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管理問題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品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高職院校學生道德缺失較為嚴重,很多高職院校都側重學生的文化課和專業技能課的教學,忽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大部分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就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放松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缺乏對學生的關心
高職院校除了應該加強專業知識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之外,還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讓學生在教師和學校的關愛中健康成長,擁有健康的心理,迎接社會的挑戰。但是,從目前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情況來說,幾乎所有學校都傾向于學生的文化課和專業課教育,幾乎不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生活情況。學生在學校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學校給予關心,因為家長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所以學校對學生的關心就變得尤其重要。
(三)沒有鮮明的管理策略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者在制定管理目標的時候沒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只是參照普通的學生管理模式進行教學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上,過分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很強,但是自我管理能力較低,很多情況下無法完全控制自己,致使教學管理陷入混亂,很難形成一個團結的集體。
(四)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
很多高職院校管理制度都會存在內容空泛的現象。教學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甚至根本沒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更不能起到規范學生的作用。大多數情況下教學管理依靠學生的自覺性,或者在管理者檢查的時候保持良好的秩序,一旦沒有監管就會失去原有的秩序,這是“人管人”的管理模式,并非“制度管人”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始終處于原始狀態。這樣的管理工作僅僅是一種形式,根本起不到管理的實質作用,也就是說,單憑幾條籠統的管理內容,沒有建立一定的管理體系,很難取得管理效果。
(五)管理制度缺乏靈活性
對于教學管理,需要制度來進行硬性規范,但是遇到特殊情況就需要靈活使用制度管理,充分體現人性化的管理原則。制度的原則性,可以稱之為“剛性”原則,而制度的靈活性又可以稱之為“柔性”原則,這是制度具有一定彈性的體現。但是,如果制度過于靈活,很容易架空制度,使制度成為一紙空文,起不到任何規范管理的作用。
在發展,教育管理必須要創新,創新才是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這給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養要求。因此,本文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強化教育管理創新工作。
(一)提高教學管理能力
提高教學管理能力也就是提高教職工的綜合能力。目前,高職院校教職工的綜合水平參差不齊,對改革創新的理解各不相同。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應該不斷加強教職工的培訓,培養教職工的創新意識,除了提高教職工的教學水平,更要提高教職工的教學管理水平。此外,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教職工創新發展的空間,積極嘗試新的教學管理方法,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總結出適合學生的教學管理方式,這樣才能切合實際,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能力。
(二)提高教學管理質量
只有不斷提高教學管理質量才能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提高人才的綜合能力。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應該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不斷進行實踐,掌握教育發展的規律,對學生進行專業化的教學。學校管理人員應該將教育現象與管理行為結合起來,也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科學有效地解決教學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全面提高教學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推動學校不斷進步。
(三)完善教學管理體系
要想提高學校教育管理水平,對教職工實施完善的績效考核工作必不可少。績效考核工作是檢查教學管理制度,衡量學院及教職工工作成績,防止教學管理目標發生偏離的有效手段。高職學校應該制定出一套科學的教學管理評價體系。不僅可以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可以起到完善教學管理體系的作用,不斷促進教學管理目標的實現。
(四)創新教學管理意識
教學管理創新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全校教職工要統一思想,在創新問題上達成共識,這樣才能落實創新教學管理工作,切實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學校管理者,尤其是高層領導必須從思想上重視改革與創新,通過組織教師學習培訓,積極培養教職工的創新意識,用全新的思想理念引導教育學生,讓創新的觀點深入每一個人的內心,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五)創新教學模式
要想全面提高高職院校的辦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須做好教學管理工作,這樣才能不斷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然而所有的教學管理改革都要做好相應的教學計劃及教學管理大綱。教學計劃關系到整個教學過程,直接影響到教學結果。高職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要讓其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
三、總結
不同企業、不同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這給高職院校的教育提出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教學要求。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是關鍵,學校需要不斷完善適應時代需求的教學模式,讓高職人才培養向綜合型、素質型發展。同時,學校教育管理要把握知識的先進性、動態性、科學性和適用性,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給高職教育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游名帥 單位: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