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教育管理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 要】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村務管理專業學生招生規模迅速擴大,教育管理對鄉村振興發展、學院建設、個人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從分析學生的特點和教育管理現狀入手,闡述了抓好村務管理專業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意義,提出把好招考入學、教書育人、考察使用關口,做好學院內部與外部管理結合、教育管理與精準服務結合、依法依規與溝通交流結合、教育引導與更新觀念結合、宣傳表彰與懲戒警示結合,加強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關鍵詞】村務管理專業;學生;教育管理
一、引言
著眼為北京農村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農村基層組織管理隊伍,2018年,北京農業職業學院開設了農村經營管理(村務管理專業)學歷教育。根據2019年1月24日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1]、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高職擴招政策[2],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總數從2018年74人增長到2019年800人、2020年1384人,其在校生比例不斷增大。村務管理專業學生具有與普通高職學生不同的鮮明特點,做好他們的教育管理工作,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的高素質農村基層管理人才,加強學院全面建設,服務北京鄉村振興建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當前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及教育管理現狀
(一)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
與高職學生相比,村務管理專業學生優點突出,缺點也很明顯。
1.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強
村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的約占8%、“兩委”成員約占22%、村黨建助理、村財務專管員或在鄉鎮等部門任職人數約占40%,黨員人數約占45%。他們常年在村鎮工作,部分工作時間長達20年以上,長期接受黨的教育引導,參加各種會議和學習培訓,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各屆全會精神,熟悉黨和各級政府的政策制度、指導思想,政治上得到一定的歷練,思想上得到一定的熏陶,作風上得到一定的錘煉,在耳濡目染中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絕大部分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較強,能夠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約束好自己的言行,把控好自己的情緒。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工作,由于大多數學生經受過市場激烈競爭的考驗,形成了相對成熟、完備的處事方式,在關鍵時刻和大是大非問題的處理上,能夠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信念堅定、政治可靠。
2.經驗豐富、應急能力強
大部分學生工作時間較長,進入社會較早,他們閱歷豐富,長期與村民、社會各行業人員相處,熟悉鄉村民風,了解村民疾苦,清楚社會規則和處理原則,處理突發情況、復雜問題較多,社會實踐和工作經驗豐富,性格沉著穩健,遇到問題能夠冷靜思考。在長期的工作生活磨礪下、創業的辛苦打拼中,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應急應變能力很強。
3.維權意識和榮譽感強
由于村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都是成年人,對建設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的內容接觸比較多,特別是北京市開通了12345熱線,大家日常在村鎮處理村務時,接收12345反饋問題都比較多,每一件事都要依法依規辦理,而且要讓老百姓滿意,因此,他們普遍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他們在日趨激烈的社會和商業環境中打拼,開創了自己的事業,贏得了領導的認可、同事的信任、群眾的信賴,因此,他們大都自尊心、榮譽感強,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強。
4.觀念比較陳舊、理念相對落后
經過社會的歷練、工作的考驗、生活的磨煉,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都已經形成,他們性格成熟,經驗豐富,但觀念相對陳舊,理念比較落后。部分同學忙于應酬、忙于事務性工作,學習少、讀書少、思考少。部分學生只求自己管的工作不出事就萬事大吉。上級下達任務,只要求完成,不求創新,遇到問題,只要暫時平息,不求妥善解決。如此,容易造成矛盾累積、問題疊加,不利于村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鄉村的和諧發展。
5.成分比較復雜、學習態度不端正
村務管理專業學生工作背景較為復雜,有鄉鎮工作人員、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兼主任、村“兩委”成員、普通村子工作人員,還有私人企業老板、私企打工者、自謀職業者。他們離開學校多年,重新返回學校學習,會產生一種既熟悉又陌生、既新鮮又厭倦、既想學又不愿學的復雜矛盾心理。加之在校時間短(每學期4周,每周4天),他們不能及時轉變觀念,擺正作為學生的位置。部分學生混文憑思想較重,以平時工作雜、任務重、困難多為由,不到校上課,缺課較多。
