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將計算機及網絡技術應用于人事管理已成社會趨勢,在此背景下,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應運而生。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密集的高校,引入符合現代化管理模式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是高等教育行業實現科學規范化管理的重要維度。通過人事信息管理系統,能全面匯總學校人事信息,進一步加強學校人事部門與學校其他部門的溝通能力,最大程度提高管理效率,進而實現對廣大教職工的信息化人事管理。
一、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的基本概述
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是在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之上,以人力資源為主要管理對象的一種全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實現科學化管理。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的搭建,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從最基礎的人事信息采集到海量數據存儲再到對數據的基礎加工和復雜處理分析,能夠準確反映相關單位的人事情況,例如聘用薪資、人員流動等,幫助管理人員全面掌握相關單位的人事工作全貌。人事信息管理系統,就是通過數據軟件幫助人們實現以人事為核心的相關數據分析和管理,將繁瑣的人事管理工作簡單化、流程化,提升整體管理效率,持續優化人才配置,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水平,促進相關單位的和諧發展。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搭建,以高校教職工的人力資源管理為核心,將相關基礎信息以數據形式保存,并通過專業系統整合,實現統一化管理,包括教職工的基本信息、專業領域信息、學習培訓經歷、職稱評定、工資變動、職務晉升、獎懲制度以及人才引進和離職退休等等,打造成相對準確且穩定的管理數據庫,并能夠實現實時共享,既有利于高校高層領導快速掌握人力資源重要信息,及時決策,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同時也能進一步促進整個高等教育行業的信息化發展。
二、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統以全校教職工的人事信息為基本管理內容,主要搜集學校教職工的基本信息、編制類型、專業信息等,相比一般單企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系統,功能性要求更強,信息類別更加全面,查詢方法更快捷,要將全校教職工的信息進行統籌化建設,實現信息網絡化管理。
(一)按鍵式操作代替繁瑣整理,進一步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當中,信息查詢量頻繁,人事管理需要及時維護和更新相關教職工的人事信息,尤其是在職稱評定、薪資變動以及基礎信息調查等方面,需要更完善的人事信息。通過人事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快速通過關鍵詞查詢出符合查詢標準的教職工信息,同時能夠快速的轉化成符合標準的表格,經過簡單篩選和加工整理,就能夠搜集到需要的基礎數據,大大提升數據收集的效率。在傳統的人事管理方法中,則需要翻閱大量文字材料才能完成工作,通過人事管理系統,則能夠實現按鍵式完成,簡單點擊完成所有流程,簡化工作流程,縮短工期,而且準確率更高。由此也能表明,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統可以節省高校在人事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同時又能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二)數據庫存儲替代紙質檔案室,進一步優化檔案管理方式。高校是人員密集型單位,教職工人員多,且人員結構復雜,信息基礎數據大,信息更新頻繁,查詢率高。在人工管理的時代,人事信息的錄入需要填寫大量的表格信息,不僅需要專門的管理室存儲,同時還需要配備多名工作人員負責。對于檔案室的環境要求也極高,需要有良好的干燥性和通風性。同時需要面積大,能夠擺放更多的檔案柜,才能保證紙質檔案的長期保存。在裝訂上則完全手動,從硬件配備到人員配備,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已經引入更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傳統人事管理方法已經不符合教育現代化要求。要真正實現高等教育行業的信息化變革,就必須建立以人事管理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不斷優化數據存儲方式。在目前許多人事管理系統中,大多針對企業,涉及高校的人事管理系統需要專門定制,操作界面需要更簡單,使用方便且投入更少,以便于日后維護。而在功能方面,滿足日常工作即可。
(三)開放式管理替代封閉式管理,進一步提高部門協作的便利性。在高校機構的改革中,不同地域學校進行合并,或者下屬相關部門合并,這就使得高校人事管理部門的職能更為集中。相比傳統管理方式,這一趨勢迫切要求采用更現代化的人事管理,一方面要盡量優化流程,減少復雜程序,另一方面,也要實現異地、異部門的跨地域協作。在日常人事管理工作中,要對來自更多部門的信息進行歸攏合并,通過認識信息管理系統可以進一步減少流程,借助網絡技術,通過一定程序功能的管理系統和數據處理庫,將各個部門的信息進行統籌,實現各個部門互通有無,使數據整合更全面。這個過程中,能夠減少異地部門工作人員的重復性工作和繁瑣性工作。由此可見,搭建人事管理網絡系統,能夠加強人事部門與其他各個科室的協作,同時能夠保持數據的一致性、時效性以及完整性,最大意義上實現資源共享。通過網絡能夠進一步規范人事管理,理順各種復雜關系,進一步人事管理工作效率。
