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飯店綠色文化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前國內不少飯店企業對“綠色飯店”企業文化建造的理解和認識還非常不足,從而導致在經營實踐中沒有自覺地以綠色飯店經營理念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本文在分析“綠色飯店”定義和“綠色飯店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提出建造“綠色飯店文化”的幾點詳細想法。
[要害詞]綠色飯店理念文化實踐
美國聞名治理大師喬格溫特在其《企業與環境》一書中指出:“總經理可以不理會環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將來公司必須善于治理生態環境才能賺錢。”國際范圍內的綠色酒店建造浪潮,正一浪高過一浪。跨入新世紀,綠色治理不再是一項時尚選擇,而是酒店為取得競爭優勢,贏得顧客、占領市場所必須采取的一項治理策略。
2009年3月,中國國家旅游局正式并實施《綠色旅游飯店新標準》;2009年10月至12月,由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發起“創建綠色旅游飯店萬里行”活動,歷時一個半月,總行程近萬里,途經22座城市,有數千家飯店踴躍參與,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一、關于“綠色飯店”和“綠色飯店文化”
中國飯店業內人士通常將“綠色飯店”直譯為“GreenHotel”,國際社會更多地理解為“Eco-efficientHotel”,后者意為“生態效益型飯店”、“環境友好型飯店”,意思是充分發揮酒店內外資源的經濟效益,實質上已經將飯店文化上升到綠色文化的高度。
“綠色飯店文化”,確切說就是指以《中國綠色飯店標準》為指導,以創建‘綠色飯店”為首要目標,在飯店企業內部,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飯店企業綠色經營意識,樹立飯店企業經營者的社會環境責任感,自覺運用環保技術手段,節能降耗,降低飯店的運營成本,生產出安全、健康、環保的飯店產品,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在飯店企業經營治理的各個方面,營造綠色、環保、生態的企業文化,使飯店全體員工樹立自覺環保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倡導“綠色消費”,以此感化和影響入住游客,使之對飯店企業所著力營造的綠色飯店產生認同,“綠化”飯店企業整體形象。
二、關于建造“綠色飯店文化”的幾點想法
1.統一全員認識,樹立“綠色理念”
在酒店內部營造清潔、綠色、環保、安全的工作環境,調解好“酒店企業——保護環境——社會發展”的關系,使經濟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對后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危害和威脅,這是促進社會文明的一大步。
“綠色飯店文化”的創建直接涉及到與飯店有關聯的利益群體。飯店經營治理者在創建“綠色飯店”、營建“綠色企業文化”的過程中應該關注的重點是企業整體形象的提升、企業能耗的降低、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的最終實現。不可忽視的是,各部門員工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綠色理念”的受教導者與傳遞者的雙重角色。通過綠色環保理念的教導培訓,員工普遍理解并接受飯店行業對社會、對環境所承擔的責任,在實踐工作中突出體現在以“綠色環保理念”引導“綠色服務”,“綠色治理”;營建“綠色客房”、“綠色餐飲”、“綠色設備”,構建和諧、穩定的“綠色人事關系”,樹立”綠色飯店形象”,由此獲得顧客的普遍認同。
樹立酒店員工的”綠色理念”,前提是徹底轉變兩種觀念:一是旅游業是無煙產業,不像其他產業那樣對環境造成污染。事實上,酒店的生活垃圾、排污、能耗等都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就拿高能耗來說,調查顯示,我國酒店平均能源(電、煤、油、氣、水等)費用已占總收入的20%左右,大大超過目前酒店建造能源消耗費用按營業收入6%~8%預測的標準,是國際星級酒店平均能耗營業收入5.5%~6.6%的兩倍。二是環境投資會增加酒店負擔,影響酒店經濟效益。創建綠色飯店前期需要較大的投資,高額的投入又使得酒店綠色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偏高。這對于酒店經營者和消費者都難以承擔。酒店綠色之路似乎是賠錢的買賣,但事實并非如此。實施綠色治理是創建綠色酒店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再使用原則、再循環原則和替代原則,可以使酒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達到最優化。
