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營企業地位作用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得到了大力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營企業內外因素的影響,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了民營企業進一步的發展,本文就民營企業的現狀、地位作用和發展問題作以研究,探求未來民營企業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民營企業;發展;研究對策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取得的經濟成就與民營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全國已有3200多萬戶個體私營企業,解決了8000萬人的就業問題,我國民營企業總戶數已達800萬家,分別占全國企業總數99%、工業產值60%、工業增加值40%、實現利稅77%、出口額60%、城鎮就業機會的75%,民營企業的年產值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遠遠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它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擴大城鄉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為了更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亟待加以研究、解決。
一、民營企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營企業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民營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表現出了公有經濟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吸收了大量的城鄉就業人員,減輕了社會的壓力。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也離不開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作為非公有制經濟,它與市場經濟天然相容,互為發展條件,其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必須通過市場去實現。因此,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決不能將非公有制經濟排斥在外??倳浽邳h的十五大政治報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要繼續鼓勵、引導,使之健康發展。這是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边@個論斷十分明確地指明了民營企業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二、民營企業的現狀和發展環境
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民營經濟克服了基礎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勢,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GDP中所占比重已達到61%,擁有的資產占全社會資產的比重已超過20%,民營企業產值已“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并逐漸顯露出它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以及維護供需平衡、擴大就業、穩定社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最為活躍的經濟增長點??陀^地說,民營企業的發展正從發展初期向發展中期轉變,即由靠領導人關系的協調建立制度向建立完善的制度性保障過渡,民營企業正向著更合理、更科學的方法,從民營企業的形成來看,目前我國的民營企業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一是從個體戶起家,逐漸積累發展起來,或直接由家庭成員投資興辦的家族式企業;二是朋友、同事參股合資開辦的合伙企業;三是國營或集體企業通過買斷轉型的企業等。其共同的特點是企業的所有權歸一個或少數投資者所有,其企業股份不斷分散化、社會化。因此,民營企業從總體上看,雖然有其市場化程度高、經營靈活、社會負擔輕等優勢,但中國民營企業在發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
1、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人們對民營企業的認識仍然存在著一些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情況,如民營企業在融資等方面較之非民營企業存在著更多的障礙,尚未取得與國有企業一樣的待遇,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一些部門在履行其職能時,還存在著不能一視同仁的情況,“兩張臉”和“兩個標準”的情況依然存在;在服務收費、子女入學等方面往往被提高收費標準,得到特別“關照”,這些情況的存在,使得一些民營企業的行為短期化,投資愿望嚴重弱化。
2、管理水平低下。我國目前的許多民營企業都選擇了家長式管理模式,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家族”和“親緣化”特征,實行集權化領導、專制式決策,經營者既是資產所有者,也是資產經營者。當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家長式管理由于決策層和執行層界限模糊,缺乏“糾偏”機制,民營企業家的局限性、隨意性往往易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失誤。
3、人才機制不靈活。大多數民營企業家都非常重視人力資源,但現實條件下大多數民營企業卻面臨著嚴重的人才危機和信任危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業家落后的“資本雇傭勞動力”觀念和強盜邏輯,認為員工和企業的關系只是勞動力的雇傭關系,很多民營企業家認為只要有高薪,市場上多的是優秀人才,而沒有從思想意識上真正重視過人才和他們的人格尊嚴。加之民營企業用人唯親的任人方式,使優秀人才難以真正融入民營企業,因此,他們通常持打工心態,只關心眼前利益,對企業沒有認同感和長期扎根的觀念。
4、企業生命周期過短。據統計,我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北京中關村“電子一條街”5000家民營企業,生存時間超過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業已煙消云散;生存期超過8年的企業僅占總數的3%左右。
5、決策盲目,風險增加了企業經營。民營企業的發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幫助,這在一個曾經長期以公有制為基礎的計劃經濟一統天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卻使一部分成功的經營者因此而淡化了風險意識。四面出擊,盲目的多元化經營,過分的自信導致無法正確地評價自己,也無法正確地評價企業的成功。成功的經歷強化了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也導致了決策的經驗主義。
6、設備科技含量低,技術改造的相對滯后,導致企業發展后勁不足,民營企業大多為勞動密集型生產企業,這種生產模式注定了企業不可能擁有高科技含量的生產設備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與此同時,民營企業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較低的員工素質也制約了企業技術更新的速度。
三、發展民營企業的對策
1、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減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響。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容易導致企業戰略決策的失誤;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所產生的專制和集權化傾向,無法適應企業對人才的更高要求。民營企業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首先必須進行所有制改造。民營企業的發展趨勢就是控股化和集約化,充分發揮家長式管理模式的靈活高效的優勢,還可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自身的情況,逐漸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中國民營企業的制度轉換、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賴于民營企業家素質和人格的提升和完善。
2、正視挑戰,實現政府管理體制真正轉變。充分認識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解放思想,樹立與民營企業發展趨勢相適應的新觀念,實現政府管理體制由管制向監控的真正轉變。
3.健全法律制度,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民營企業的產權需要法制來保障,民營企業的經營行為需要法制來規范。加強立法,建議有關部門及時清理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法規。同時,抓緊制定保護民營企業的條例,出臺引導和約束民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文件。嚴格執法。要明確執法部門保護和支持民營企業的責任,對向民營企業敲詐勒索、亂收費、亂罰款、強買強賣及破壞民營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人和事,必須及時處罰。
4、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突破口,全面提升企業素質。未來企業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素質的勞動者。我國民營企業還存在著規模小、員工素質低的現象,還不能實現以人為資源優勢來配置和優化其他資源。因此,提高企業內在素質,說到底還是要提高人的素質,企業規模、環境、裝備水平以及產品檔次和質量的內在差異,實質反映的是人的內在素質差異。民營企業必須要形成科學、合理的企業領導體制和組織制度,構建一套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真正做到經營者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充分挖掘人力資源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激勵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5、依靠科技進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民營企業多以傳統產業為主,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和經濟的杠桿,引導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率先發展高科技產業。對民營企業自身來說,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必須加大技術開發的投入,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增加技術裝備,成為技術創新和開發投入及推廣的主體;應實行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開放的穩定的合作關系,吸收消化國際上先進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民營企業更應更新觀念,盡快樹立國際化經營與競爭的意識,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來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
6、繼續發揮政府在發展民營企業中的作用,營造有利于民營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入WTO后,民營企業也面臨著結構調整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依然是影響民營企業的最主要的環境因素。政府如何把握經濟發展的整體格局,變弱化的調控管理職能為高效的服務職能。政府必須扮演好兩個角色,即領導者和服務者。政府必須給予制度支持、技術支持、信息支持、金融支持。
參考文獻:
1、夏建勝:《民營企業持續發展的五個創新點》,《經濟問題探索》,2002年第6期;
2、曉亮:《論民營經濟中的十個認識問題》,《南方經濟》2001年1期;
3、楊啟先:《認真搞好民營經濟,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縱橫》,2000年10期;
4、喬新生:《私營企業發展面臨的法律制約》,《現代工商》,2001年7期;
5、許經勇:《論我國民營企業創新》,《南方經濟》2002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