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校舍建設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關于各縣市宜建立“樣板校舍”的問題
工作抓點、以點帶面,這是一個十分有效的工作方法,用于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工作同樣有效,原因在于以下幾點:
1、“樣板校舍”是克服地域性房建文化弊端的有效辦法
中國是一個已有六千多年建筑史的國家,在幾千年的地域性文化演變影響下,也形成了地域性的房建文化。然而,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地域性房建文化中,也存在一些不符合安全、科學精神的傳統做法。值得指出的是,我國現行各類房屋設計、施工規范以及構造做法,都是在繼承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房屋建造文化優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建造符合現行規范的“樣板校舍”,實際是繼承我國房屋建造文化優點而建造的“精品工程”。
從目前山東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的實際情況分析,由于受到各地經濟發展情況約束和傳統文化思想的雙重影響,房屋建設短期內很難完全實現規范化管理運作,這種狀況往往導致地域性的建房文化控制了校舍建設工程質量,一些違反建筑科學的做法甚至錯誤隨之出現。有鑒于此,“樣板校舍”可以形象指明,哪些是可以采用的做法,哪些是禁止和不宜采用的做法,可較好地避免和克服地域性建房文化的陋習。
2、“樣板校舍”的榜樣作用是解決管理者“房屋建設標準”有效辦法
要求各地教育部門領導都成為房屋專家是極不現實的,事實上,即便是專門負責房屋建設的人員中,仍存在“門外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容易導致“應該重視的問題卻重視不起來”的后果。因此“樣板校舍”的榜樣作用是解決管理者“房屋建設標準”的有效辦法,有了這樣一個“房屋建設標準”,校舍建設就會出現,花一樣的錢,可以建造出質量更好的房屋,同時,校舍建設施工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就可能再上臺階。
二、關于“一條龍”做法的問題
在平房校舍的安全中,屋蓋是事故隱患最多的部位,屋架和檁條是關系房屋安全的重要結構構件,其中,檁條一條龍做法的隨意性是工程安全隱患之一。為了說明一條龍做法的結構特點,舉例分析如下:
常見對稱式三開間教室的一條龍檁條受力如圖1所示:
圖1中:l——檁條計算跨度;q——檁條分擔的荷載;a——結構基本部分的懸挑長度;
根據結構層次特點,可先分析附屬部分EF,再分析基本部分。分析求得彎矩圖如圖2所示,各截面控制彎矩分別為:
距離邊支座為x1=截面上,M1=(l2-2al+3a2);
支座B、C截面,MB=(l-a);
第二跨中截面:M2=(l-2a)2;
為獲得梁上較為均勻彎矩,令:(l-a)=(1-2a)2可解得a≈0.15l;
鉸截面E、F上剪力VE=-VF=(1-2a);
上述分析可見:一條龍檁條的懸挑長度a≈0.15l時,可獲得相對均勻的截面彎矩,顯然,工程中a值隨意取用是錯誤的,因a值變化帶來其他截面內力變化可用表1表示,箭頭↑表示內力增大變化,箭頭↓表示內力減小變化。
可見:a值過大,MB過大,對結構基本部分不利;a值過小,M2、V過大,對結構附屬部分不利;考查發現:實際工程中鉸點構造馬虎隨意、可靠性很差,所以,當a值過小時,工程隱患反而更大。
工程中一條龍檁條做法有多種結構形式,但無論采用哪種形式,值均應該設計確定。考慮到屋架間距并不大,建議某些地區,改變一條龍檁條的傳統做法,采用簡支檁條反而更可靠。
三、圈梁與鋼筋磚過梁問題
房屋結構中,圈梁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體性和空間剛度,抑制或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或振動荷載引起危害,因此,針對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的現狀,強調圈梁的設置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對于軟土層較厚的地區,其中也包括丘陵地區中的局部軟土層相對較厚的地區,考察發現:這些地區的房屋,凡未設圈梁的,在檐口、窗口、縱橫墻連接處、山墻等部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
在目前施工質量管理較薄弱的現狀下,不宜采用鋼筋磚過梁的做法。檢查發現:鋼筋磚過梁應用跨度過大、鋼筋錨固長度不足或末端未設彎勾、過梁計算高度范圍砂漿強度不足,梁底鋼筋的保護層砂漿不規范,甚至有鋼筋直徑不足的情況發生。由于上述現象存在,過梁及其上部荷載完全依靠窗框木料支撐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采用檐口圈梁代替鋼筋磚過梁應屬于理想的方案,不僅避免了鋼筋磚過梁的質量通病,還可避免屋架支座處豎向裂縫的更嚴重問題,同時增加房屋的整體性和空間剛度,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解決圈梁與鋼筋磚過梁問題其實是增加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問題,因涉及支模、鋼筋加工、混凝土配置、攪拌、運輸、振搗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多技術工種配合和設備支持,故目前農村小型施工隊伍多采用回避辦法,但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完全能促使施工隊伍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根本的問題還是一個管理問題。
四、城市化的影響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水平不斷加快和人口高峰期的度過,給農村教育體系帶來深刻的影響:生源日漸減少,撤并學校增加且尚未進入穩定階段,學校教育半徑越來越大,因路途遙遠,學生上學難的現象再現,迫使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不得不面對一系列難以解決的矛盾。
國家的城市化是將我國帶入發達國家的戰略步驟之一,也是國家發展的大勢所趨,因此,城市化帶給農村中小學教育體系的影響也是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的,如何應對做這種情況,相關部門應做深入的、戰略性的研究。單從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投資效率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議:集中有限房屋建設資金,合理定點、精心選址,采用多種經濟形式的學生寄宿制管理模式,建設數量雖少但規模較大和較好育人條件的學校,更能應對未來教育對校舍條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