2.建立“綠色服務”體系
提供“綠色服務”是酒店綠色文化建造的核心。酒店“綠色治理”的載體是提供“綠色產品”和服務,假如酒店沒有“綠色產品”,也就無從談起“綠色文化”。
首先,開辟綠色客房;客房是酒店的主體,也是酒店向客人提供的最主要產品。“綠色客房”就是說客房建筑物及房內物品應盡量包含“綠色”因素。如:房屋建筑必須使用綠色環保建筑材料,使用有利于生態平衡的“生態裝飾材料”;選擇那些同意將其產品廢棄物減少到最小程度的供給商;注重回收舊報紙、易拉罐、玻璃瓶等,將有機物垃圾專門對方在一起;合理安裝各種設施設備,減少能源浪費,比如用節能燈代替一般照明,以淋浴代替浴缸。此外,充分考慮國際游客的需求,酒店應設置無煙樓層和無煙客房,客房應使用綠色用品,床單毛巾使用純天然的棉織品或亞麻織品等自然纖維制品,減少使用含氯氟的產品;鼓勵住宿超過一天的客人,繼承使用原有的毛巾,或不更換床單,以減少清洗所需的水和洗滌劑用量;在滿足客人要求和保持客房清潔衛生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客房整理次數;改變客房衛生用品的供給方式,將客房內慣用的肥皂和沐浴液小罐子,改為可以添加的固定容器,可避免丟棄用剩的肥皂;盡可能使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商品和可再生利用的產品,比如將客房用品及其包裝當作一種日常生活器具來設計,牙膏、牙刷、梳子、拖鞋等一次性用品均采用簡化紙制包裝;客房設置綠色文具、綠色小冰箱;房內有完善的消防設施和防護、逃生措施,設立必要的安全設施控制辦法,確保住房及其他客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其次,創辦綠色餐廳;綠色食品是綠色酒店向客人提供的非常重要的有形產品。其中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向客人提供舒適的綠色就餐環境,餐廳應該設有非吸煙區,內部空間通風性能良好,無任何不良氣味;同時,餐廳所提供的食品必須完全取自無公害、無污染的原材料,并且能夠確保安全、新鮮、優質,客人可以放心食用。酒店內綠色餐廳的食品生產和原材料供給各個環節都嚴格遵守國家所制定的環保法令,做到清潔生產,最高效利用現有資源,把對環境和人類可能產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在使用綠色蔬果、肉類及其他綠色食品方面,不妨借鑒國外一些知名快餐企業的做法,設立專門的原材料生產基地;在制作點心時使用的色素都取自天然食品,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添加劑;不用珍稀、野生動植物及益鳥、益獸充當菜肴原材料。伴隨著有機食品在餐廳產品中所占比例的日益增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此消費時尚很有認同感,酒店企業可以與農產品生產組織進行定單式采購,讓更多的天然有機食品走上食客的餐桌。
再次,提供“綠色服務”;旅游酒店的產品存在著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除了有形的物質產品,還有無形的服務產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服務帶給顧客的心理感觸往往具有更強的影響力。酒店可以通過內部廣告和客房宣傳手冊、服務指南、大堂、餐廳綠色告示牌等,傳遞酒店的綠色信息,并根據不同客人的需求偏好進行綠色消費的教導和引導。綠色服務品質的集中體現都是在一些細微之處:酒店要有適度的新風量以保證空氣的潔凈;飲用水達標;將要害區域的環境溫度26攝氏度作為中央空調開停機的控制基準;后半夜關閉不必要的電燈;凌晨0:00以后使用一部主樓客梯;將客房電水壺更換為電容量小的電水壺:公共區域水龍頭換為快開龍頭;電視機設置最大限容量;設制分解式垃圾箱;營建屋頂花園,形成三維綠化空間;圣誕、春節等國內外傳統節日采用電子賀卡形式慰問祝賀等等。在餐飲服務中,要預備綠色菜單,服務員在推薦、介紹菜肴時不應單純考慮銷售額,要主動向客人推薦綠色含量多的菜肴和飲料,為客人介紹經濟實惠、營養均衡、不浪費資源的菜式組合;有客人菜食點過量時,應該適當提醒,提倡“消費不浪費”;鼓勵客人將所剩菜肴“打包”,提供代客保管剩余酒水的服務,供客人下次來店消費飲用。酒店企業提供綠色服務,有助于培養消費者形成良好的綠色消費習慣,減少浪費現象的發生,緩解環境的壓力,有利于環保生態的和諧統一。3.推行綠色設計
