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型水電站技術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前我國在中小型水電站的開發利用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能源供應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在中小型水電站的技術管理中,沒有進行科學嚴密的管理和組織,進而有效地提升中小型水電站的經濟效益,減少機組的停機、低效率運行等事故發生。文章針對中小型水電站在技術管理方面的優化途徑展開探討,以期促進中小型水電站技術管理工作順利的開展。
關鍵詞:中小型水電站;技術管理;方法
1健全技術管理制度,規范員工工作職責
中小型水電站雖然相比大型水電站來說,其裝機規模較小、產能也不夠高,但是其對于偏遠地區的供電特別是山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健全科學的技術等管理制度,以保證機組安全高效的運行。依據國家在水電站建設中的相關法律制度,結合中小型水電站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首先應該對管理人員在上崗之前做好相應的規章制度培訓,使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夠具備合格的上崗資格。同時建立起技術管理工作網,將責任職能落實到人,針對技術管理的信息收集工作、事故分析工作、整理反饋工作等,建立一整套規范的制度流程[1]。在水電站的運行過程中,技術管理人員應該嚴格執行交接班等工作內容,巡回檢查相關的設備設施運行情況。并在水電站部門內部,定期開展相關技術管理的經驗交流會,讓員工針對自己的工作內容進行工作總結和技術創新等活動。對技術管理員工開展定期的考核,對其專業能力和技能進行檢驗,促使技術管理人員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在技術管理工作中的綜合素養。與此同時,還應該建立一整套針對設備運行分析的規章制度,主要內容就是針對設備中的各種儀表指示、運行情況等進行記錄和分析,以提供給相關的技術管理人員及時找出其中潛在的問題和產生問題的原因,方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進一步提高水電站的發電效率。
2加強運行管理模式,提升設備運行效率
中小型水電站的設備原理和工作流程與大型水電站一樣繁瑣復雜,因此要加強運行管理,做好水輪發電機組的優化調度,減少水能損失,發揮最佳運行效率。根據國家法律和水電站的有關管理規程,對水電站的運行管理應該結合電站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和應急預案。技術管理人員在運行管理過程中,要嚴格做好設備運行記錄,必要時還可以設立觀察員,對員工錯誤的操作行為進行指出和糾正。同時,為進一步優化中小型水電站的工作效率,技術管理人員應針對水電站中的發電用水和灌溉防洪等運行情況,實行合理科學的調度。其中主要包含:1)要求技術管理人員及時準確地了解水文情況,并結合水文預報的資料根據泄流量、發電流量等進行分析,做好相關負荷預測,進而確立好下一步的運行方式。2)技術管理人員要合理科學地利用好水電站的有效庫容,并盡可能地做到提升上游運行水位,以增加水電站發電水頭。3)技術管理人員要盡量做到多發峰電少發谷電,以此來提高綜合結算電價水平,同時對電網起到調節穩定的作用。4)針對機組的運行特性曲線,技術管理人員要按照效率高、耗水低的原則,充分保證設備在高效率區運行,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5)技術管理人員要配合相關調度部門做好經濟運行的方案,充分利用水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水電站的發電效益。在汛期的時候,水電站要在安全度汛的原則下運行,控制水庫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并且嚴格執行防洪部門批準的調度方案,以保證水庫在安全的情況下運行。
3加強維護檢修管理,推進工作高效開展
保障中小型水電站的正常運行措施是以預防為主,因此技術管理人員在對水電站的維護檢修時,必須要結合水電站自身的實際情況,嚴格執行設備定期維護檢修制度,同時,在運行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嚴密謹慎,嚴格監視水輪發電機組以及其他設備的運行情況,當運行的機組超出額定出力或出現異常時,必須要按照嚴密的技術順序對設備進行后期操作。每個水電站應建立起一套規范的設備檢修制度,相關負責人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維護,針對個別存在缺陷的設備及時進行維修和更換,以有效保障整個水電站所有設備都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對有問題的設備,應即時解決,將設備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在中小型水電站技術管理工作中,應重視維護檢修人材的培養,以老帶新,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技術管理人才。通過對中小型水電站每月定時的維護保養,從而提升水電站的設備運行質量,縮短相應的檢修工期。此外,中小型水電站還可以定時派送技術管理人員外出進行學習和培訓,掌握先進的工藝技術,充分熟悉相關的新材料和設備的使用方法,進而使用信息技術,制定檢修網絡圖,有效促進檢修質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維修費用。在中小型水電站中,目前存在忽視對機組設備運行和檢修情況的統計分析,因此管理人員還要做好中小型水電站的統計分析工作,有針對性地對設備的問題采取措施,提升設備的利用率和發電效率,并對各項設備的名稱、數量、參數等做好記錄,對有缺陷的設備進行記錄和上報,對維修的資料進行統一整理歸檔,并由專門的管理人員進行保管,以能夠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2]。