6.綜合素質不高
村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中,本科人數約占13%,大專人數約占28%,中專、高中人數約占59%;年齡在35歲以上的約占52%。59%以上學生未接受過高等教育,部分“70后”“80后”,憂患意識、學習意識不強,因循守舊,不易接受新鮮事物,信息化素養低,運用現代通信技術搜集、整合、處理信息的能力不強。調查研究能力偏弱,問題認識不夠深刻,研究不夠透徹,辦理公文、寫作總結能力不強。視野不夠開闊,處理村務工作就事論事,方法不夠靈活、態度生硬。
(二)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的教育管理現狀
一是教育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完善。學院針對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大規模招生時間相對較短,相應的教育管理制度還在摸索完善。目前,未針對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特點制定專門的教育管理制度,只是套用高職學生的教育管理規章制度,針對性、實用性不強。二是教育管理隊伍能力素質不高,未形成合力。學生的教育管理主體是輔導員、班主任、授課老師、宿管員。輔導員大多年紀輕,教育管理經驗不夠豐富;班主任自身工作教學任務重,與學生接觸時間少;授課老師課堂學習管理不夠嚴格,重教書輕育人;宿管員文化層次不高,處理問題簡單,容易激化矛盾。此外,輔導員、班主任、宿管員之間日常交流不夠,未形成內部合力。三是內外聯動、聯合培養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學院以外的第二教育管理主體還不夠明確。存在招生把關不夠嚴格,有被動報名不想報考入學的情況。“雙班主任”管理機制還未建立,學生的選拔、學習監督、畢業前能力認定、畢業后培養任用制度不夠明確,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
三、抓好村務管理專業學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意義
村務管理專業學生已經成年,90%以上已經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他們正處于事業的快速發展期,個人全面成長成熟期,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做好他們的教育管理工作,對于鄉村發展、學院建設、個人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鄉村振興長遠發展的需要
學生報考村務管理專業,無論是當前還是今后到農村社區工作,都有在基層一線長期工作的意愿。而現在的村“兩委”人員普遍年齡較大,觀念陳舊。鄉村振興建設需要三方面的人才[3]。一是農村社區管理和村莊公共事務管理人才。當前,鄉鎮中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很少,能夠協助建立社區議事協商會,帶動志愿者參與基層治理引導的管理和服務人才嚴重缺乏。二是推進鄉村振興的綜合協調型人才。鄉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社區美化綠化、垃圾堆放清理、城鄉結合部農村小區綜合治理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專業人才負責。三是在農村黨組織規范化建設中能夠使用多種教育與組織方法的黨建人才。這些學生通過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思維層次,增強工作能力,成長為農村社區發展的后備人才,將對農村社區的發展謀劃,綜合治理,建設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二)學院系統全面建設的需要
1996年,受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委托,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前身之一的北京市農業管理干部學院,成功舉辦了全國首批農經專業村級干部大專班,但規模相對較小、人數較少,占學院學生比例更小。2018年,村務管理專業開始招生,從2018年74人擴大到2019年726人、2020年584人,占學院全部學生比例大幅提高。他們的管理教育質量好壞、層次高低,對于學院的辦學方向、治學要求、人才培養質量、整體學風校風、學科專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村務管理專業學生這個群體,教育管理的要求和質量,直接決定培養的學生質量和能力素質水平,決定這個專業的未來發展。而對于其他的高職生,他們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學風、作風、日常表現,將對他們的思想、作風、學習、成長產生巨大影響,對北京鄉村的穩定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三)學生個人學習成才的需要
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約70%以上都在村鎮一線工作,約30%在企業工作或自謀職業,離開學校多年,他們報考這個專業,回到課堂學習,目的非常明確,一是提升學歷、獲得文憑,為日后尋找工作、個人發展奠定基礎。二是學習知識、提高能力,以便更好地勝任村鎮一線工作崗位。隨著社會的發展,群眾思想的進步,民主意識的增強,個人需求的增多,需要未來的村務工作人員具備全面的素質、較強的能力。三是交流經驗,開闊思路、拓展視野。村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區、不同的鎮、村,到校學習時,可以由授課教師組織課堂交流,或個人私下交流心得和工作經驗,共同研究探討解決方法。同時,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相互請教,提高工作效率。
四、做好村務管理專業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
