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議工業園區建設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工業圊區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E.,4-在不少問題。本文認為應采取轉變政府職能、科學規劃固區、調整產業布局、實施產業集群、提升園區品牌等政策措施,以推動贛州市工業固區穩步健康發展。
【關鍵詞1贛州市工業園區發展對蓑
201年以來江西省贛州市大力依托工業園區辦工業加快工業化進程園區經濟有力地促進了贛州社會經濟的發展。但由于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等因素的制約贛州市各工業園區普遍存在政府角色定位不準、園區規劃不太科學、產業結構類同、園區服務業不發育、園區創新能力不強、園區與城鎮發展脫節等問題。本文認為應采取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科學規劃園區、調整產業布局、實施產業集群、提升園區品牌等政策措施.以推動贛州市工業園區更好、更快地發展。
一、轉變政府職能.加快體制與機制創新
工業園區要增強政府能力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體制與機制把屬于企業的權力交還給企業.把應該由市場調節的事情交還給市場把可以由社會承擔的事情賦予社會把政府該管的事情管起來真正實現政府創造環境、社會發展環境,企業適應環境。今后工業園區政府部門的工作重心要從常年忙于招商引資轉移到制定相關產業規劃與發展政策、創新機制與體制營造良好的基礎設施和軟件環境、完善園區公共管理與服務體系、做好園區品牌的營銷與宣傳上來。當前.園區政府尤其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應改變過去單純以GDP作為考核工業園區所在地官員政績的指標增加集約利用土地、環境保護、社會和諧程度等方面的政績考核指標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防止因各工業園區所在地地方官員互爭政績而產生的一些問題。
二、搞好園區規劃,提離土地利用效率
在園區規劃上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強化性的科學論證。園區規劃要與城市規劃相協調用地納入城市規劃選址要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分區要求并應注意工業園區與城市的商業、居住、文化等城市功能分區相協調、相配合。園區總體規劃既要注意與城市建設、土地利用、交通、環保、消防、治安等規劃相協調又要注意長、中,短期相銜接。
強化園區企業節約利用土地的觀念,大力提倡和實施企業廠房建設多層化、工人住房樓盤化、企業辦公寫字樓化工程。政府應規定園區投資密集度最低指標(每平方公里投資額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外還應該設置園區企業建設的其他相關指標如環保和綠化等最低指標要求。
三、調整園區布局.促使產業集群化發展
工業園區的一般特征是大最工業企業在一定區域內集中。但是企業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自然地產生聚集效應。工業園區的發展有賴于產業集群—園區內企業的關聯性或者業務關聯所形成的協同效應。工業園區的發展應是一個相關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過程。
贛州市應優先發揮中心城區的主導作用讓集群化的工業園區沿京九鐵路和龍贛韶鐵路、贛粵和廈蓉高速公路布局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贛州市政府應針對六大支柱產業各確定2J3個區位及基礎條件較好的工業園區實施產業集群化發展并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與措施。
贛州中心城區應根據區位.以及交通優勢。著重建設相關離科技工業園和出口加工園區。以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托利用現有基礎建設以制鞋、汽車零部件、制藥、飼料等為支柱的各種特色園區;沙河工業園依現有產業基礎逐步建成以電子通信設備、機電制造等為支柱的特色園區:贛縣工業園區重點發展以服裝為支柱的特色園區。此外.在中心城區邊緣還可依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優勢擇地建立專門的物流園區和出口加工園區。
今后還應著重沿贛粵高速、廈蓉高速京九線.龍贛韶線,建立各具特色的工業園區。南康逐步建成以精細化工、家具制造、食品加工,服裝加工為主的特色工業園區:信豐逐步建成以水泥及建筑裝飾材料為主的特色工業園區:龍南逐步建成以稀土深加工與應用為主的特色工業園區;興國逐步建成氟化工為主的特色工業園于都逐步建成以牛奶及乳制品為主的特色工業園區:瑞金逐步建成以烤慢為主的特色工業園區。
此外還應整治當前的一些問題園區。淘汰或撤消一些招不到商、污染上游水源地對經濟發展貢獻不大、交通及區位條件較差的工業園區。如撤并安遠、寧都、定南等地的工業園區這些地方可以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和農產品優勢發展生態旅游產業等。
四、創新園區投資方式,整體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
贛州市各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園區建設等還剛起步,資金來源單一、對象過少必須進一步挖掘和確定一些新的投資主體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擴大投資規模。
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和外資的社會投資領域、范圍鼓勵并引導社會資金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特許經營、項目融資等形式.廣泛參與園區建設。深入挖掘園區無形資產對園區設施的經營權、使用權管理權冠名權等進行拍賣轉讓對一些能獲得盈利的園區供水、供電、停車場等全面推向市場,采取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管理模式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園區公共設施建設。
建立與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共同興建的以該國和地區命名的工業園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由于產業的升級,有些產業急儲轉移,贛州可以利用本地資i}、市場、區位、生態等優勢著力與該國或地區政府及相關行業協會談判,整體承接外國或外地區的產業轉移采取“我出地,你建設我收稅“的建園原則。目前可考慮在贛州中心城區邊沿規劃建設深圳工業園、臺資工業園,港資工業園等。
五、扶持中介組織發展,健全園區服務業