4強化技術監督工作,推進設備正常運行
中小型水電站在運行的過程中要依靠科學合理的方法,要求技術管理人員掌握設備運行規律,對設備進行精心維護檢修,進而保證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要加強對設備的維護檢修工作,還要對水電站進行明確的技術監督。派出專門的人員對技術監督的各個項目進行學習,掌握各項目監督的重點和難點。中小型水電站的技術監督包含對儀表、電氣設備、金屬等監督,其中對儀表的監督主要是指對各類電器儀表定期進行校驗、調整、修理或更換,以保證各個儀表能夠在運行過程中具備完整性和精確性。電氣設備監督是技術管理人員為了防止電氣絕緣損壞,不定期地對電氣設備和防雷等各個情況進行預防性的實驗,以有效保證其正常運行。金屬監督是指技術管理人員對各個金屬部件在運行中的性能變化等進行檢測,特別是水輪機的氣蝕以及泥沙對轉輪的磨損。
5提升員工整體素質,豐富員工專業技能
中小型水電站由于規模小無法按每個專業來配備技術管理人員,對于技術管理人員的要求較高,目前在中小型水電站中工作的人員往往身兼數職。例如有的人員要身兼電氣、機械和運行工作,很多水電站甚至沒有專門的檢修工,只有等出現故障時才臨時抽調相關人員進行檢修。而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要求水電站的員工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積累豐富的經驗和技能。水電站企業應該加強對員工的技術培訓,充分提升員工的整體綜合素質[3]。1)定期派遣員工參加專業培訓班。2)邀請相關專業教授進站來開展指導工作和授課,使員工能夠在理論學習中聯系實際。3)結合員工的實際業務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崗位培訓。4)在內部開展學術交流,邀請內部老員工和骨干人員進行經驗交流。5)聘請水電站設備生產廠家技術人員,到水電站針對各項設備的操作和預防措施進行講解,確保員工熟悉掌握水電站的各種設備性能,在工作中設備出現故障的時候能夠及時處理。6)在水電站內開展以老帶新的模式,一對一地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7)不定期地派出員工到同類水電站進行參觀學習,開闊員工的視野,增長見識。
6運用信息管理技術,優化高效開展工作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使我國的中小型水電站逐步向自動化和智能化管理的方向發展。因此技術管理人員應該提升智能化操作水平,運用信息管理技術來提高機組的發電效率,保證水電站安全運行。由于中小型水電站的資金有限,在進行自動化改造升級時,應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基礎之上,提升信息化操作水平。為此,可以對水輪機組的開關和調節進行優化改造,以使技術管理人員在控制室能夠進行相關的指令操作,并對勵磁系統進行改進,使水輪發電機組能夠自動地進行功率調節,確保能夠滿足系統無功負荷的需要。與此同時還可以運用故障檢測系統,對機組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故障進行遠程實時的監測,幫助控制機組進行自動關閉,并給技術管理人員傳達相應的故障信號。
7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中小型水電站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僅給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優質穩定的電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中小型水電站的經濟效益,為把我國建成節能環保型的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因此中小型水電站應該積極地重視技術管理工作,探討創新相應的技術管理途徑,不斷提升中小型水電站的電能生產效率,進一步推進社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姚磊.中小型水電站技術管理探討[J].水電站機電技術,2017,40(02):63-65.
[2]劉毅.淺談中小型水電站生產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J].機電信息,2013(30):166-167.
[3]王延平,尤明華,姚遠.中小型水電站的技術管理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08(31):74.
作者:謝紹傳 單位:廣東省英德市永源水力發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