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來華留學生生源特點
1.來華留學生人數持續增長。近年來,來華留學生數量和生源國都保持著較快增長。2011年來華留學生總人數為292611人,同比增長10.4%;2012年來華留學生總人數為328330人,同比增長12.2%;2013年來華留學生總人數為356499人,同比增長8.6%。從2013年留學生生源數據來看,來自亞洲的留學生數量最多,來自泰國、哈薩克斯坦以及印度的留學生人數增長顯著。按留學生國籍統計,2013年來華留學生人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是韓國、美國、泰國、日本、俄羅斯、印度尼西亞、越南、印度、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江南大學的來華留學生人數近些年來也是屢創新高;2011年在校留學生人數723人;2012年在校留學生人數772人;2013年在校留學生人數780人;2013年我校來華留學生規模在全國高校排名第128名,在江蘇高校中排名第9名。
2.來華留學生結構層次不斷改善。在來華留學生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留學生的層次結構也在不斷改善,學歷留學生(包括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所占比例在不斷提高。其中2011年來華學歷留學生人數為118837人,占留學生總人數的40.6%;2012年來華學歷留學生人數為133509人,占留學生總人數的40.7%;2013年來華學歷留學生人數為147890人,占留學生總人數的41.5%。而我校2011年來華留學生中學歷生人數216人,占留學生總人數29.9%;2012年來華留學生中學歷生人數238人,占留學生總人數30.8%;2013年來華留學生中學歷生人數272人,占留學生總人數34.9%。
3.來華留學生專業結構相對集中。隨著來華留學生規模不斷增長和結構層次的持續改善,學歷生所選擇的專業結構也在改變。目前有西醫、工科、文學、管理、經濟、中醫、法學、教育、藝術、理科、農科、歷史、哲學等13學科招收留學生。其中留學生選擇的主要專業學科為醫學、工科、文學、管理和經濟。江南大學憑借其在輕工領域(尤其是食品專業)的優勢,來我校就讀的留學生中以工科專業居多。2013年我校工科專業的留學生186人,占學歷生總人數的68.4%;其中食品專業的留學生達114人,占學歷生總人數的41.9%。我校管理學留學生人數僅次于工科專科,2013年管理學留學生人數達46人,占學歷生總人數的16.9%。
4.來華留學生規模、層次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雖然近些年來華留學生的規模和教育層次都有持續的提升,但仍與其他國家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存在差距。①留學生規模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目前我國來華留學生數量仍遠低于美國、英國、德圍、法圍、澳大利亞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此外,來華留學生在全球留學生中所占比例較低。以美國為例,2013年美國國際學生人數為81.9644萬,我國同期來華留學生人數為35.6499萬,僅占美國同期留學生人數的43.5%。②來華留學生的教育層次相對于教育發達國家偏低,近年來,來華留學生中學歷生的比例雖然在穩步提升,但與教育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13年我國共接收專科生2004人、本科生105284人、碩士生30828人以及博士生9774人,學歷生人數占來華留學生總數的41.5%;而2013年同期美國本科階段學生340276人,研究生312447人,學歷生在留學生中的比例高達80%。
二、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溝通障礙與文化沖突問題。①溝通障礙:大多數來華留學生基本沒有經過正規的漢語培訓,來到中國后短時間內仍不能以漢語為溝通手段,這種溝通障礙造成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隔閡,對于不同文化的溝通交融有著很大的限制。②文化沖突:由于各國文化環境的差異,來華留學生與中國本土學生在價值觀、宗教信仰、行為規范、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差異。尤其是在理解中國國家政策和學校規章制度上,留學生很容易運用自身慣有思維模式去認知外來信息,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認知上的偏差,最終導致矛盾的發生。
2.部分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業務水平有待提高。學校的一些行政管理人員的個人綜合素質不高,缺乏責任心,主要體現在主動服務意識不強,態度僵硬,辦事拖拉,遇事相互推卸責任。此外大部分管理人員不會說英語,導致與留學生溝通困難,其中有些管理人員會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無形中給留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3.留學生教育管理模式較為落后。隨著來華留學生人數的日益增加,高校中留學生所就讀專業院系和教育層次也越來越廣,但大部分專業院系都沒有設立專門的留學生管理崗位,在教育管理上基本照搬本國學生的管理制度和培養模式,因此留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專業院系層面上難以開展。這種教育管理模式因為忽略了留學生實際的文化背景等因素,使得對來華留學生的教育教學效率普遍不高。
三、對我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在留學管理工作中要加強跨文化的理解與溝通。對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學生進行管理的前提就是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管理中要了解他們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飲食習慣和語言禁忌;遇到管理上的問題決不能只是用規章條例來一味的“管”,要學會用理解的態度和他們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采取可行的解決方案。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信仰和宗教,存在文化差異,只有相互理解、不斷溝通,才能化解文化沖突,實現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
2.建立留學生突發事件預防機制和處理機制。①加強入學安全教育,組織留學生學習校紀、校規、教學管理規定等;定期安排公安部門出入境管理處來校宣講我國法律、法規以及衛生檢疫規定、簽證辦理程序等條例,讓留學生從一開始就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預防留學生突發事件的發生。②建立校園預警機制,通過走留學生群眾路線,和留學生打成一片,隨時了解學生情況,一旦發現不好的苗頭,立即進行溝通并處理。具體可通過以下途徑:①通過留學生干部了解他們的動態。②與宿管工作人員定期溝通,了解在校留學生的情況。③豐富留學生的課余生活,通過引導其多參與“正能量活動”,減少留學生參加違紀、違規活動的可能性。③制訂留學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設突發事件管理隊伍,可在已有管理經驗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留學生具體情況制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建設具有專業化水平的突發事件處理隊伍。
3.重視來華留學生教育,捋順留學生管理思路。來華留學事業的發展,不僅僅關系到國家間文化與科學技術的交流,也是大國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以及國家應給予來華留學更多政策上的扶植,才能進一步擴大來華留學生的規模;通過加大資助力度吸引更多的優秀外國學生來華,逐步提升學歷留學生的比例,從而提高來華留學生的層次和質量。此外還要進一步梳理留學生管理思路:①建立學校層面的留學生管理協調機制,努力促進學校各管理部門間的協同創新。②完善整套留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如學生簽證管理、檔案管理、學籍管理、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宿舍制度等。③在課程教育方面,要制訂合理的課程與教學計劃,使用合適的教材,建立留學生教育教學評價體系。④在對留學生的管理模式上,要堅持采用以教學管理為中心,行政管理為輔助的模式。
4.建設專業的留學生輔導員隊伍。近年來,來華留學生規模、結構的變化給留學生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以往留學生辦或外事處可以包攬從招生到離校全過程的日常行政管理以及教學工作,但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目前這個越來越龐大的留學生群體。留學生多與教師少,管理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與管理體制不順、水平不高的矛盾日益凸顯,“趨同化管理”成了當下很多高校采取的有效方式。將管理中國學生的輔導員制度引入到留學生管理中,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留學生輔導員能更加貼近留學生,因此這也是目前被普遍認為最高效、也是最能體現對來華留學生人文關懷的一種管理模式。在新的形勢下,建設留學生輔導員隊伍是留管工作規范化、專業化、制度化的重要內容。輔導員給留學生留下的印象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留學生對學校乃至中國的印象。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留學生輔導員的作用,讓留學生輔導員成為留學生和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梁,讓留學生輔導員成為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堅力量。
總之,我國來華留學生的教育事業任重道遠,唯有認真分析問題所在,然后有針對性地逐個解決,才能更好更快地推進其穩步發展。
作者:甘超周偉單位: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