贛州各縣市《區)為了加強園區建設與管理,均成立了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由于贛州市各工業園區還沒有制定鼓勵服務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因而園區內各種服務和中介工作基本上由管委會全程代辦缺少一些專業化、高效率的信息服務、商貿物流.營銷管理和消費休閑等方面的服務行業。管委會存在管而不全.全而不精的問題中介及服務工作還不能很好的解決園區企業和工人的實際問題。贛州市各工業園應加快完善法規體系服務體系和市場體系建設,提高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信息化、數字化水平,提高中介服務的能力全面提升園區的服務層次和服務質炭真正實現市場化運作。
借鑒發達地區(如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工業園區建設經驗將工業園區作為以工業為主的新城區來建設。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加快園區服務業發展。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中介組織建設,讓中介機構與掛靠單位徹底脫鉤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之路,并迅速培育商貿、物流、賓館、飯店、金融,營銷、管理、咨詢、勞務、居住、生活等為園區服務的配套行業。
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園區科技含且
科技含量的高低逐漸成為衡量各工業園區生命力旺盛與否的一個標準,因而,各工業園區的競爭也將演化為技術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所以,在發展工業園區的過程中應大力提倡和實施園區科技化,人才化和信息化工程著力打造以科技為先鋒、人才為依托、信息為紐帶的新型現代化工業園區。
成立園區項目建設基金會加大財政對工業園區發展的扶持力度。除對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給予必要的財政支持外.還要根據各自財力,設立和壯大工業園區發展基金.用于支持建立園內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和園區科技創新體系,對重點技術改造和信息化建設項目提供貼息貸款和補助引導和支持園內企業不斷上高新技術項目。
政府應增加專項科研經費鼓勵園區內企業設立科研經費預算,積極扶持園區研發機構的建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新產品開發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提高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能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加強科研隊伍的組織建設建立健全有效的用人機制,吸引相關高科技人才,逐步形成有贛州特色的知識經濟。對于園區急需的高科技人才贛州市政府可給予適當的政府津貼。
強園區企業與各大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合作.加大專利產品和技術的開發與研究.實現信息的暢通和資源的共享。
七,園區建設與城鎮建設相結合,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
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有力地推動了贛州的城市化進程。在建設工業園區時.必須站在有利于城鎮化發展的角度上,樹立農村向城鎮,農民向市民轉變的意識。
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主動到工業園區就業同時要加強對農轉非人口的知識培訓,使其適應園區工作和城鎮生活的要求。
加快與工業園區相配套的居住及商業文化設施建設.并使之和諧發展。當前尤其要注意降低住房價格.使”洗腳上岸‘’在工業園區工作的農民能買得起住房做到安居又樂業。
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切實保障農民工及其子女的合法權益;制定相關政策使入園企業不再拖欠農民工工資為農民工建立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建立農民工子弟學校切實解決入園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八、發揮區位優勢,積極融入長珠閩
贛州是珠三角和閩三角的直接腹地.處于東南沿海發達地區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交接地帶,是江西的南大門,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近年來隨著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土地水電、勞動力等價格的提升,當地的一些勞動及資源密集型產業正逐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對贛州這樣一個中部欠發達地區來說既是一個極好的發展機遇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贛州正大力實施對接”長珠閩建設新贛州“發展戰略認真分析‘’長珠閩‘的優勢和劣勢,結合贛州實際,制定相應政策措施,做好對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準備。
在對接形式上.要做到結合贛州本地特色全方位的對接,既要做到產業上的對接,也要做到體制和公共事業上的對接;在對接方向上目標要明確,做到有針對性。側重于融入珠三角側倚閩東南,呼應長三角,盯著港澳臺。
贛州市政府應加緊做好筑巢引鳳的準備工作,把園區規劃好,使產業集群優勢突顯出來,大力吸收一三來一補’‘及勞動密集型企業,引進技術含最高、附加值大、污染小的制造企業入園。
九、打造園區品牌,融入經濟全球化
合力打造贛州城市品牌和工業園區品牌。一方面注重贛州市整體品牌的宣傳,在主流宣傳媒體打造贛州品牌??梢钥紤]做以贛州特色工業園或贛州整體城市形象為主題的廣告宣傳;也可以利用贛州的”鎢都“、’‘稀土王國’‘、‘’臍橙之鄉”等響查全國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優勢,做好本地資源優勢和傳統產業集群的招商擴大贛州市或主要工業園知名度。另一方面贛州可充分利用現有的工業園產業集聚優勢主動在相關媒體和沿海發達地區做宣傳;也可以利用贛州現有市場優勢舉辦各種國內‘國際展覽會來宣傳贛州及其特色工業園區。
要以全球化眼光看待贛州工業園區的發展。也即贛州市工業園區發展的概念、規劃、政策‘制度等應符合國際慣例。隨著我國入世進程的不斷深入工業園區內以政府行政手段干涉市場的行為應該逐步退出。贛州要順應時代要求就應該依照WTO的基本原則發揮市場本身的體制作用.發揮”規則優勢‘’。具體做法是一要按照世貿組織的原則和精神.加快園區內不合理規則的清理工作;二妻建立與市瘍經濟相容的產權制度.莫定園區按市場規則有效運行的體制基礎;三要加強贛州市市場法制建設,完善園區內市場法律制度:四要健全贛州市場監管體制,強化園區內市場監管力度實現多層面全方位的市場監督;五要建立和完善園區的社會信用體系:六要建立健全工業園區涉外發展的軟硬件基礎設立涉外的海關、動植物檢驗檢疫機構、公共保稅倉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