(四)權限劃分替代完全開放,有效保證人事資料的安全性。在教育現代化發展的背景下,校園網的開通對于高效管理有更大的促進作用,更大程度上方便了各類任取對于高校相關信息的搜尋。人事管理部門因業務需要,需要申請上網,而這些機器帶有相關的機密信息,要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就需要采用更先進的手段來保證數據安全。通過搭建人事管理系統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能夠限制用戶的權限,防止非法用戶的侵入,進一步防止公用網上許多病毒的危險,有效保證人事信息安全。
三、提高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應用價值的具體策略
(一)搭建完整模塊,劃分不同使用者權限,進一步加強人事管理信息的安全保護,提高數據安全性。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功能需求大概包括以下幾方面,“人事檔案的管理”、“課題組的管理團隊”、“管理合同及證書的管理”、“外聘及返聘人員的管理”和“系統用戶的管理”。例如人事檔案管理模塊,主要負責對于高校在職教職工具體工作檔案的管理,包含基本信息、紙質檔案的存放地址和查詢記錄等等。而這些信息中,絕大部分信息屬于高度機密,例如學校編制、人員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等,數據泄露可能造成嚴重損失。但由于職能需要,人事管理系統的部分模塊需要聯網,因此要進一步的加強安全措施的打造,保障教育網絡的安全,提高信息防護能力。用戶的管理部分可以通過權限劃分來實現不同操作,管理員擁有最高權限,可以對數據進行修改、刪除、維護,普通用戶只能瀏覽,沒有其他權限。
(二)加強宣傳,優化系統應用操作,讓普通大眾都感受到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有用,好用”,進一步提高管理系統的使用率。搭建高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統是高校發展的重大改革和重大舉措,能夠有效促進學校人力資源管理,推動學校整體實力的提升,但在實際的推行過程中,卻存在教職工配合度不高的問題。例如信息填寫不完整、提交不及時等。這類現象的發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宣傳力度不夠,普通教職工不能體會到人事信息管理系統帶來的便利性,對這項新事物不夠了解。要讓全體人員能夠真正感受到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的用處,才能有利于建設更加完備的信息系統。與此同時,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組織的結構框架,需要根據高校個性化特點進行進一步優化,模塊搭建上要符合學校特點,系統操作性和便捷性上要更人性化,讓普通大眾感受到“很有用、很好用”。
(三)加強隊伍技能培訓,促進跨部門信息搜集,搭建可以實現跨部門資源共享的人事信息大數據庫,進一步提高系統數據的完整性。要真正發揮高校人事管理系統的應用價值,一方面要注重硬件配備,開發更實用的操作軟件,另一方面則要重視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從信息搜集、整理、分析以及應用操作方面,都要掌握技能。同時,加強部門協作意識,積極加強與各個部門的溝通與協作,最大程度整合資源,進一步加強數據收集和整理,通過軟件功能體現各個科室和部門之間的聯動,真正搭建起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的大數據庫。人事檔案的基礎在于信息搜集,人事管理部門要不斷完善數據庫,將基礎信息進行完整收集并及時更新,保持正確性,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四)分析校園各部門及教職工實際需求,開發增值服務,讓海量信息變成一種普遍性的服務,進一步提高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的便利性。人事管理系統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管理,在搜集全面數據的基礎上,要進一步考慮如何讓海量信息變成一種普遍性的服務。因此,需要加強學校相關部門的溝通,加強與一線教職工的溝通,深度挖掘實際需求,讓人事管理系統能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例如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教學質量、學科建設等方面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在建立數據庫的基礎上,要進一步結合人才資源進行開發,不斷完善各類報表系統,推進日常管理,實現全校辦公的自動化。例如職稱評定就牽涉到廣大教師的切身利益,系統大平臺可以直接從科研、教學、人事等系統中提取相關數據,直接生成申報表,進一步減少教師填報的相關流程,提高便利性。
四、結語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許多高校已經開始搭建信息平臺,信息化的建設已經廣泛地參與到高效的管理模式和重要決策。而信息技術的發展規模及水平也成為衡量高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的主要指標。在高校構建人事管理系統,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優化工作流程化,同時還能促進政務公開和信息透明,加強各部門協作,為各部門及全校教職工提供便利性服務,有效促進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作者:崔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