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塊鏈技術下公司財務風險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提要:區塊鏈被稱為分布式賬本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實質上區塊鏈是一種以區塊形式組織成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是異常安全、不可篡改性、可訪問、無第三方的。本文通過區塊鏈的技術特性和財務管理現狀相結合,具體分析財務風險的不同類型,進而探討如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財務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模式中,以期借此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提高財務公司的財務管理效率,提升企業集團的整體競爭優勢。
關鍵詞:區塊鏈;財務風險;應用探究
一、引言
比特幣和以太坊作為區塊鏈的平臺,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與普及,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也逐漸被不同專業領域的學者和科研人員重視,尤其是在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后,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區塊鏈被稱為分布式賬本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實質上區塊鏈是一種以區塊形式組織成的數據庫,擺脫金融應用場景的局限性,易于找到其他適用領域,凡需要全局性、歷史性地記錄數據的場景都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
二、區塊鏈技術介紹
區塊鏈是什么呢?可以從以下層面來理解:首先,通過科學技術層面來理解,區塊鏈涵蓋了諸多科學技術問題:數學、密碼學、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等;其次,通過應用層面來理解,可以把區塊鏈簡單的理解成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該數據庫具有的特點如下: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可追溯性、可維護性、防篡改、集體維護等;最后,這些特性為區塊鏈的“真實”、“公正”與“透明”“信任”等奠定了基礎。在當下,各個國家的區塊鏈分別存在有: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三種形態。第一,全球上任何國家不論是集體還是個體都可以在公有鏈上進行交易買賣,同時該行為是通過區塊鏈確認,每個人都可以加入進來,即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共識過程。第二,記賬人是通過特定的群體內部確定具體的節點,提前選好的節點決定每個區塊的生成(預選節點參與共識過程),其他接入節點不具有記賬人的身份不能進行記賬操作同時不參與記賬過程,但是可以參與交易(其實質同樣是托管記賬,但此類型屬于分布式記賬,其各個預選節點上相對的各個區塊的記賬人便成為了區塊鏈上的主要風險點),除記賬人以外的所有人均允許在此區塊鏈公共開放的API進行有限訪問查詢;我國的騰訊現采用的就是此類型的區塊鏈。第三,只采用總賬技術進行記賬的區塊鏈類型是私有鏈,該類型鏈是指所有者,或集體或個體獨享區塊鏈的記賬權限,與第一第二種分布式儲存方案基本相同;此種類型的應用正在摸索中。
三、公司財務風險現狀
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表現為兩個方面: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內部風險中包括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內外部環境的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不確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獲取的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差的可能性。財務風險是具有客觀實在性,企業管理者只有制定策略采取措施來控制降低財務風險,使其達到最低,但沒有辦法完全消除風險。從公司內部風險管理層面考慮,財務風險主要發生在以下幾個環節:
(一)全面預算方面。實行全面預算時表現出的風險主要包括:(1)預算不完善甚至沒有預算編制,從而影響公司沒有約束可循或盲目經營;(2)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的預算目標和編制,從而影響公司資源和發展戰略的浪費和難以實現;(3)預算執行、考核方面不力、不嚴缺乏剛性,從而影響公司在預算管理上起不到實質性作用。
(二)資金活動方面。資金活動變現的風險主要包括:(1)籌資決策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不當的投資導致不合理的資本結構,甚至籌資無效,從而影響公司產生高額的籌資成本或債務危機;(2)投資決策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錯誤的投資決策導致無目的的擴張,甚至錯失發展機遇,從而影響公司的資金鏈和使用效益產生問題和風險;(3)資金調度和運營缺乏合理性和流暢性,從而影響公司的財務和資金出現困境;資金活動管控不嚴,可能導致資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企業遭受欺詐。
(三)財務報告方面。編制、對外提供和分析利用
財務報告的風險主要包括:(1)不按照編制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編制財務報告,從而影響公司在法律和社會形象上出現問題;(2)財務報告造假,公布不真實的財務報告,影響財務報告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決策,干擾市場秩序;(3)財務報告利用不當或不力,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從而影響公司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失去掌控。
四、區塊鏈在財務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是以數據庫作為數據存儲載體,以P2P網絡作為通信載體,依賴密碼學確定所有權和保障隱私,依賴分布式系統共識框架保障一致性,旨在構建價值交換系統的技術;通過充分理解和掌握區塊鏈密碼學、共識機制和網絡三大核心技術能夠更加深層次的將區塊鏈應用到財務風險管理當中。本文主要從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匿名性特性來分享其在財務風險管理的應用:
(一)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是區塊鏈的重要特性。存有交易的區塊在共識機制下按時間順序加到鏈的尾部從而使修改區塊數據成本極高甚至是不可能完成,進而保障鏈上數據可靠性,讓中途破壞者不可抵賴。區塊鏈技術采用時間戳來記錄各項交易與操作,有助于解決數據登記追溯問題,登記在區塊鏈內的數據有可追溯的主體身份簽名并可用于事后管理,而且區塊鏈技術記錄的數據的不可篡改性也有助于控制操作風險。1、基于此特性可以用于資金活動管理,降低資金風險,使得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的每一筆資金都是可追溯的,同時對資金的運營情況不能僅憑個人的意愿進行篡改;具體而言在籌資活動中利用區塊鏈的可追溯的特性,對資本結構和融資程序進行可追溯的管理,進而可以提高籌資效率降低籌資成本;在投資活動中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每一筆用于投資的資金其個人無法擅自改動和變更,降低了資金被擅自挪用的分享,使得資金調度合理、運行順暢,避免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和資金冗余。區塊鏈技術可以在不受信任的資金調度者之間形成信任共識,并可以通過合約保障資金進度,又可以向公眾保證信息的透明性和不可更改性,有效促進在財務資金活動風險管理的落實。2、在財務報告的風險管理上,其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財務報告的真實性,保證使用者使用真實的財務報告,從而提高決策的有效性和確保市場秩序的正常運行;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通過利用財務報告及時發現問題,避免他人的惡意篡改財務信息,并且可以準確地找到問題所在并進行處理,保證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管理和企業的健康運營。3、在預算風險的管理上,可追溯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預算編制的效率,通過追溯以往的數據和預算計劃、具有聯系的其他相關數據,健全預算編制,使得企業經營有據可依;不可篡改性使得預算在執行和監管上具有剛性,避免預算流于形式,形成良好的預算風氣。4、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對分析財務風險來說也是一種裨益。首先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進行財務信息的收集,利用此技術收集的信息與其他渠道或技術相比具有真實性和高效率,特別是對一些負面或者試圖掩蓋的負債和壞賬等;利用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成本核算、資金結算和現金管理業務中曾發生錯誤的業務流程或環節將大大減少。
(二)如果說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保證了鏈上資金數據的安全可靠,那么匿名性則保護了鏈上節點的資金權益和企業資金活動的隱私。利用到區塊鏈匿名性的應用領域主要是電子醫療和用戶數據管理與隱私保護。1、其實在財務風險管理方面,一方面公司的資金預算計劃對于同行業競爭對手來說保密性要求較高,但企業內部不同部門或各區域公司間的分散記錄給其安全性和實用性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另一方面同行業企業間的數據共享有利于精確的編制預算和對市場的調節,甚至是降低資金成本。預算編制及記錄呈現出的這種矛盾在使用區塊鏈技術后得到了有效緩解。因為區塊鏈利用密碼學里的一些技術(哈希運算、非對稱加密、私鑰、公鑰等)使得在數據公開的前提下私人信息的安全得以保證,同樣的原理還可以用于用戶預算數據及權限的管理,從而提高預算數據的安全性。從而可以促進預算目標合理和編制科學,避免企業資源浪費和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2、在資金活動風險管理中利用匿名性的特性,保證資金的安全。無論是投資方還是融資方對信息的保密和相關隱私提出要求,為了合作的順利進行必須確保其信息和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其資金的現狀和運行情況并不是時時處于健康的狀態,當處于低谷的時候為了保護企業的股票等不少較大波動,需要在一定時期內保密,避免引起社會大眾的恐慌情緒,待企業進行處理恢復至健康狀態。3、在財務報告風險管理中匿名性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進行不公開或者匿名的場合,其技術的匿名性可以發揮作用。財務報告使用者可以直接查看鏈上的信息,不受財務報告制作人或生成人的主觀干擾影響,能夠更加公正地對待財務信息和結果,專注于財務數據和數據背后的企業真實狀況。此外,區塊鏈的分布式特性還可以用于數據存儲與計算平臺的搭建。前者主要是利用去中心化特性免除中間商的,從而實現點對點的服務或設備資源租用以及數據的分布式(冗余)存儲;后者則主要利用區塊鏈的安全性來規避多方計算時數據所有者的隱私泄露問題。
五、結語
在過去的幾年里,區塊鏈已經從一個加密貨幣或支付系統發展成了一個社會全行業可以參考應用的生態系統。如今區塊鏈的技術發展還處在初始階段,將其特性充分運用到財務風險管理的領域,需要財務工作者和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到這場革命中來,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改變行業的機能。對于財務工作者而言,技能的組合至關重要。財務工作者在具備財會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精通信息技術但區塊鏈技術還處于探索階段,我們不應該排斥一種新型技術的產生,也不應該畏懼新技術帶來的新挑戰,而是要科學理性的看待區塊鏈技術創新和應用,使區塊鏈技術與財務風險管理更好地融合與進步。
主要參考文獻:
[1]徐忠,鄒傳偉.區塊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J].金融研究,2018(11).
[2]陳偉利,鄭子彬.區塊鏈數據分析:現狀、趨勢與挑戰[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8.55(9).
[3]何穎.“互聯網+”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J].財會審計,2019(10).
作者:陽震青 牛月月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