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困境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黨的報告強調“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踐工作中我們發現,在當前落實黨中央“深化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面臨一些困境。本文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改進對策,從而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安全完整;有效利用
一、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必要性
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是確保財務數據真實準確的基礎;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也是避免固定資產浪費或流失,有效維護固定資產安全完整的必要條件;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更是確保資產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合理保證。
二、機構改革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面臨的困境
(一)固定資產管理重視程度不夠
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工作繁雜,重資金輕資產成為領導層的常態。在這種意識的影響下固定資產管理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資產管理部門責任意識欠缺;資產管理員專業勝任能力不強;無監管或監管不到位現象較普遍。
(二)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待完善
固定資產是行政事業單位占用和使用的國有資產,在管理崗位設置和職責授權分工時應相互牽制相互制約,不相容崗位分離。實踐中基層單位通常由財務部履行固定資產管理職責,采購、實物管理、會計記錄、清查盤點等工作均由財務人員完成,制度設置上存在漏洞,內部監督形同虛設。財政監督對采購預算的審批側重是否有資金來源,忽視了采購是否必要,審計和紀檢監察部門專注于資金使用的監督,忽略了固定資產的監管,致使外部監督乏力。
(三)固定資產存量家底不清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由于領導重視程度不夠、資產管理員責任意識欠缺,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質量不高,固定資產存量家底不清。機構改革背景下單位合并、組建勢必重新整合辦公用房及辦公設施設備。因搬遷時間緊,資產清查盤點不及時等原因讓單位在用資產、閑置資產、報廢待核銷資產變成了糊涂賬。
(四)騰退房產維護管理困難多
機構改革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撤并、組建,勢必涉及辦公用房及附屬設施重新整合。在2018年機構改革中,**市直單位共清理騰退辦公用房6萬余平方米,其中整體騰退辦公樓18棟。已騰退辦公用房在權屬未變更或處置前原單位仍負責維修改造。一方面造成使用權和管護責任的分離,易致使維修改造項目得不到及時處理,影響接收單位正常公務運轉;另一方面原權屬單位搬離,不便對維修改造工程實時監督和全過程控制,易導致維修改造成本的虛高。
(五)固定資產調劑共享機制不健全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第3號明確了固定資產的最低使用年限,為達到厲行節約,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的目的,各單位應防止固定資產長期閑置和低效運轉。目前辦公用房的共享調劑在全國較為普遍,但辦公設施設備的調劑機制,大型專用設備的共享機制仍不健全。
(六)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有待完善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僅具備記錄、查詢等功能;固定資產管理實時分析功能不完整,不能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系統功能未貫穿從采購預算編制到資產報廢處置全過程,達到覆蓋資產使用者、資產管理員、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網上申報審批一站式辦結需求,也未滿足資產共享調劑信息和交接的需要。
三、基于機構改革的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改進對策
(一)提高管理責任意識
在思想意識上,單位領導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形成管理合力。資產管理員和責任人員應切實擔負起固定資產管理主體責任,不斷夯實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建立一套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將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考核評價結果納入政府對單位年度綜合績效考評體系,從制度上保障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二)完善制度管理體系
(1)建立崗位責任制度。使采購與付款、實物保管、會計記錄等不相容崗位分離,相互牽制,相互制約;規范授權批準管理,明確單位固定資產授權審批的方式、權限及相關控制措施。(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認真梳理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業務流程,實行全過程內部控制。一是切實把好固定資產“入口”關,固定資產配置要以單位履行職能和促進事業發展需要為基礎,以資產功能與單位職能相匹配為原則,以資產配置限額為標準;二是強化日常管理,及時更新變動信息,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加強日常維護保養;三是嚴把“出口關”,固定資產報廢處置等需經單位、業務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三級審批,再按程序辦理;四是建立固定資產定期盤點制度,成立由單位領導負責,內部監察人員參與的資產清查小組,清查結果及時向管理責任人推送并向單位全體成員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對清查發現的徇私舞弊行為依法依規查處。(3)創建內外聯動監督機制。固定資產管理應創建內部和外部聯動的監督機制,形成監管合力,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內部監督通過資產清查和清查結果全面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來實現。外部監督由業務主管部門、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協同實現。業務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資產購置預算的審批不僅應審核是否有資金來源,還應審核資產配置是否與業務需求一致,是否超標準配置;審計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將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安全完整納入審計、巡視巡查范圍,各監管部門形成一條貫穿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監督體系。
(三)扎實做好清查盤點
為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及時組織本轄區內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工作,對在用資產、閑置資產、報廢待核銷資產分類登記,做到賬實相符,并將清查結果及時上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在全面掌握轄區固定資產現狀的基礎上,對閑置資產進行調劑和集中拍賣處置。各單位需加強閑置資產的實物管理,并協助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辦理調劑資產的實物交接和權屬變更手續;及時辦理報廢資產核銷手續。
(四)加強騰退房產管理
加強對搬遷騰退辦公用房的管理維護,保障房產接收單位的正常公務運轉,有效保證騰空房產的安全完整??照{電梯等設施的日常運行維護由接收單位負責;大型維修改造由接收單位協同原單位辦理預算評審、政府采購、工程監理、決算審計等一系列工作,并由雙方單位對維護管理支出審核簽章后方能向財政申請資金支付。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推動交接房產的權屬登記變更,明晰管理責任;加緊閑置辦公房產的拍賣處置工作,盤活存量資產,增加政府可用財力。
(五)創建共享調劑機制
共享和調劑機制的核心是盤活存量,物盡其用。資產管理部門應夯實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工作,為探索創建共享調劑機制奠定基礎。**市國有資產主管部門探索創建了集中辦公會議設施、車位、食堂等共享機制,臨時機構辦公設備共享倉等,不僅減輕了財政支出壓力,也提高了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值得各地借鑒。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在全面掌握轄區固定資產現狀的基礎上,遵循“調劑優先新購”原則,對固定資產進行科學調劑,物盡其用。
(六)完善管理信息系統
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是管理好固定資產的工具和手段,不僅需滿足行政事業單位對內精細化管理的需求,還應滿足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宏觀管理的需要。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應不斷完善動態管理功能。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創建連接行政事業單位,覆蓋采購預算、配置、使用、調劑、處置、分析決策等環節的綜合辦公系統,資產管理各環節申報、審批都在網上辦結,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實時分析功能,及時為單位領導、主管部門、財政部門等不同層級的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創建共享調劑資產的網上信息公開和交易平臺,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需求雙方只需在網上申請,主管部門在網上審批,即可辦理實物交接。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保障其履職的固定資產進行科學統籌,不僅能有效遏制國有資產浪費、流失,保障其安全完整,還能防止固定資產低效運轉,提高其使用效率,從而降低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成本,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德敏.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精細化管理全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0.
[2]黃芹.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分析[J].財會學習,2018(35).
[3]洪海鵬.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2).
[4]韋運菊.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2).
作者:黃艷 單位:湖南省郴州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