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教育管理中開展德育教學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小學教育管理對小學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教育管理必須與教學工作和諧統一發展,才能建立起長遠運行的教育機制。小學教育是培育小學生成才和身心健康成長的學習領地,優秀的管理品質能夠促進教學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能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在小學教育管理中,德育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優化管理的效果,還有益于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本文將對德育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開展進行分析與研究,以便教師能夠更好地進行管理。
關鍵詞:小學教育管理;德育教學;綜合素養
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小學教育也在不斷地改革與創新。一方面要提高教學綜合質量,另一方面要強化教育管理工作。小學教育管理是學校的核心任務,它直接影響到小學教學質量的發展,它應與教學工作同步發展并達到統一化管理和提升,才能建立和推動教育機制的長遠運行。在小學教育管理中,德育教學對教師團隊的強化和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成長都有著重要作用。目前,小學教育管理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這些問題的存在可能會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消極影響,而德育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開展能夠促進這些問題的改善,同時還可以加強小學教育的管理。德育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中所推行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它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使人的思想和情操向更高處發展。所以,學校需要積極推動德育教學的應用使小學教育取得更好地發展和進步。
一、小學教育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足
小學教育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足,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是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標志,現代教育重視人和教育,然而傳統教育觀念太深,使得在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仍存在著傳統教育的弊端,從而蓋過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尊重小學生的表現不足在小學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教學的效率,并未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且對尊重小學生的信念感也有待提高,其尊重小學生的表現不足以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比如,有些學生上課愛講話,影響到教師講課,教師可能就會對他們進行現場處罰,雖然這樣做可以警示小學生,但也會影響到課堂剩余學習的時間,并且這類學生也可能對教師持有畏懼心理。類似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小學生來說,并沒有充分地尊重他們,尊重小學生的表現是從小學生本身出發,教師面對學生犯錯誤時同樣也需要持以尊重的心態來改善他們的學習成長方式,而面對自身教育方式的不足時更需及時進行彌補。2.傳統教育方式比較強硬傳統教育方式在大多數小學里的應用非常普遍,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升學率,讓小學生能夠以順利升學,同時也為了讓家長看見最實在的教育效果。表面上來看,這對小學生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但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卻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傳統教育需適當地配合現代教育方法實施,小學生的成長需得到全面教育,而傳統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過于強硬的地使用傳統教育,可能會導致小學生的成長不健全。比如,有的學生懂得學習,卻不懂得交流;有的學生很會寫作業,考試成績卻不理想;還有的學生學習一般,卻擅長運動,這些都是成長不健全的體現。
(二)教師隊伍建設的理念不足
1.教師的教學素養有待提升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有些教師面對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或學習不佳行為,會采取一些教學手段來管制學生,還有些學生課堂上的行為舉止影響到教師講課,教師可能會對學生進行批評和責罵。這樣的舉措雖然一方面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另一方面會對學生的心理會造成一定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往往在學生成長之后記憶會越來越深刻,甚至成為難以忘懷的傷痛。對于這樣的教育表現,是需要加強對教師教學素養的提升。2.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升隨著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教師地教學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部分學生通過自學能力,可以在網絡上獲得很多信息,而這些信息能夠增進他們的學識,提高了他們的成長速度。教師在面向他們進行教學時,要從小學生的思維角度進行教學,需要學習更多的現代知識,與時俱進。有時學生會懂得一些教師還未來得及了解的知識范圍,教師的知識庫與現代小學教育知識庫有著一定的差距,這有待教師的加強。
二、德育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開展方法
從以上小學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可以看出小學教育需要不斷加強管理和提升,為小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學習環境。在小學教育管理中德育教學的應用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德育教學能夠在思想、道德和素養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管理和教學,使學生獲得綜合素養的提升,具體開展方法如下。
