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建立正確歷史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歷史教材也在不斷的變革,出現了諸多的版本,刪減了舊課本中過于“偏”“怪”的知識點,又增添了很多新的知識點,為高中歷史課題教學增添了活力。但是,在新教材的使用過程中依然暴露出了很多問題,由于教材改動較大給歷史教師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同時過多的知識點也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和學生的負擔。
一、當前我國高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歷史教學評價體制存在問題受到競爭激烈的高考影響,高中歷史教學改革也以高考為導向,評價時也只是以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因為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直接與教師的工資和獎金掛鉤,這就導致很多高中歷史教師缺乏推進歷史改革的動力。經驗證明,傳統的教學方法可以較為迅速的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可以很好的應付應試考試。但是,傳統的教學體制卻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對學生綜合歷史能力的培養。
2.新教材變動較大,歷史課時不足高中歷史新教材在內容和編排體制上都有較大的變動,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識點,而高中歷史課時卻十分有限,為了完成既定的教育任務,教師就必須從整體上深入地把握教材,為學生梳理出一條明晰的體系,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抓住重點,敢于取舍,注重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當前的教材版本,是一種“一標多本”的格局,諸多版本雖然各有特點,但是其核心思想都是一致的。
3.教材內容取舍困難新的歷史教材打破了傳統教材編輯的框架,在內容上變得更加鮮活了,更加突出學生個性的培養,促進學生進行多角度的學習。可是,當前的新教材在內容上過于深奧,而對于初中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而言,其難度過高,同時新教材在有的部分安排上又過于簡單,會造成學生知識結構的斷層。例如,新教材中出現了“代議制”這種政治名詞,對于高中生來說如果沒有一定的政治基礎是很難理解有關“代議制”相關歷史事件的。
二、高中歷史新教材下的教學策略
1.實現教學方式的轉換在新世紀里,要增強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活力,僅僅依靠傳統的說教式教育是難適應時展需要的。在新的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及時地轉變觀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學的過程變成一個師生互動的探索性學習的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討論式教學法、觀察式教學法和實踐式教學法等諸多教學手法,綜合利用現代教育資源,發展教學網絡,實現教學多樣化發展,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的發展。
2.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應該及時轉換自身的角色,從課堂的主宰者變成學習活動中的指導者,避免形成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而是應該為學生營造民主、開放、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同時,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生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
3.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所以,在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建立起與時展相協調的歷史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率,使高中歷史課程改革走向新的時期。
4.建立起新型的教學評價機制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僅僅是以分數學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形成了一種功利化的評價趨勢。有效的教學評價機制有利于促進歷史課堂教學的開展,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從學生角度而言,新課改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個性和歷史思維,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而為了有效地激勵學生進行歷史學習,就必須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總之,新一輪的高中歷史教學改革已經進入新的時期,廣大歷史教學工作者肩負著很重大的使命,必須認真研究新教材的變換,從教學方式、教學態度、教學評價等諸多角度進行改革,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為學生的歷史學習創設積極的外部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