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電子商務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在一系列的背景下開始的,經歷的過程相對比較曲折,比較了我國旅游電子商務與美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從中分析差距,提出了進一步發展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策略。
關鍵詞旅游電子商務背景發展策略
旅游業作為一種傳統的產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它已經和石油業、汽車業并列為世界三大產業,它的發展是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一般分為國際旅游業和國內旅游業。進入21世紀,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增長和消費觀念的日益轉變,各地爭相發展旅游產業,行業內部競爭呈現白熱化狀態,旅游資源和客源數量相比已面臨嚴重的內需不足,買方市場的局面支配和抑制了旅游產業進一步的發展,如何在這種困境下利用現代的電子商務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個性化的服務,是發展我國旅游產業的新舉措。
1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背景
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與我國的特殊國情有著很大的關系,和國外相比,不是經歷了逐漸的慢慢的成長發展過程,而是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經歷了由曲折到步入正軌到日益成熟的幾個快速發展階段。然而發展旅游電子商務不僅是旅游產業自身的內在需求,也是在一系列的大背景下促使了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
1.1國內旅游市場前景廣闊,國際旅游市場充滿吸引力
我國國內旅游市場的前景極為廣闊,正在逐步成為中國旅游經濟的主體。從1978年開始,我國旅游業開始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2002年,我國接待入境旅游者9800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204億美元,年增長率分別達到18%、20%;2004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達到9.35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高達3878多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增長12.2%和10.1%,同時,旅游業外匯收入達到257.39億美元;2005年,旅游業外匯收入達到292.96億美元,同比增長13.82%,旅游業總收入達到76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7%。特別是自1999年開始,國家實施“五一”、“十一”兩個七天長假制度,與春節形成了一年內的三大旅游黃金周,加上雙休日,居民的年休息日達到了全年的1/3,國內居民的旅游時間比較充裕,再加上城鄉居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使得國內的很多居民具有足夠的時間資本和金錢資本出去旅游,不滿足于國內的旅游景點,出境旅游人數逐年增長。2000年,國內居民出境規模1047.26萬人,增長13.47%;2001年,出境規模1213.31萬人,增長15.9%;2002年出境規模1660.23萬人,增長36.84%;2003年出境規模2022萬人,增長21.8%,出國旅行對于國內居民來說不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國外旅游市場充滿吸引力。另外,根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國際旅游者將達到16億,2020年前,旅游業年均增長速度將達到4.1%;根據WTO的預測,2020年,亞太地區國際旅游者將達到3.97億人次,年增長率達到6.5%;我國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數、出境旅游人數將分別達到2億、1億,從而成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旅游業總收入將達到2.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8%~11%。
1.2傳統旅游產業模式出現瓶頸問題,抑制我國旅游業向更深更遠發展
傳統旅游業的運作模式是旅行社整合制,旅行社在旅游產業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效率高低直接決定了整個旅游產業的運作效率。在旅游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旅游規模比較小、消費者的旅游觀念不夠成熟,旅行社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調節客源,協調酒店、交通運輸、旅游景點的關系,但是,隨著旅游市場規模的急劇增長,消費者旅游觀念的日益成熟,傳統旅行社的電話咨詢、店面定購、團體旅游的運作方式已不能適應當今旅游市場的需要,它自身的優勢成為了阻止其向更深更遠發展的瓶頸,不能夠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旅游需求;不能夠提高消費者的主體地位;不能夠減少消費者的旅游成本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了傳統旅游產業運作模式效率低下,消費者滿意度降低,整個產業的增長速度減慢。
