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規范化科學管理研究綜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將著重從微觀角度入手,來討論企業規范化管理中的管理制度問題,具體則包括管理制度的制定問題、制度的貫徹執行問題、制度執行中的監督檢查問題。
關鍵詞:企業規范化管理管理制度
“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關于企業管理的研究也有各種各樣的理論專著。說到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人們更多的是聯想到國企改革,想到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各種研究企業體制機制問題、如何擺脫國企困境的文章也隨處可見。本文主要論述企業規范化管理中的管理制度問題,從管理制度的制定問題、制度的貫徹執行問題、制度執行中的監督檢查問題這三個方面來討論。
一、規范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問題
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企業規范化管理的首要問題,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共同需遵守的規定和準則的總稱,包括組織機構設計、部門劃分及職能分工、崗位描述、專業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管理表單等管理制度文件,是管理的依據。首先,制定的制度必須科學、合理、系統、規范、可操作。其次,制度要符合企業實際,不僅要與公司內部體系相吻合,還要考慮與外部環境如市場、客戶決策鏈等的匹配性,具有復雜狀態下的應變能力和靈活性。三是制度的制定過程是長期的不斷完善的過程,一項制度經起草、研討、評審、試行到執行后,并不代表制度的制定工作已經完成,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要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不斷出現的問題做出不斷的調整,進行修訂和完善。
為此,公司自上而下要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整個制定過程要有全員參與的思想,和不斷創新的思想。制度制訂的前期要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各級相關部門、一線員工要積極配合、參與,各抒己見,這項工作不僅僅是某一個部門的工作,更是全公司各部門的工作。起草后的制度草案要進行研討,廣泛征求各部門及員工意見,尤其是部門領導的意見,減少今后操作中的障礙,提高其可操作性。為了提高制度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制訂的制度要有粗有細,粗的地方符合靈活性管理要求,細的地方則符合原則性管理的要求。可以將制度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基本的管理制度,如《組織管理制度》,其條款盡量是根本性的、準則性的和原則性的;第二類是一般的管理制度,如管理規范、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工作條例等,其內容是具體的、流程性的、可操作的,如《統計管理系統及操作規范》。
二、制度的貫徹執行問題
1、制度貫徹執行的組織保證問題。公司各項制度(基本管理制度和一般管理制度)應由董事會或總裁執行,各級領導、部門經理在制度的貫徹執行中一定要起帶頭作用,保證制度的權威性。各級部門、領導、員工在執行中遇到問題時要做到一律先按制度執行,若認為制度不合理的,可及時向有關領導或有關部門反映,由有關部門考慮是否需要按規定程序進行修訂。同時,為了使制度的實施和監督反饋有一個暢通的渠道,可在各事業總部分別設置一名總督導,總督導一般是由該部門高層領導兼任,由總裁任命。再由總督導在各主要部門設置制度督導員,督導員由本部門責任心強、工作及協調能力好的員工兼任。從而構成從公司到各部門經理、總督導,到各制度輔導員再到公司全體員工的制度實施、監督、反饋體系。
2、如何尋求人治與法治的平衡問題。制度的執行要講究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法治的特點是它的原則性和剛性,要照章辦事;而人治的特點是它的靈活性和可變性,根據人的主觀意志做出抉擇。人治與法治兩者必須平衡,過分強調人治,會導致主觀隨意性,導致制度形同虛設,導致“老實人吃虧”現象,這正是許多管理問題的根源所在。而過分強調法治,有時會導致管理的僵化、死性,致使企業沒有生機或活力。事實上,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的研究發現,海外華人的企業大都是企業家比企業有名,如企業家李嘉誠,但外國公司往往是企業比企業家更知名,如可口可樂,通用。這說明中國的文化歷來崇尚個人魅力,重人不重制度,人治大于法治。
3、制度執行的手段問題。企業許多制度的執行可以借助計算機進行管理,如財務管理、合同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等等。一項管理工作從手工到計算機自動化管理需要員工更新觀念,改變操作習慣,全員積極配合,協同處理。
三、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問題
要使各項制度在全公司范圍得以貫徹實施,有效的監督機制是必不可少的。①解決認識問題,要使各部門、領導認識到監督檢查并不是目的,并不是監督或干涉員工的具體工作,是就完善企業的管理而言的。正如ISO9000質量體系的執行有賴于內審和外審制度一樣。②檢查的組織問題,檢查工作具有權威性,必須由總裁或總經理牽頭或授權,由相關部門的總督導負責,通過督導員或審核員組成審核小組來有計劃的實施。
③在此基礎上,剩下的就是方法問題。一個公司可能有數十項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各項制度與各部門的相關程度又不一樣,所以要對公司各部門對所有的制度的執行情況作一個系統的監督、檢查、評審,是非常復雜的工作。首先,要根據一定的依據劃分部門與制度的相關關系或關聯程度,如直接相關、緊密相關、基本相關、基本無關。然后,根據制度與經營管理的重要程度,及其與各部門的關聯程度,分類別通過不同的辦法進行監督檢查。如對核心管理制度,直接相關與緊密相關的部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而與各項制度基本相關的部門可隨機抽檢等。檢查著重“應知”“應會”和執行效果方面。“應知”是檢查員工是否熟悉或掌握相關的制度條款、內容,即“知不知道”的問題,這是執行的前提。“應會”是檢查員工是否吃透有關內容,掌握有關流程,能進行相關的操作等,是“會不會”“執不執行”的問題,是制度執行的保證。執行效果主要檢查執行的過程、流程、結果等是否及時、準確、完整、規范。
企業規范化管理制度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各個部門、各個員工,甚至會受到有關方面的阻力,但對企業的發展而言,規范化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制度是極其重要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進行不斷地創新,充分發揮群體優勢,力求創造出一個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