勝利的酒店離不開勝利的“設計”。它既包括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還包括文化設計和服務設計。綠色治理停留在顯性層面的酒店只能說是“淺綠色”酒店企業,要真正做到名副其實的“深綠色”,需要從總體設計階段就有充分考慮。比如酒店整體建筑節能和新能源的利用,21世紀的酒店在設計中將大量使用光電幕墻,這是一種能夠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的能源生產型幕墻。再如:酒店中水系統的設置,這是介于上水(自來水)和下水(污水)之間的管道系統,主要是把衛生間洗臉臺和浴缸的水經過簡樸處理后,用于坐便器水箱,或者用于澆灌、沖洗。中水系統對于水資源的保護具有積極的意義。據國外生態學家預測,50年后地球上的水將與石油一樣的緊缺。而酒店作為用水大戶,節約用水已經是刻不容緩、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從這一層面分析,按照綠色治理的理念設計的酒店在將來一定是前景非常看好的,盡管在前期需要增加一些設備上的投入,但是從長遠來判定,這也是保證酒店“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措施,能夠順應未來酒店業發展趨勢的酒店必定有著強盛的市場競爭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4.引導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將成為21世紀的消費主流,加入綠色消費者隊伍是一種高尚的行為,符合現代文明的要求。比如:酒店向住店消費者推出“能源節約卡”,告訴客人:“本酒店是世界環保計劃的支持者。為響應‘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之倡導,我們希望盡可能減少床上臥具的洗滌次數,以節約水電消耗和減少排污量。假如您認為您床上臥具無需更換,請于早上將此卡置于枕頭上。對此,我們酒店全體員工將十分感激您的舉動。”通過這種倡導行動,酒店正確無誤地傳遞給客人一個信息:我們無意限制客人的行為,只是希望與客人共同致力于環境改善,并一同獲得整潔美好的“綠色”感觸;綠色治理不是獨自努力就能勝利的,它也依賴于與消費者的互動作用。倡導綠色消費,酒店就應該把客人作為環保的合作伙伴,通過綠色廣告、開展綠色促銷等,強化產品的綠色特征,并制定合理的綠色價格,開辟綠色產品市場,讓客人認識酒店的綠色產品和服務,了解它,并購買它。
另外,酒店使用的東西涉及范圍非常廣,有向酒店長期供給物品的供給商、銀行、社區、政府等有關部門。通過采購,酒店可促使商業伙伴加強環保意識,要求他們提供環保產品和綠色服務;酒店同時又是社區的成員之一,應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如為社區環境工程提供基金、參與社區的環境建造等。當酒店業能調解好酒店、社會、顧客的三方利益時,酒店的綠色治理才能真正顯示出它的勃勃生機。
酒店企業的“綠色文化”的建造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經濟發展帶來的能源消耗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旅游業界人士普遍關注的焦點。面對發展旅游經濟和進行有效環保之間的矛盾,建造以“安全、健康、環保”為核心的綠色飯店文化被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因此,每一位酒店從業人員都應該具備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常工作中認真實踐綠色飯店文化理念,為我們和諧社會的建造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肖星嚴汀平:《旅游資源與開發》.中國旅游出版社,2009年4月版
[2]劉偉:《前臺與客房治理》.高等教導出版社,2009年7月版
[3]肖曉:“構筑綠色飯店文化的銅墻鐵壁”.《飯店現代化》,2009年10月版P20-P24
[4]楊奇麗:“綠色飯店:21世紀飯店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沈陽大學學報》,2009年3月版P29-P32
[5]ChuckY.Gee著:InternationalHotelManagementAH&LA,2009年3月版
[6]劉礪:“我國旅游酒店業綠色酒店建造研究”.《旅游經濟》,2009年5月版P134-P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