針對村務管理專業學生教育管理的現狀,以及學生“優點”突出、“缺點”明顯的情況,應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把好“三個關口”,搞好“五個結合”,增強教育管理效益。
(一)學院內部與外部管理結合
要理順機制,加強學生校內、校外的管理,使學生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在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的選拔上[4],要搞好人員審查,嚴把考試、面試環節關口,提高生源質量。在學生的培養上,明確學院以外學生的第二教育管理主體,與學院共同組織學生的教育管理、教學與實踐,盡快建立“雙班主任”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各級作用,加強學生管理。學院要加大輔導員、班主任、授課老師、宿管員的培養力度,提高其綜合素質。同時,雙班主任、輔導員與班主任、輔導員與宿管員要加強交流,綜合學生的校內、校外表現,以及家庭、工作情況,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把好教書育人關。盡快研究制定村務管理專業學生崗位任職、政策傾斜、經費補貼、懲戒措施等培養任用制度,把好考察使用關,形成上下協同、內外聯動、齊抓共管、高效順暢的良好態勢,使學生心中有動力、肩上有壓力,真正使聯合培養、培養與使用落到實處。
(二)教育管理與精準服務結合
村務管理專業學生都是成年人,他們在校時間短,課程安排緊湊,他們自身工作任務又重,這就需要管理者一方面要打破常規,深入研究學生特點和管理規律,利用有限的時間,抓好學生在校的教育管理。同時,要搞好精準服務,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要求,都應給予積極回應,如肺炎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村鎮都不要求出京申請了,為什么學院還在要求出京必須申請?管理者就要從國家的防控形勢、北京的特殊性、高校學生的特殊性、教育部門的規定等方面給學生一個完整、合理的解釋,而不是只是說“這是上級的要求”。只有把學生的事情盡心盡力辦好,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才能贏得學生的支持和信賴,從而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三)依法依規與溝通交流結合
一個團隊能夠高效而順暢地工作,鐵的紀律是保障。一個班級的正常運轉,同樣需要科學合理的管理規定和制度。學生對這些規定和制度的認同程度,以及這些規定和制度的具體落實程度是班級管理的關鍵。他們有基本的制度、規定意識,認為自己能夠把握制度、規定的尺度,不會犯錯誤。但是只要他們違反了制度、規定,就要接受處理,這是紀律的底線。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反復強調相關的制度、規定,劃定紀律紅線,同時也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把握學生個人心理,全面掌握情況,解決實際問題,搞好服務保障,提高教育管理質量。
(四)教育引導與更新觀念結合
教育管理不只是讓學生不犯錯、少犯錯,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正確處理學習與工作的關系,促進教學,提高他們的各項應對能力。學校的職責就是立德樹人,而立德樹人落實在教育管理上,就是要轉變他們的觀念,更新他們的理念。因此,在教育管理中,管理者特別是輔導員、班主任、授課老師,要把好教書育人關口,既要加強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教育,注重與他們坦誠相待、推心置腹交流,用科學的、發展的理念來引導說服他們,又要通過相關課程的設計,提高他們的管理溝通能力。使他們自覺反思、警醒,在深刻認識自己的問題,轉變觀念的同時,提升管理溝通能力。一旦觀念轉變了,理念更新了,視野也就寬廣了,思路就開闊了,學習態度就端正了,化解村民矛盾就會愈發得心應手。
(五)宣傳表彰與懲戒警示結合
注重將正面先進典型的引導激勵與反面人物事件的懲戒警示結合,搞好學生教育管理。每年評選“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守紀標兵,定期評選標兵宿舍、內務先進個人,給予適當表彰獎勵,利用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班級群進行宣傳報道,營造學先進、爭先進的良好氛圍。組織部門可以按學生比例給予一定的入團、入黨名額,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校各項表現、社會實踐、村鎮、企業工作評價等綜合考慮,適時擇優發展黨員、團員。同時,對違反紀律、屢教不改,造成惡劣影響的個人,要詳細了解情況,在事實清楚、責任明確情況下,要嚴格按照學院的紀律規定,給予恰當的處分,做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
五、結語
村務管理專業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既要完善管理規定、明確政策、細化措施,解決培養使用、工資待遇、入黨、入團等問題,又要解決獎勵懲戒問題,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能力素質,從而增強學生教育管理合力,使學生學有目標、學有動力、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2019-02-13].
[2]國務院.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EB/OL].(2019-03-05)[2019-03-13].
[3]王弢,馬雪雁,王新華.農村基層黨組織“樞紐型”人才開發模式研究[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20,34(3):63-69.
[4]李斌.農民教育與培訓需要正確對待的幾個問題[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4,28(6):86-89.
作者: 嚴英強 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