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石化企業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針對石化企業安全生產的特征以及石化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高風險,論述了石化企業應急管理的重要性。當前,對于某些石化企業而言,存在各方面應急管理方面的問題,無法保證有效控制突發事件的發展以及保障員工和財產的安全。主要探討了石化企業在應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有利于提高企業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關鍵詞:應急管理;問題;應對
石化行業的生產特點決定了它的高風險,并且存在頻繁事故的隱患,制造或運輸中使用的大多數材料和產品都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蝕性的[1],正因為石化具有高危性,因此石化生產運行中的過失會導致嚴重事故。例如,2003年12月23日,重慶開縣天然氣井噴事故,是由于早期緊急情況應對不充分導致243人喪生,多人中毒。2013年11月22日,青島市輸油管道發生斷裂,處置過程中,導致爆燃事故。2018年6月10日,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發生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多人傷亡,直接經濟損失千萬元。以上案例表明,石化企業在事故發生后會造成嚴重后果,從側面也反映出石化企業事故發生后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加強石化企業應急管理以增強其應急反應能力和應急準備是石化企業預防和減少災害的重中之重。
1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
1.1應急管理重視程度和投入不足。應急管理包括應急管理系統、系統的設計、設備和材料的準備,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并且需要統一管理。但是,由于一些企業的注意不夠,應急管理不能很好落實。(1)應急管理系統不健全,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不足。石化企業的應急管理工作有:建立應急救援系統,執行應急任務,建立救援隊,準備應急預案,進行應急演習等。但由于部門缺乏協調,因此其他部門不可能參加救援行動。(2)投資不足。對人力調配,應急物資等投入不足。(3)未評估自身應急能力,例如,應急設備、應急人員、應急物資和人力資源與自身的實際情況不符。甚至應急預案上羅列的部門都不存在,或者應急專家缺乏本專業經驗。
1.2應急預案不完善。(1)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總體預案是單位指導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規范性文件。專項預案是針對特定類型事故的救援計劃,但它必須與總體預案基本結構相對應[2]。一些企業編制的總體應急預案與其專項應急預案脫節,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體系。(2)應急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不明確。有些企業未對事件進行分級,事故發生后,不知道啟動何種應急響應級別以及何時應該響應升級。(4)應急預案的編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不規范。一些企業還沒有組建應急工作小組,對自身所面臨的風險沒有進行分析和評估,甚至直接套用其他非石化企業的應急預案[3]。(5)緊急救援的責任尚不明確,執行不力。有些單位沒有參考單位的實際情況,而是參照其他單位的計劃,導致緊急安全系統和救援隊的職責與單位的實際情況有所出入。(6)應急預案未及時修訂。由于企業人員和機構的調整,未及時修訂應急預案,導致聯系方式和責任發生變化,因此在危機發生時難以聯系責任人[4]。(7)缺乏現場處置方案。許多公司僅有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往往忽略了現場處置方案,沒有針對該現場可能發生的各類事故采取對應的現場處置方法[5]。
1.3應急培訓不夠。(1)缺乏應急培訓材料。我國建立健全的應急預警和應急機制是從2003年“非典”過后,相對歐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因此優秀的應急案例收錄不多。(2)缺少專業應急培訓老師。由于應急管理專業性強,許多應急培訓老師沒有足夠的應急知識經驗,導致培訓意義不大。(3)企業對應急培訓的重視不足。無法根據自身崗位進行差異化的培訓,沒有提供專項針對性的應急培訓,卻被納入應急救援隊伍,發生事故時,無法保證救援工作迅速有效進行。
1.4應急演練不重視。(1)演練形式化。應急演練會影響生產進度,有些企業僅采用桌面演練,不能及時找出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2)演練準備不足。演練前沒有制定應急演練計劃,結果是演練過程的許多部分尚未執行,也沒有達到演練的目的。(3)沒有評估演練。針對演練中存在的問題,沒有進行總結,評估后未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
1.5應急管理意識不充分。某些人認為,安全工作執行得很好,因此無需應急管理,實際上,他們沒有認識到應急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6未配備專職應急管理人員許多企業為了節約人力資源成本,不配備專職應急管理人員,常常一人多崗,不能全心全意投入應急管理工作,阻礙了現場應急工作的建立。
2石化企業應急管理應對
安全在實施中很重要,無論安全理論系統多么出色,也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紀律、安全法規和安全命令。應急管理工作也應在應急計劃和相關標準的指導下進行,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1做好風險辨識和評估。生產過程中的每個操作都可能存在風險因素,要及時消除或者減少風險因素。對于一般危險源,要及時消除;對于已知的不可消除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研究并編制方案進行控制,日常加強隱患排查,從根本上降低風險;對于重大危險源進行分級管控,避免特重大事故的發生[6]。