(一)傳播情感文化,提升人文素養
情感文化是一種由情感產生行為和判斷的文化素養,在一些情況下,它可以軟化一些不合情理的管理要求,從而體現出濃厚的人文素養。在小學教育管理中,情感文化能夠增進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促進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了解。情感文化能夠調節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教育方面的矛盾,減少矛盾所產生的負面情緒。通常小學教育管理比較制度化,然而制度化下更需要情感文化的傳播,使校園充滿人文色彩。教師傳遞知識需要情感文化的融合,才會變得更加親切;學生在學習氛圍中需要情感文化的融合,才會變得更加有活力。情感文化能夠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產生巨大的變化和影響,使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從而有益于人文素養的提升。
(二)運用儒家文化,提升道德素養
儒家文化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對人的道德情操有著很大的積極影響。儒家文化崇尚道德素養,其中《論語》是儒家文化中的經典傳播文化,它包含著偉大的哲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為人類的文明舉止和道德精神提供了規范和標準,這對小學教育管理制度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對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處模式也起到了典范作用。在小學教育管理中,不僅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規范,教師也需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標準,通過儒家文化的運用,學生能夠從中學習尊師之道,教師能夠從中提升教學素養。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一種平等關系,只有在道德素養的作用下,才能使這三者之間保持著穩定的平等關系,從而變得更加融洽、和諧。為了更好地發展小學教育,教師可以運用儒家文化的精髓使自身的道德素養得到提升以更好地體現教育者的師德師風,并為學生提供最佳的教育教學管理。
(三)加強品格培養,實施素質教育
品格培養是一種精神文化的修養,能夠促進素養教育的開展。小學教育是基礎知識階段,基礎知識是開啟精神力量的第一把鑰匙,它能夠影響人的精神境界,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偉大而無私的精神,另一種是黑暗而自私的精神,品格能造就偉大人才。在小學教育管理中需要加強品格培養,通過品格使教師對自我的教學素養進行內省并提升,同時品格也使學生對自我的行為進行約束并產生自律,這是提高素質教育的有效方法,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盛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它對規范教學、規范管理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品格形成于思想和行為之中,品格的培養需要從教師的思想和行為方面進行提升,教師的思想應遠在學生之上,無論是寬度還是高度,都不應局限于某一層面,同時還應海納百川,具有包容心,才能真正地提升自我的品格,從而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
(四)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教學管理
加強思想建設是德育教學應用的基礎,思想需要隨著現代教育發展的變化而不斷提升,才能有效運用德育教學來管理小學教育。教師的思想既要與學生的思想產生共鳴,也要與現代文化的發展變化相同步,小學教育管理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長,教師的教育思想影響著學生思想的成長,教師需要為自身的思想文化進行良好的建設,為學生的成長教育展示最直接的模范以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可以從生活文化和教育文化兩個方面進行,這兩個方面對思想的進步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它能夠融入到思想之中使其向更高的境界提升,從而影響教師自身的思想觀。這有益于教師對教育教學管理的提升,同時還能夠有利于教師對創新教育理念的應用。為了學生在小學教育階段得到更好地學習,教師需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通過德育教學理念來提升教育管理的工作品質。
三、結語
小學教育管理對小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起積極作用,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小學生學習成長的進步都離不開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學校需要根據其自身的教育管理問題進行綜合調整和改善,以推動教育教學活動的穩定進行,而德育教學能夠促進小學教育管理質量的提高。隨著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德育教學已經逐漸融入在小學教育教學之中,通過德育教學理念的改變,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和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德育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以情感文化、儒家文化和品格培養等方式進行開展,情感文化能夠影響教育者的思想,儒家文化能夠影響教育者的道德素養,而品格培養則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這三種方式都從側面突出德育教學的理念,讓小學教育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張金麗.“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33):191—192.
[2]郭陸章.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J].天津教育,2020(29):70—71.
[3]杜建棟.素質教育視角下的小學教育管理問題與對策初探[J].教育革新,2020(8):4.
作者:陳建霞 單位: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泊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