1.3電子商務興起,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社會經濟技術的持續發展,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引起了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它作為世界信息技術應用最為廣泛的一個領域,其市場規模在全球急劇擴大,各發達國家都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拓展市場的重要手段。在這種環境下,旅行社的傳統經營受到在線模式的極大挑戰,經營理念、業務類型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脅,高速增長的旅游市場和日益成長的網絡消費人群,給旅游業帶來了新的契機,網絡的交互性、實時性、豐富性和便捷性等優勢促使傳統旅游業迅速融入網絡旅游的浪潮。同時,由于旅游產業的特殊性,特別適合于發展電子商務,所以電子商務與旅游業結合是一種必然趨勢,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移動商務引領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新趨向
隨著各種移動終端的普及、移動通信網絡的完善、移動服務提供商的增多,移動商務將成為一個新的切入點,結合智能網絡技術,真正實現以人為中心的旅游電子商務應用。移動支付、短信息服務、全球定位系統等移動商務技術的全面應用將給旅游業乃至旅游電子商務帶來一場新的旅游革命。顧客無論在何時何地,通過移動電話等終端就能完成對企業或對個人的安全的資金支付,移動商務可以隨時隨地把顧客、旅游中間商和旅游服務企業聯系在一起,預訂的結果、航班的延遲等信息皆可隨時通知旅游者。移動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將使旅游電子商務服務功能更加完善,應用更加普及。
2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狀況比較
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起步較晚,雖然在這些年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由于電子商務的基礎薄弱,各項配套設施和相關法律制度還不健全,主要是在借鑒和模仿國外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經驗和模式,在摸索中前進,經歷了曾經的盲目發展到現在的平穩發展階段。美國作為世界上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代表,通過比較我國旅游電子商務和美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差距,從中借鑒一些經驗,為我國未來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一些指導性的方向。
2.1發展時間不同,規模差異大
美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已有十幾年的時間,而我國真正的旅游電子商務起步于1997年,到目前為止還不到10年的時間。美國作為世界上信息技術和經濟水平最發達的國家,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先進技術條件,在發展旅游電子商務之前,電子商務已經取得了很大發展,且趨向成熟,這為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極好的基礎,再加上人們消費觀念超前、收入水平高、休閑時間充裕,旅游電子商務在隨后幾年的飛速發展是意料之中的事,旅游電子商務交易額在電子商務交易額中所占比例將會越來越高,處于穩定的高增長階段。而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和美國相比,還處在比較低的階段,旅游電子商務水平更是差距大。國內旅游電子商務的應用領域還不夠廣泛,應用的深度還很淺,應用的層次還很低,在旅游產業價值鏈的應用很多還只是處于嘗試階段,對旅游電子商務的認識還沒有上升到一種管理模式的高度,很多旅游機構仍然沿用傳統的運作模式,旅游者對旅游電子商務的認識也不是很清晰,在尋找旅游信息之前,還是習慣于傳統的電話或傳真咨詢,由此導致了目前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是處在相對比較低的階段。2.2旅游網站發展的成熟度不同
美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穩定發展體現在旅游網站的日益成熟,為消費者提供了足夠的信息查詢和旅游服務內容,消費者對旅游網站的忠誠度比較高。而國內旅游預定網站的建設開始于1996年,1997年由國旅總社參與投資的華夏旅游網的創辦是中國旅游電子商務預訂網興起的引人注目的先聲。此后,各類旅游預訂網站如雨后春筍紛紛建立,行業規模逐漸擴大。其間,經歷了1997~2000年上半年的投資熱潮及炒作式發展、2000年下半年~2001年的遭遇困境與冷靜回歸后,中國旅游網站經過分化、整合以及經營策略的再探索,逐漸走入一個成熟穩健的發展階段。到目前為止,具有一定旅游資訊能力的網站已有5000多家,其中專業性旅游網站有300余家,主要包括地區性網站、專業網站和門戶網站的旅游頻道三類。比較成功的專業網站主要有攜程旅游網、e龍網、華夏旅行網等。尤其是攜程旅行網,自1999年開辦以來,其市場份額不斷增加,2002年交易量翻了一番,達到了10億元。但是,我國網上旅游仍遠遠落后于美國,國內很多旅游網站在規劃時因缺少對旅游行業的全面、深刻認識而未能找準切入點,缺乏特色與“賣點”;相當數量的旅游網站還是美國旅游網站的中文翻版,重復建設現象嚴重,效益不高。綜合性網站專業性不強,不能提供全面、權威、可參考性強的旅游信息;專業站點十分有限,而且大部分是簡單的企業介紹;屈指可數的一些信息網站更多停留在專業門戶階段,缺乏強大的專業產業資源的支持,同時,旅游網站功能不健全、網上交易安全性差等問題,使得網站訪問量差強人意,顧客的忠誠度非常低。另外,我國最具實力的三家旅行社——國旅、中旅、青旅,長期占據傳統旅游市場,對新技術和新的經營方式反應遲緩,使得互聯網與旅游的結合若即若離,締造不出全新的、真正的旅游電子商務。
3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策略
旅游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未來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目前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旅游產業要正視與國外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差距,在發展中要有一種緊迫感,同時,要結合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實際狀況,采取相應措施,推動我國旅游產業整體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從根本上提高旅游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3.1加強政府引導和扶持
