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立足教學提問現存的不足簡談提問技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今的語文教學中,“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受到學生們的歡迎,而合作、討論、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正在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教學設計的思想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厚、激發力強等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揮高質量的引領作用。
目前的語文教學提問主要存在以下弊病:1.繁雜而細碎提問窒息了課堂教學的氣氛。2.“步步為營”的提問只為把學生帶到教師挖好的坑。3.隨口而至的提問缺乏美感和激發力,禁錮學生的思維。所以,我們應該有強烈的改革提問設計的意識。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每篇課文的“主問題”。“主問題”是相對于那些零碎的、膚淺的應答式提問而言的,是能對課文教學起主導、支撐作用的,能從整體參與性上引發學生思考、討論、創造的重要問題。教師如果想要設計出圍繞重點且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就必須進行課堂教學“主問題”的設計研究。如教學《故鄉》一課,某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故鄉產生了哪些變化?幾分鐘后,課堂上閃現出學生思考的結果:故鄉的面貌變化了,故鄉的人也變化了(閏土和楊二嫂)。教師以此為基礎進行挖掘,要求學生比較這兩個人物前后的變化情況,并思考產生變化的原因。分析完畢后追問:作者寫這些變化的用意何在?自自然然地就引出了全文的主旨。又如《最后一課》中,“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試舉例說明”就是能在該課教學中起到“執一而馭萬”作用的主問題。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設計教學中的主問題呢?
(一)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扣住重點、難點。如《皇帝的新裝》中可以這樣設問:皇帝赤身裸體舉行了游行大典,顯然是受騙了,可是誰騙了他呢?進而扣住“騙”字引領學生展開教學活動板塊。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情節,又能突破課文重點、難點,還能激活學生思維,真可謂一舉多得。
(二)要善于抓住文眼提問。如《口技》一文伊始便道出了:京中有善口技者。我們就要抓住此點睛處挖掘:口技者的“善”體現在什么地方?作者怎樣表現口技者的“善”?進而引導學生去學習文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再如《紫藤蘿瀑布》一文的第8小節,教學時就可以抓住“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關系”中的“那時”發問。“那時指什么時候?”“那時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時紫藤蘿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進而就能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紫藤蘿的命運,從花兒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錦,正是整個國家命運的寫照和象征。抓住“那時”一詞發問,便抓住了文章的關鍵,打通了全文的脈絡。
(三)于矛盾處設問,一石擊起千層浪。《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等充滿矛盾的句子,相信都是我們教師開啟學生思維的金鑰匙。
其次,在小問題上我們要追求“妙問題”的境界。一節課不可能從頭至尾都是主問題,小問題的設計不夠巧妙,就會使課堂陷入細碎無力的境地。對待小問題,我們可以嘗試迂回設問,就是不按習慣思維從正面設問,而從問題的側面入手,引導學生在更寬泛的意義上去思考問題。特級教師錢夢龍就十分講究這種“曲問”藝術。他在執教《愚公移山》時,有兩個典型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錢先生并沒有直問其意,而是問“愚公九十幾歲?”學生稍感疑惑之余,頓悟“且”為“將近”意,愚公還沒有九十歲,只是將近九十。二是“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的“孀”字與“遺”字,錢先生也沒有直解其意,而是問:“鄰居小孩去幫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嗎?”學生看了課文都笑了起來,說:“他沒有爸爸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媽媽是孀妻,他是遺男呀!”這樣就使“孀”“遺”二字之義迎刃而解。
再次,教師的提問還應該注意難易梯度,既要保護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要能激發優秀學生的求知熱情。如《變色龍》一文,教師可以首先提出問題:奧楚蔑洛夫的性格是怎樣的?然后再問:他“善變”的特征有哪些?這時有些同學就答出“反復無常”、“變得快”、“蠢”等。教師再繼續發問:他變來變去,但有一樣始終沒變,是什么?部分學生在前面問題的基礎上自然答出:“見風使舵。”
最后教師再進一步提出更深入的問題:他為什么一變再變?作者塑造這個形象的原因有哪些?這幾個問題里面既有稍微簡單一些的問題,又有一些需要學生動腦思考的問題,這種面向全體學生的提問更具有積極意義。最后,我們還要注意一點,那就是要適時設問,伺機點撥。我們要努力讓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充滿“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設問的目的在于解決疑難,而不是把學生問倒,更不是作為花絮點綴課堂。過早發問,造成氣氛緊張,學生內心茫然,容易使課堂冷場;過晚發問,學生完全不用思考也能對答如流,使得問題毫無所值可言。所以說是否適時發問、點撥也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
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技巧是無窮無盡的。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全成長,為了全方位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探索向學生設疑提問的方法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