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產業科學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科學發展觀理念的指導下探討了新時期旅游產業科學發展需要處理好的人與自然、現在與未來、速度與質量、開發與保護、產品與市場、競爭與合作、政策與輿論、城市與鄉村、出境與入境、危機與發展等十個方面的關系。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旅游產業關系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精神,隨后各行各業相時而動,紛紛展開了關于如何在各自領域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深入探討。作為第三產業排頭兵的旅游產業,在新的歷史時期積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來重新定位其發展方向與戰略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基于科學發展觀“協調、和諧”發展的內在要求,旅游產業要想實現科學、可持續的發展,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1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旅游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主體和客體分別是人和旅游產品,人的要素包括旅游規劃者、開發者、管理者、經營者、旅游者、服務者和當地居民等,而旅游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工自然擴大的一種產物。在旅游開發和規劃中,旅游規劃者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有重要的影響,在旅游規劃中既要尊重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也要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對旅游發展進行科學化規劃和設計。開發者、管理者和經營者都屬于旅游產業的直接推動者,在旅游產業的經營管理中應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將旅游產品和服務人性化設計,保證行業的有序競爭和健康發展,同時又必須保證旅游資源和環境不受破壞。旅游者、服務者和當地居民是旅游活動過程中供需雙方和受影響的第三方的集合,旅游者的到來給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和沖擊,當地居民對待旅游者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旅游發展的狀況,如果當地居民采取比較善意的態度,則可同時扮演旅游服務者的角色。三者應該追求的是一種多方協調的局面,高素質的旅游者會對當地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影響小一些,而高素質的服務者和當地居民也不會因為短期的利益而忽視自然的持續性發展。總的來說,由于旅游產業是建立在自然的良性發展的基礎上的,同時旅游產業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人與自然的關系錯綜復雜,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形成良好的互動。
2現在與未來的關系
在時間維度上,旅游產業的發展要處理好現在和未來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第一,資源的利用上,旅游資源是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對旅游資源的利用必須考慮未來的需求,實現持續性發展,而不能局限在滿足當代人或者部分人的旅游需求;第二,產業發展形態上,旅游產業的發展從最初的簡單組團,發展到傳統的“走馬觀花”式游覽,現在已經開始轉型到休閑度假與旅游體驗相結合,逐步得到提升;第三,旅游規劃上,旅游的規劃和開發是基于現在、面向未來的一項工作,在規劃中必須有長遠的目光和敏銳的洞察力,才能超出時間的限制,將旅游產業定位于未來;第四,旅游者需求上,從初級的感官享受,逐步提升到了精神的享受,甚至將旅游作為提升自我素養和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因此,旅游產業必須立足現在實際情況,面向未來的發展目標,才能少走彎路。
3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正處于重要的轉型階段,在這一時期應努力實現從追求增長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一味追求數量上的增長,快速的旅游發展建設,在填實了旅游發展基礎的同時,也出現了不科學的發展狀況,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帶來了無法彌補的過失。因此,在穩定旅游產業發展速度的同時,要注重旅游產業的健康指數,將發展的質量擺到首位,運用科學的發展觀規范旅游發展的高質量增長,而不是數量和速度的增長。
4開發與保護的關系
旅游產業的發展依賴于旅游資源的開發,而旅游資源在經過開發和設計之后,是否會面臨著破壞的危機,就需要通過科學地正視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關系。做到開發和保護的統一,是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旅游資源的開發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收入和就業機會,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而資源的保護則需要大量的成本,因此需要在開發中貫徹保護的概念,而當旅游開發開始有了經濟收益之后,又可以將部分收益用于資源的保護,兩者能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而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旅游開發不僅是旅游產業發展的要求,也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要求,旅游活動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高級形式之一,人類的進步必然要求開發旅游產品。同時,旅游資源的保護又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保障。因此,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是相輔相成的,科學的旅游開發是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的開發,而不僅是以經濟效益為唯一目的的開發。
5產品與市場的關系
