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發展與人才培養的結合及強化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河南地方高校外語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問題分析我省真正合格的外語人才數量匱乏,質量堪憂,而且人才分布也極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鄭州、洛陽、新鄉、焦作、和濮陽等工業化較集中的城市。
1.外語人才培養模式與經濟發展不適應,通用人才匱乏:根據(夢令超,2008)的調查:有半數以上的外貿企業對單純的外語專業人才需求已經過剩,而另一調查表明70%以上的非外語專業畢業生在與外籍技術人員的交流和談判中難以聽懂或表達雙方的意圖,對外文技術資料一知半解。
2.教學方法相對落后,創新人才難以脫穎而出:我省不少院校的外語教學,還在奉行傳統的教學方法,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性。
3.省內高校優質生源已顯不足:2011年全國高考生減少24萬,僅河南一省就銳減近10萬人,面臨國外和港、澳、臺大學的激烈競爭,今后省內不少高校將面臨生源不足的尷尬境地;加之高考外語聽力連續七年僅作參考分,直接影響了我省生源的外語素質。
4.高素質的外語人才流失現象嚴重:目前企業領導對高素質外語人才的重視度普遍不高,致使數量有限的既懂專業,又通外語的人才流失嚴重。正如《河南省“十二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中指出的那樣“有利于培養、吸引、留住人才,支持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尚未形成”。
5.我省地方高校辦學定位不明: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在日漸強化。作為地方高校,它的重要使命就是服務區域經濟,解決本地區的社會問題,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一些高校未能及時明確本土化辦學定位。
二、區域經濟發展與創新型通用外語人才培養的“耦合效應”
21世紀以來,鑒于創新能力在提高個人發展和增強國際競爭力中的重要性,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培養已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皠撔氯瞬拧睉哂袆撔戮?、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柴改英,2010)。“區域經濟”是特定地域范圍內資源要素和產品、產業相對密集分布和聯系的空間性經濟活動總體,其中,再生性要素(人力、資金、技術因素)對經濟運行起著直接的決定性的作用?!巴ㄐ艑W上的“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路元件或電網絡的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緊密配合與相互影響,并通過相互作用從一側向另一側傳輸能量的現象。鑒于此,我們把區域經濟與地方高等教育發展兩者相互影響與作用的過程稱為“耦合效應”。研究表明外語教育發展的速度、強度和覆蓋面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密切的關聯,會促進或制約著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外語教育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經濟發達地區,其教育手段先進,知識的生產、積累、使用都能直接面向經濟發展的要求,外語教育發展的速度就快,強度大、輻射力強,人們吸收外來的信息、技術、文化和162經驗的速度和質量就會有保證;反之勢必影響該地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區域經濟發展與外語人才培養的質量之間同樣存在“耦合效應”。具體論述如下:
1.全球化經濟發展需要充分的開放,開放需要高水平的外語人才全球經濟時代,英語已成了先進科學技術信息的主要載體及各門知識的傳播源,國內科研工作者所獲國外信息的大約80%直接來自英文期刊。今后,我國的發展仍要依賴和借鑒國外先進科學技術。
2.高水平的外語人才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高水平的外語人才既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國際性財富、又可通過利用其它資源彌補某些資源的稀缺、他們本身還是自然資源和資本的替代品。因此,高素質的外語人才在區域經濟建設中的所起的作用是無法估量和無法替代的。
三、強化區域經濟發展與創新型通用外語人才的“耦合效應”的策略
1.創新型通用外語人才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
改革我省非外語專業學生所學公共外語為英語,所以首先要以“通識教育”理論為依據,通過將英語作為通識教育課程來學習,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我省創新型外語通用人才的培養目標可界定為:既通曉一門專業,又可用英語進行貿易談判、資料翻譯和實務操作等方面的通用型高級專業人才;教學內容可圍繞農業、文化、旅游大省的區域經濟特點,讓學生在精通一門專業的基礎上,增開與農副產品加工、對外漢語、旅游管理、中醫藥類等專業相關的英語選修或科技英語課程。
2.提高師資隊伍的教學、科研水平
英語教師首先應具有創新精神和科研意識;要努力突破語言層面,通過自學、進修、訪學等形式,掌握文、理、工科類的基本知識;課堂設計應突出英語的實用性、應用性和職業性,為學生的就業以及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優化教學手段、靈活調整教學內容
高校應根據不同專業的特色及其對應崗位群的需求,側重從實際生活領域和職業崗位中選取英語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課程模塊;教師可根據各專業的不同需求予以分類指導。例如指導文秘與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強化聽、說能力;而計算機與機電類的學生側重指導業務資料閱讀和翻譯方面。
4.完善評價體系
考核內容可突出英語聽說的應用能力測試;考核方式可多樣化:閉卷、開卷;口試、筆試;同時應將學生自評與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課內與課外評價相結合,形成科學、全方位的課程評價體系。
5.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組織英語角、短劇匯演、作文大賽、翻譯大賽、CCTV杯、演講比賽等等,豐富英語實踐教學,使學生得以充分展示英語才能。通過組織學生主持英語廣播,自主編輯新聞報道等活動,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此外,高素質外語人才的培養還應加強區域企業內部環境的構建,依據企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來確定外語人才需求的數量、質量和結構;高素質外語人才的培養也離不開政府的鼎力支持。如何吸引、留住、匯集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的高素質外語人才,成為地方政府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