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圖書館科學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勤工助學科學管理的必要性
1.有助于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有序開展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勤工助學工作的相關規定,使勤工助學學生在其工作崗位中責任明確,在崗位中做到有獎有罰,充分發揮勤工助學學生的聰明才智,樹立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他們在工作中的創造性。同時,明確的崗位職責,避免了一些勤工助學學生職責不明確、勞動紀律差、工作不主動、隨意性強等問題。所以健全以學生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組織機構,提高師生對高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認識,為勤工助學工作正確定位,拓展勤工助學工作的內涵,盡快形成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勤工助學學生的責任感、使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得以有序有效的開展。
2.有助于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勤工助學學生是來自學校不同學院和專業的學生,針對他們既是讀者又是管理員的雙重身份,作為管理員,他們不僅能熟練地使用圖書館,同時能更好地做好圖書館的宣傳教育工作,吸引更多的學生使用圖書館,提高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利用,在引導讀者更好地使用圖書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作為讀者,他們對讀者更了解,更容易溝通,更容易發現和理解讀者的需求,更清楚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適不適合讀者,這對圖書館提高服務水平,改善服務質量,為圖書館向讀者提供更適合他們的服務提供了可信賴的依據,有助于圖書館針對不同學科專業的讀者采取個性化、多元化、學科化的服務策略,促使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朝著科學的方向發展。
3.有助于培養勤工助學學生的綜合素質勤工助學崗位為勤工助學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工作平臺,在這個平臺中他們既要處理好工作和學習的關系,克服工作和學習兩不誤的雙重壓力,這使他們比其他同學的心理素質更好、更強,在對事情的規劃上更全面、更周到;同時,在工作中通過圖書館的科學管理,強化對勤工助學學生的培訓教育,提升勤工助學工作的層次與技術含量,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和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引導他們為他人服務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他們在和圖書館管理員共同工作過程中,可以得到館員言傳身教的幫助,吸收館員好的工作方式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積累自已的工作經驗,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這些都是他們畢業后參加工作的財富。
二、勤工助學科學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備用數據庫勤苦助學崗位是由家庭經濟拮據的學生組成,每年因勤工助學學生畢業就會使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缺少學生,同時也有少數勤工助學學生因學習任務重而無法參與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所以每學期開始時勤工助學崗位都會出現大量的空缺,針對學生還未到學校報到,突然要招聘出現空缺崗位的勤工助學學生并讓其正式上崗,成了圖書館的一個難題。為了不影響圖書館正常的工作安排,必須建立勤工助學備用數據庫。根據學校參加勤工助學的相關規定,讓貧困學生實行“競爭上崗,雙向選擇”,選擇各崗位的預備勤工助學學生,在對圖書館崗位出現飽和的情況下對其實行動態的管理,隨時掌握其現狀及動態,防止因勤工助學學生的忽然離崗而造成崗位空缺的情況。
2.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勤工助學學生是聯系讀者與圖書館的橋梁和紐帶,所以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是提高勤工助學學生工作積極性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高校圖書館可以定期對勤工助學學生的出勤情況、工作表現、工作成效等進行考評,確定優秀、良好和不合格三個等級,公布考評結果。對工作突出而被評為優秀的勤工助學學生,圖書館應予以物質和精神獎勵,并頒發證書,同時應將其表現告知院系和上報學校,由學校對其進行通報表揚,達到表揚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對不合格者進行批評教育,如實在嚴重者,除扣除一定的工資金額處,取消其勤工助學的資格。
3.建立勤工助學檔案回訪制度勤工助學檔案是反映成員在參與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中的詳途徑進行詳細講解之后,對國家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宏觀政策進行解讀,讓學生通過了解這些國家政策,對學生明確就業方向,選擇就業目標上有著指導的作用。行之有效的心得交流和講座可以請有代表性的畢業生深入班級近距離地與大一新生進行交流,內容可以圍繞“A.已畢業生剛進大學時的心態;B.自己的大學生活;C.對自己大學生活的剖析;D.畢業后的狀況;E.現在的感想;F.以后的打算。”等方面。讓他們明白自己在大學期間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為自己未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他們明白來到大學不是奮斗的結束,而是奮斗的開始,進入大學之后不能松懈,而是要繼續奮斗。
三、就業實戰訓練
首先,應該指導大一新生制作自薦信和簡歷表,讓他們對簡歷的制作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并對其重要性引起重視。其次,可以舉辦模擬招聘會。請一些知名度比較大的好單位,到學校來開展一場模擬招聘會,可以預先將每學年的專業知識分類準備好,在模擬招聘現場發給大一新生,讓大一新生提前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應聘的緊張感覺,明白認真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同時請單位提出應聘者需要達到的綜合素質標準,這樣能讓他們知道前面的指導都是為他們就業著想的,新生會從內心深處感激就業指導老師,最終會主動配合老師,把自己培養成老師和社會都期盼的具備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作者:梁秀玉單位:重慶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