旅游產品設計和創意不僅要考慮資源的賦存狀況,還要考慮市場的需求特征和發展方向。只有在充分研究旅游市場需求特征的基礎上,設計和規劃出來的旅游產品才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最大程度地實現旅游產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同時,針對旅游市場的不同結構特征,為旅游者提供特色化、人性化和多樣化的服務,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才能延長。另外,研究旅游市場的潛在消費趨勢,將有助于提高旅游產品的市場迎合度,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主導或影響旅游者的消費傾向和消費偏好,從而引導旅游市場的科學消費、合理消費,實現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6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旅游產業是在競爭和合作中不斷得到發展和提升的,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初期,由于沒有客觀地認識到這一點,從而形成了無序競爭的混亂局面,造成了大量的資源耗損,既損害了旅游者的利益,也妨礙了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目前,旅游產業開始了區域化整合和區域性合作,也就是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形成更大的競爭優勢,譬如泛珠江三角洲的區域合作、長江三角洲無障礙旅游區的形成、粵港澳區域旅游合作圈的構建等。因此,旅游產業要做強、做大,就必須正確處理好競爭和合作的關系,在戰略層面上強調區域整合的概念,通過產業聯合、行業分工、內部協作的方式,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
7政策與輿論的關系
旅游產業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政策導向,而且很大程度上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導。首先表現為彌補市場失靈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秩序通過“看不見的手”來加以調節,但市場運行過程中有“市場失靈”的客觀存在,此時,政府就必須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來保證市場的正常秩序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其次表現為旅游均衡發展的需要,通過相關政策的制定,保證旅游業各區域、各部門均衡發展,同時保證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比例協調。最后表現為大力發展旅游業的需要,通過相關政策對旅游業的傾斜,形成旅游產業發展的優惠條件。因此,政策對旅游產業具有引導和保障作用,而社會輿論對旅游產業的發展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從而間接影響到旅游規劃和項目的建設。另外,社會輿論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輔助政府實現旅游行業管理的職能,促進旅游行業規范化發展。因此,要正確利用政策和輿論對旅游產業的影響作用,科學地引導旅游產業向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8城市與鄉村的關系
統籌城鄉發展是科學處理城市與鄉村發展關系的原則,在大力推進城市旅游發展的同時,加快近郊旅游、鄉村旅游和觀光農業旅游的發展,有助于全方位擴大城鄉旅游交流,實現城鄉旅游資源互補和旅游市場互動,從而促進城鄉旅游協調發展。此外,它還將帶動鄉村經濟的整體發展,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促使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合理化。統籌城鄉旅游發展,響應了國家促進農村發展的國策,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了“三農”問題,對國家和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并為實現旅游全民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9出境與入境的關系
這里的出境和入境主要是指我國三大旅游市場的發展排序和旅游企業的國際化問題。從旅游市場角度來看,考慮到旅游業在外匯創收和回籠資金方面強大的拉動作用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實際情況,近期我國旅游市場的發展原則上應遵循“大力發展入境旅游、積極發展國內旅游、適度發展出境旅游”的基本方針。從旅游企業角度來看,國內大多數旅游企業呈現出小、散、亂、差的局面,總體競爭力不強,沒有形成航母式的跨國旅游企業集團,無法主動“走出去”在國際競爭市場上站住腳跟;而我國加入WTO之后,隨著服務貿易總協定中規定的某些行業進入壁壘的消除,我國的旅游業領域將被動“引進來”眾多蓄勢已久的國外大型旅游企業集團,因此,我國旅游企業界的當務之急是通過資產重組、兼并收購、戰略聯盟等多種形式實現集團化擴張。
10危機與發展的關系
旅游產業的發展受到多方面要素的影響,屬于敏感型行業。由于旅游危機具有突發性、破壞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很容易對旅游業產生重大的影響,譬如SARS的爆發對旅游業就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反過來看,危機的產生也會促進危機保障體系的完善和旅游業的健康發展,不能因為危機的破壞作用而忽視了其積極的啟示作用,客觀、科學的認識到危機將給旅游業帶來了更完善的管理功能和更強的競爭力。因此,短期損失和長遠保障是辯證統一的,危機給旅游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免疫功能,使之更具生命活力。
總體而言,旅游產業的發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關系,必須運用科學發展觀,才能辨析旅游系統內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明晰旅游產業發展的主導思路,從而保證我國旅游業全面、協調、穩定、健康和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勇,周霄.WTO與中國旅游產業發展新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戴斌.以社會發展目標統籌旅游產業運行[N].中國旅游報,2004-05-12
3辛鳴.科學發展觀的“十個不等于”(上)[N].中國旅游報,2004-04-21
4馬勇,李璽,李娟文.旅游規劃與開發[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