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健康風險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旅游健康風險指旅游活動中,旅游者因所處自然、社會、文化環境發生改變及旅途奔波,其生理、心理健康及社會幸福等各方面產生種種不適或直接面臨損害事件的可能性,其影響因素多樣而復雜。實施健康旅游規劃、提供安全健康的旅游服務、建立旅游安全預警系統、開展旅游健康教育、發展旅游保險體系等是旅游健康風險的有效防控措施。
關鍵詞:旅游健康風險;因素;防控策略
1旅游健康及旅游健康風險
健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永恒的追求。由于受到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人們習慣將健康理解為“無病、無殘、無傷”,但科學的概念并非如此。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下了一個科學的定義,明確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而且是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一種完好狀態。”即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必須從身體、心理和社會幸福感三方面進行全面的考察,自然、社會、文化、生態、心理、遺傳及其它生物學因素等都是可能的致病因素。“旅游健康風險”即指旅游活動中,旅游者因所處自然、社會、文化環境發生改變及旅途奔波,其生理、心理健康及社會幸福等各方面產生種種不適或直接面臨損害事件的可能性,導致旅游健康風險的原因多樣而復雜,其形式也具有不確定性。
2旅游健康風險因素分析
系統論認為系統是由許多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要素所組成,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體,綜合性是系統最基本的特征。旅游健康問題與旅游產業的各要素(食、住、行、游、購、娛)都有關,涉及領域廣、人員多,交叉性強,關系復雜,這個復雜的巨系統決定了影響旅游健康的因素紛繁而復雜(圖1),自然地理條件、衛生資源配置、旅游安全設施和社會文化環境等都可能成為風險因素。所以,對健康風險形成機理進行探討時,既要考慮地區地質、水文、土壤、生物、氣候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又要考慮經濟水平、食物結構、居住條件、衛生習慣、醫療保障等人文環境的影響,同時還要結合旅游業的特性,考慮旅游者個人條件及景區游樂設施的安全狀況。只有堅持綜合性原則,才有可能系統、有效地排除健康風險,促進旅游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旅游健康風險防控策略
3.1實施健康旅游規劃
健康旅游是可持續的旅游發展觀,不僅僅強調旅游者對自身健康的追求,也強調在滿足旅游者身心健康需要的同時,維護和改善旅游地生態環境,營造更為自然的旅游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一種良性互動的旅游方式。實施健康旅游規劃,也即是要在旅游地調研和評價基礎上,為旅游資源的持續利用,為旅游地的有序持續發展尋找社會、經濟、環境等各方面最優綜合開展途徑展開富有反饋特性的連續操作過程。政府是其重要的實施主體,如制定并施行區域旅游健康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政策;對旅游區及旅游項目的開發和建設執行嚴格的審查制度,重視其健康影響;完善相關旅游法規及行業規章制度建設,維護社會治安,規范旅游服務與市場建設,打擊旅游犯罪,為區域旅游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等。3.2提供安全健康的旅游服務
安全健康的旅游服務對保障和提高旅游相關人員健康素質、促進旅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加強旅游地的衛生監管,注重解決食品衛生、傳染病、意外傷害、環境污染等問題;完善藥品的配送體系與醫療救治體系,增強旅游地健康資源的供給能力;建立景區救援系統,增強景區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加強旅游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防范、控制與處理游覽安全事故。旅游景區也應該和更廣泛的社會、政治、經濟和物質環境部門等有良好的溝通,通過配置醫療、防疫、保健、健康教育等方式形成完整有效的衛生服務體系,只有將旅游者作為一個完整人的健康總需求作為服務對象,旅游者出游的健康風險才會得到有效的降低。
3.3建立旅游安全預警系統
進入新世紀以來,旅游業發展面臨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旅游規模逐年擴大,但旅游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卻相對滯后,造成了個別時段和局部地區的供求緊張;自助游和散客游明顯增多,自駕車旅游、徒步旅游、生態旅游、山野探險、極限運動等專項產品異軍突起;出境旅游市場增長迅速,但現代世界并不太平,一些國家社會治安狀況混亂,針對中國游客的盜竊、搶劫、暴力等有增加的趨勢等。這些客觀上加大了旅游風險性,旅游者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為此,建立健全安全預警制度,保障游客平安出行勢在必行。
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相關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建立和完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安全預警信息收集、評估和制度;及時掌握和通報旅游地的環境衛生狀況、食品衛生狀況、疫情狀況等有關情況,提醒游客注意出行安全;針對國內自然災害、治安狀態、疫情暴發等突發事件,建立國內旅游安全預警體系;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旅游救援體系,及時救助遇險遇難游客,避免因突發事件影響社會穩定;完善各類旅游應急預案,促使旅游單位與國家管理部門、執法機構等就疾病報告、應急計劃、特殊衛生事件的診斷和處理等,實現險情預警、社會動員、快速反應、應急處理的整體聯動。
3.4開展旅游健康教育
通過教育的、職業的、商業的、志愿者團體以及交通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衛生機構等多種途徑推普旅游區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內容、政策和法律,制訂健康教育與健康行動規劃,強化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建設;啟發旅游工作人員有意識地開展崗位技術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使其在實際操作中自覺運用人體生理衛生、消毒滅菌、傳染病預防和旅游衛生等專業知識來提高旅游業的規劃、管理、服務和接待水平;開展旅游健康咨詢,使旅游者充分了解旅游地的社會治安秩序、安全措施、交通、通訊、醫療服務和遇險求救途徑等,增強其健康意識及對意外傷害的自救能力。
3.5發展旅游保險體系
旅游保險是指旅游者或旅游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按不同類別、不同標準交納保險金,與保險公司訂立旅游保險契約,使旅游者、旅游企業在整個旅游活動的組織和旅行游覽中遇到種種意外事故、危險時得到經濟補償。它是積極利用商業機制化解旅游風險、減少游客和企業損失、減少事故糾紛的重要途徑。在西方旅游發達國家,旅游保險起步早,市場比較成熟,國民保險意識較高,已養成出門買保險的良好習慣,種類多,品種全,劃分較細,有眾多針對個人的旅游保險險種。因此,要更好維護旅游者健康與利益,必須要在加強旅游保險的宣傳工作、完善旅游保險制度、嚴格保險責任、健全保險法律制度等領域做足工作,使旅游保險真正能切旅游業發展之脈,發揮其旅游安全保障的作用。
4結語
隨著現代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出門旅游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地區也將旅游業培育成了地方的支柱型產業,旅游中的健康風險客觀存在,多樣而復雜,旅游健康問題成為了關乎人們日常生活與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但長期以來它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還沒有形成系統、科學的研究與預防應對體系,這對旅游相關人員的健康狀況、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甚至社會的綜合發展均將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以此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學者與從業者都加入到該項工作中來!
參考文獻
[1]鄭向敏.旅游安全學[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
[2]龔勝生.歷史醫學地理學芻議[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