2.2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小組。建立應急管理機構,以企業應急領導小組為中心、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為核心的應急領導小組。當需要的人力、物力、財政支持發生混亂時,就特別需要應急領導小組的支持來創建一個強大的后勤支持系統,以增強所有資源的整合[7]。2.3建立應急專家庫應急管理專家庫在企業的救援工作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平常時刻,專家可以通過以往經驗和知識,對各種環境進行綜合分析,預測發生危機的可能性,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危機時刻,專家組可以充分利用其專業知識,為應急領導小組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幫助其快速制定應急措施[8]。
2.4加大應急管理的保障力度。做好人員、物資、設備、通訊、后勤等應急保障工作,在應急過程中確保搶險人員溝通順利,基本生活有保障,能有序投入應急救援工作中。
2.5落實現場應急管理負責人,提高現場應急管理水平。為確保應急職責落實到位,應急協調有序可靠,信息溝通準確暢通,落實專職人員應急管理工作,應急管理人員應當熟悉應急業務且工作相對固定,根據現場實施情況,由現場負責人作為應急管理第一負責人。
2.6規范應急演練。2.6.1規范應急演練流程。依據應急預案,做好項目的應急措施、方案審查和備案工作。現場的應急預案、應急演練方案應按規定上報應急辦公室,經審核批準后,進行應急演練并形成應急演練記錄、評價以及相關影像資料[9]。在重大風險源主要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工作的基礎上,加大應急演練力度,特別是針對不同環境、不同時段的演練,現場應切實結合自身特點,以多種形式開展演練及評價,應急演練計劃執行率達100%。在演練方式上,對于企業管理層面,應多開展桌面推演形式的應急演練活動,以檢驗管理層人員是否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應急行動程序,做到流程清晰、反應迅速、處置配合銜接得當,確保預案具有可操作性;對于現場,應多開展實戰形式的應急演練,充分提升基層隊伍的協同水平和實戰能力,同時檢驗和完善預案的合規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應急演練資料和記錄要經得起檢查。2.6.2規范應急演練評估。各單位要制作應急演練評估表,在演練結束后,按照評估表認真開展評估總結,并出具總結評估報告,備案備查。總結評估內容要真實、有針對性,總結演練的成功經驗,剖析演練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杜絕千篇一律、形式化的現象。
2.7做好應急值班工作,規范報送程序。(1)發揮生產值班工作的職能作用,強化節假日值班和負責人帶班制度,做到“值班電話隨時通、值班人員隨時到”,及時處置突發事件信息。(2)嚴格執行重大突發事件1h報告和“三敏感”(敏感時間、敏感地點、敏感事件)信息1h報告的規定,杜絕遲報、漏報、謊報和瞞報現象,事故、事件上報率100%,確保突發事件信息在第一時間報告,掌握突發事件處置的主動權。
2.8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工作。企業級應急物資作為一級應急物資,由應急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做到“專業管理、保障急需、專物專用”[10]。現場應急物資作為二級應急物資,由現場根據自身特點進行應急物資的儲備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現場應急物資管理臺帳。
2.9做好應急日常管理,強化應急預防工作。(1)做好日常預警工作。充分發揮生產安全預警系統的作用,關注各地天氣、社會因素等情況,通過電話、郵件或文件等途徑預警,實現對突發事件的初始控制。(2)加強對重大危險源和風險點進行監控,對作業范圍內的工作開展預防性安全監督檢查,按照“險時搞救援,平時搞防范”的原則,圍繞重點系統、重要部位、關鍵環節排查事故隱患,將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
3結語
石化企業必須對應急管理的概念有足夠的了解,并在應急的組織結構和資源分配方面有適當的準備,在發生突發事件時避免猝不及防而導致損失進一步擴大。所以,石化企業只有加強應急管理,消除并降低事故風險并防止事故蔓延或加劇,在事故發生后,企業才能迅速采取緊急措施并保持良好狀態,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和損害。
參考文獻
[1]楊甦生.第四方物流在石化企業的發展前景[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4):60-63.
[2]羅森林.建筑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建筑安全,2011,26(1):24-26.
[3]焦桐祥.試論石油化工企業的應急演練[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9,5(1):181-184.
[4]王海波.淺談路橋企業施工的應急管理[J].建筑安全,2020(2):72-75.
[5]矯茗宇.撫順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應急管理體系研究[D].沈陽:沈陽理工大學,2017.
[6]楊靜.事故災難應急救援人—機—環境系統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
[7]王紅漢,羅育斌,劉峰,等.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9,35(9):53-55.
[8]黃亦兵.建筑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亟待加強[N];中國建設報;2011年.
[9]王明臣.石油企業事故災害類事件全面應急管理機制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11.
[10]韓建武.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51-53.
作者:鄧子為 單位:西南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