣大職工的人格和民主權利,發揮企業文化的凝聚、導向、激勵和轉化功能,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挖掘員工的資質和潛能,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自律能力,實現員工價值升華與企業蓬勃發展的有機統一。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對于員工的付出與貢獻,要注意通過精神褒獎及物質利益,及時多途徑、多形式地予以肯定,形成員工奉獻企業,企業回報員工的良性循環。要堅持把員工的興趣、愛好、特長和企業的需要結合起來,盡可能多地給員工創造學習提高的機會和條件,切實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最大程度地激發員工的潛能。隨著企業管理模式從經驗型向文化管理層面飛躍,從過去的施工生產現場組織到以人為本,充分解放生產力、釋放員工潛能,最終以文化力推動生產水平、乃至企業的發展,這已成為企業管理的主流趨向。這種文化力的源泉在于基層,特別是廣大員工中,它反映了員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業做強做大的追求,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因此,要因勢利導,發揮基層組織和群眾團體的重要作用,結合不同時期的形勢任務需要,開展有針對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活動,使企業文化與企業各項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防止克服形式主義。
(2)堅持突出個性,使增強核心競爭力與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建設企業文化,不能大而化之、整齊劃一,這樣容易失去鮮明的個性和特色,變成了所謂的“標準件”組合,既看不出企業的行業特征,也使某個企業的企業精神變成了所有企業共有的“企業界精神”。企業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它具有個性,不同的企業應表現出不同的企業文化,也就決定了它必定會千姿百態,各具特色,而不會表現為統一的、固定的某式。因此有人說,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砝碼。在另一方面,企業文化有沒有個性,也反映了這個企業是否真正地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是否真正地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下功夫。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源于企業傳統,體現出自身的行業特征、價值取向以及核心理念,只有使企業文化的種子植于實踐的沃土中,它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因此,對于具體一個企業而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在企業精神提煉、經營理念和視覺形象設計等方面體現出鮮明的個性,要借助必要的載體并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案,將企業文化建設定位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上來,與各項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按照系統化、科學(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化、實用化的要求,創建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使企業文化建設真正做到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形神統一,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防止盲目照抄照搬,避免表面化、庸俗化和形式化,不搞化架子、不急功近利。
(3)堅持提升品位,把塑造一流企業形象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企業品位、形象是企業文化外在的體現。①通過抓有形文化展示企業形象。首先,要逐步完善自身形象識別系統,使之成為企業文化標識的有效載體。其次,要注重培養和增強員工的職業及行為規范意識,注重儀表,熱情待人,禮貌用語,同時要開展一些有益于增強員工敬業精神、團隊精神的活動,如:升國旗、唱國歌、召開工作例會以及體驗式培訓等,用活動展示員工的精神風貌,展示企業的良好形象。在這方面,應強化企業文化的一致性。特別是對于大型集團而言,建設集團文化應以增強集團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響力為著眼點,進一步加大集團有形企業文化的整合力度,使企業文化真正成為集團發展的重要動力。②要通過打造品牌產品樹立企業形象,致力于品牌產品、品牌企業的培育。世界知名企業的發展經驗表明,企業的發展突破,首先是產品的突破。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個好的產品就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形象。我們說的品牌產品是各種“品牌資本”在產品上的綜合體現,具體到建筑施工產品而言,是質量品牌、安全品牌、技術品牌,文化品牌等的集合體。也就是說,要把品牌作為企業的運行中心,通過這種產品的綜合效應,建立起社會、特別是客戶對企業品牌全方位的強烈認同。因此,要積極建立企業專門的文化管理機構,切實加強施工企業的技術開發及應用工作,努力提高施工的科技含量,加強和提升品牌的內涵和管理能力,合理配置企業優勢資源,不斷提高企業品牌的附加值和競爭力。③借助現代化傳媒宣傳企業形象,大力宣傳企業品牌,先進的管理經驗及兩個文明建設的優秀成果,還要積極宣傳企業的優秀領導者、項目經理,特別是他們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經營理念。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重視企業的宣傳策劃工作,做到有計劃的宣傳,有針對性地宣傳,有效益地宣傳。
(4)堅持思想引導,使企業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多年來,人們對企業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關系經歷一個長期的認知過程,有人認為企業文化是資本主義企業管理的產物,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有企業,有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這一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優勢,不能崇洋媚外;還有人認為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有著較深的計劃經濟烙印,已經過時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就可以;也有人將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等同看待。其實,這些都是一葉障目的表現。我們所建設的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意識形態,它同企業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的基本原則和要求是一致的。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既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與企業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相輔相成。一方面,要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的導向性、滲透性、有效性,克服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容易犯的形式主義毛病。另一方面,國有施工企業文化建設還要借助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強大的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優勢、工作體制和成熟的工作模式,利用企業思想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工作的資源和優勢來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把人文觀念與培養“四有”職工隊伍結合起來,努力把先進的文化熔鑄于企業凝聚力、生命力和創造力之中,有利于確保企業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使之最終服務、服從于企業和諧發展的這個中心。
總之,較好地做到這四個方面的有機結合,企業文化建設便有了堅實的基礎和依托,繼而形成強大的文化優勢。對于企業而言,擁有了文化優勢,誰就擁有了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就必定能在市場經濟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王緒君主編.管理學基礎[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