近10年來,我國旅游業以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取得了很大成就,旅游電子商務要取得長遠發展,政府主導和政策扶持必不可少。政府主管部門應成為全國旅游電子商務應用方面的組織者,制定旅游信息化發展的全局性和長遠性總體規劃和一系列旅游電子商務規范體系,加強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宏觀指導,在旅游信息網建設、旅游信息開放、旅游信息網絡上的電子商務等各個方面提供相應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并且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差異很大,政府應扶持弱勢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另外,要加快制定、完善和修正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解決網上的電子商務交易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內容。在旅游資源的整合方面,政府和行業協會要一起合作,發揮行業協會的民間組織作用,推動全國旅游資源的整合,加快旅游電子商務的標準體系建設,實現旅游企業內部信息系統與旅游電子商務平臺之間、旅游業與銀行、海關、公安的信息系統之間應能實現互聯互通,建立一個全國范圍的、完整的大旅游電子商務系統。
3.2提高旅游企業的市場定位
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由于起步較晚,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國外旅游網站的運營模式,重復性建設嚴重,缺乏新意,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較少,因此,為了提高旅游電子商務對消費者的滿意度。一方面,旅游企業尤其是旅行社必須在傳統業務項目上力求創新,尋找新的比較優勢,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將傳統的運營模式和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完美結合,創造新的服務模式,開辟更多的消費者群體,增加更多的利潤點;另一方面,深入調查市場,了解消費者需求,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提高旅游企業的柔性度,擴展旅游網站的靈活性,增加旅游網站信息的豐富性和綜合性,讓消費者自己自由選擇旅游產品,享受全程的旅游服務;第三,順應時代潮流,為消費者提供實時交互的服務,發展移動電子商務,動態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借鑒國外旅游網站的做法,建立完善的網上售后服務工作。進行售后跟蹤服務,了解消費者的新需求,把握消費者的旅游心態,適時推出更符合潮流的旅游產品。
3.3加快旅游復合型人才培養
旅游電子商務涉及電子商務、旅游業、信息網絡、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的知識,在發展旅游電子商務的過程中需要既精通電子商務又熟悉旅游管理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國傳統的教育體制培養這方面的人才還很少,制約了旅游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大力培養旅游電子商務人才為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長遠發展提供人才儲備是一項長久的系統工程。一方面,高校要結合實際,調整專業培養方向,開設與旅游電子商務相關的課程,培養市場需要的旅游人才;另一方面,旅游機構要轉變觀念,順應時代的要求,主動與大中專院校等教育研究機構合作,靈活采用各種方式,大量培養高科技人才,并鼓勵在校學生參與旅游企業電子商務項目的研究開發。有條件教育機構還可以建立電子商務研究培訓中心,為旅游企業培訓電子商務技術人員,提供技術咨詢和項目開發。旅游企業要制定人員培訓計劃,通過長、中、短期的派員工進修與學習,提高員工自身素質和企業整體文化素質,從而為企業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奠定良好基礎。
3.4引導和培養民眾網上消費的觀念
旅游網絡營銷離不了消費者的參與,消費者對網絡營銷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網絡營銷的進程。雖然這些年我國網絡的普及率和網民的數量取得了飛速增長,但是真正體驗網上消費的比例還很小,阻礙了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美國相比,美國郵購和電話訂購比較成熟,信用卡比較發達,消費者習慣使用信用卡而不是現金交易,在這樣的環境下,實現電子商務不會有重大障礙。而我國目前正是缺乏這種網絡交易的良好環境,民眾對網上支付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但這只是一個方面,關鍵是民眾對旅游電子商務這種新生事物認識的不夠深入,缺乏深層次的了解,因此,要發展電子商務必須調動消費者廣泛參與的積極性,政府和企業應當運用輿論工具引導和培養人們的新觀念,來推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蘇平.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特征與運行趨勢[J].現代商業銀行,2004(10)
2韓彩霞,張永林,仝麗娟.旅游電子商務—傳統旅游業的未來[J].經濟論壇,2006(12)
3肖建成,余蓉.旅游電子商務在旅游業中的應用前景[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4(1)
4袁基瑜,于靜.旅游電子商務需求及發展模式探析[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6(6)
5張越.依托網絡優勢促進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J].晉中學院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