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財務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財務管理是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是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的必然選擇。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時期和不同的現實條件約束,財務管理目標有相應不同的選擇。財務管理的選擇遵循著本身的規律性,每個經濟主體都要根據變化著的經濟形勢,根據自身發展規律和發展特點,適當地制定、修正或更新自己的財務管理目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關鍵詞:財務管理現狀對策
財務管理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一場金融危機,使更多的現代企業則陷入了財務危機,我們聽到最多的詞是“資金鏈斷裂”。在多年的激進與擴張之后,是到反思與重構企業財務戰略的時候了。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一定時期、一定企業的財務目標與當時的經濟環境及企業目標有著必然的聯系。可以說,企業目標決定財務目標的選擇,財務目標的確立實質是一種各利益主體博弈的平衡,目標的最終選擇理應與經濟環境相協調。那么如何在當前全球遭遇經濟危機的新形勢下,慎重的對待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定位,仔細的分析甄別,做出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選擇呢?讓我們從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談起。
1.財務管理的現狀
(1)投資決策隨意性大。在我國企業中,不顧自身的能力和發展目標,熱衷于鋪新攤子,盲目投資,造成嚴重損失的例子比比皆是。
(2)我國資本市場尚不夠發達,企業籌資手段不夠豐富。企業發行股票,要經過政府批準,股票上市,要經過地方政府、中央主管部門、證監委、證券委和證交所上市委員會等層層審批,發行債券也因我國證券市場的不夠成熟而困難重重。
(3)財務會計基礎管理方面
①財務會計核算不規范,隨意性很大。
②資金管理審批的責任不明確,沒有明文的授權管理;資金的收付和日常管理存在不足,缺少適用制度進行規范;
③財務會計資料、檔案的歸檔、保管和借閱缺少明確適用的制度規定。
2.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
企業的財務管理通過價值形態對企業資金運動進行綜合性管理,滲透和貫穿于企業一切經濟活動之中,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和分配,都與財務管理有關,因此,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處于基礎性地位。
(1)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內容。可以說,企業所有的生產經營活動都與財務管理密切關聯。
(2)財務管理是經濟高速發展的保障,是實現全球經濟網絡化、信息化的最重要的管理手段
高速發達的經濟是知識經濟、信息經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廣泛運用,傳統的桌面財務管理方式將逐漸向網絡化財務管理方式轉變。
3、加強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應采取的對策
(1)改變陳舊觀念,從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
企業應當樹立以人為本觀念,一方面可高薪聘請資深的財會人員補充到企業中來,另一方面必須加強企業現有財會人員培訓,加大財務硬件投資,加大財務軟件的運用,組建科學的、系統的財務核算體系,營造一個有利于財務人員發展的環境,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真正為企業服務,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多做貢獻。
(2)建立正確的資金管理體系
為了加大財務部門對企業經濟行為的控制力度,必須規范完善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建立嚴格的資金控制體系。并時時跟蹤企業的動態變化趨勢,及時提出財務建議,使目前的核算型財務管理轉變為管理決策型財務管理,成為企業決策者的堅強臂膀。
流動資金管理包括現金(短期投資)管理、存貨管理和應收賬款管理等。加強現金管理主要是在國家有關規定的范圍內,做好日常收支,加快現金周轉速度,控制現金持有規模。針對傳統上我國企業往往傾向于持有較多的存貨,占據公司的資金和空間、增加管理成本的情況,我國企業可引進最佳訂貨(生產)批量模型,加強訂貨提前期、保險儲備量的控制,降低存貨成本?,F代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信用經濟,信用銷售已成為企業間交易的主流方式,因而應收賬款管理始終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我國企業必須改變只注重銷售業績,忽視應收賬款的控制狀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注重對客戶的資信調查工作,并提高信用分析能力,控制應收賬款規模。同時采取各種措施,盡快追回長期拖欠的賬款。
(3)進行科學的投資決策
財務部門要利用自身擁有大量有關成本核算信息的有利條件,運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測定企業最佳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量,進一步確定銷售價格,確定存貨最佳存量,減少無效或低效勞動。同時,尋找適合企業產品特點的既能提高產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徑。
企業的生產經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技術不斷進步的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必須不斷出更新、更好、更受顧客歡迎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中立足;一個企業如果不能發展,不能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就會被無情地淘汰。
(4)建立并完善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體制。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集團公司與子公司的關系是資產紐帶關系,從資產關系的角度看,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資金、財務活動的調控。
(5)合理進行利潤分配。
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涉及如何確定股利支付比率、以何種形式發放股利、股利政策的穩定性等。股利政策可被看做是表明公司發展狀況的重要信息,除重大的投資機會、未來收入的重大變動等特殊情況,公司通常傾向于較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雖然我國目前的收益分配方法有其存在的深層次原因,但與國際慣例接軌仍然應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綜上所述,通過對企業財務管理現狀的剖析及對策研究,企業的財務管理必須站在國家利益和全球經濟的高度上,建立市場經濟下財務管理理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適應現代企業特點的財務管理體系,進一步探索財務管理模式,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參與決策服務,改善企業管理狀況,提高企業的全球經濟的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美)道格拉斯•R.愛默瑞,約翰•D.芬尼特.公司財務管理(上、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劉俊彥.財務管理機制論[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2.
[3]林景新.《中國式企業危機管理》[M].廣東經濟出版社,2007年9月.
[4]宋獻中,熊楚熊,《公司理財》[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5]謝劍平.《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6]王慶成.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的變革[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2,(10).
[7]彭海穎.略論強化現代企業的財務控制[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2,(12).
[8]姜娟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工會論壇,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