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紅色旅游教育功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紅色旅游的興起并迅速升溫,紅色旅游除了具有經濟功能之外,還具有較大的教育功能。紅色旅游有助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有助于促進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培養青少年榮辱觀、有助于加強現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育優良的民族精神。
關鍵詞:紅色旅游;教育功能;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所謂紅色旅游,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傳承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隨著紅色旅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紅色旅游資源作為研究對象,但對紅色旅游教育功能進行專門研究卻并不多。通過對紅色旅游教育功能的研究,可以提高人們對紅色旅游教育功能的認識。具體說來,這種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層面:
1發展紅色旅游,有助于推進愛國主義教育
開展紅色旅游,是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可以使成千上萬革命前輩和先烈可歌可泣、驚天動地的事跡感染廣大人民群體,使我們更好地繼承革命傳統,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蝕。革命先輩們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和教育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分布在神州大地上的眾多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正是這種精神的載體。
挖掘紅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揚革命精神,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奮斗足跡深深地銘刻在華夏沃土上,深深地銘刻在民眾心坎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在當前人們的出游過程中,大多數游客把體驗長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區文化作為主要目的,這充分說明紅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
2發展紅色旅游,有助于促進公民道德建設
紅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會主義文明道德風尚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無論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無論是處理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還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都要求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
紅色旅游把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創業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使全國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提高我國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我國公民的道德教育更進一個水平。紅色旅游對社會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起著重要的帶動作用,使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不斷得到提高。
3發展紅色旅游,有助于提升青少年榮辱觀
發展紅色旅游,對青少年的愛國情感的增強,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紅色旅游以其獨特的價值對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起著重要的作用。
3.1紅色旅游教育層面較廣
遍布全國各地的紅色旅游區都蘊涵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每一處革命遺跡、每一件珍貴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和高尚品質。從教育內容的層面看,它對培育青少年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從教育對象的層面看,它內容全面,形式多樣,適合各個不同層次的青少年學生,適用性強,是青少年道德建設的一部內容豐富且十分珍貴的教科書。
3.2紅色旅游感染力較強
旅游是青少年最喜愛的活動之一,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宣傳和教育,他們將欣然接受。在參加了這些革命地旅游活動后,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對我國的革命歷史、革命精神等方面都有了親身經歷,正是這種親身經歷使青少年從實地體會到了中國革命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的全過程,給予他們以真實的心靈震撼,使廣大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主動參與中接受熏陶,這樣的教育才達到最佳效果。
3.3紅色旅游價值永恒
紅色旅游既有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特定內涵,又有與時俱進、價值永恒的普遍意義。在發揮紅色旅游的教育作用時,既要深入挖掘其優秀傳統的內涵,又要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實踐活動中不斷賦予其豐富的內容。與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解放思想,培養廣大未成年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有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觀念,培養他們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同時,引導他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養成艱苦樸素、吃苦耐勞、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良好行為習慣。
利用紅色旅游樹立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能不斷激活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熱情,又能促進紅色旅游的發展,在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遠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4發展紅色旅游,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大學生的教育作用。因此,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而開展紅色旅游,則是黨中央在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建設重大戰略部署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4.1通過紅色旅游實現學習目標
紅色旅游的出發點是通過旅游,達到學習受教育的目的。通過旅游,我們黨的光輝歷史、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跡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成為活生生的教材,達到“游中學,學中游”的效果。這種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在很大程度上也就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說教”和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心理。通過這種學習方式,促使大學生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歷史,這對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擁護共產黨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2通過紅色旅游提升學習興趣
紅色旅游能使那些原本在書本上枯燥的歷史資料演變得形象生動有趣,使那些記載在書本上的英雄任務走下圣壇,貼近同學,產生親和力。通過紅色旅游,讓大學生真切地感受那份厚重的歷史感、特有的親切感和獨具魅力的美感,并借助這種內部誘因的支撐,使同學們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4.3通過紅色旅游深化實踐過程
當代大學生深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陶冶,垂青于理性思考和實踐體驗。而紅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種體驗式學習,它通過旅游的方式把同學們所掌握的一些革命理論知識與活生生場景有機結合,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學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學生們在傾聽革命故事的過程中,通過對紅色旅游產品的切身體驗,能更加真切地感悟革命前輩的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體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4.4通過紅色旅游開拓創新思維
當代大學生的心態和思想都在與時俱進,面對新形式、新問題、新任務,如何結合實際,研究解決新問題,改進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當務之急。而紅色旅游具有深入淺出、潛移默化的特點,借助這種寓教于樂、寓教于游的方式,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結合起來,融入到青年大學生喜聞樂見,主動參與的活動之中,使我們黨的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可歌可泣的光榮史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廣大青年大學生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5發展紅色旅游,有助于培育優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體表現,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不斷豐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革命史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生動體現。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人文價值。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各種革命精神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豐富。
然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在經歷著物質生活極大提高的同時也在經歷著精神生活的變遷。時代進步導致的思想變化、不同文明交融產生的碰撞使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和民族精神受到了沖擊,人們的精神信仰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方向,凝聚力在淡化。同志曾說“人們精神上的豐富與充實是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強大動力”,雖然在當前我們的民族精神并沒有消失殆盡,民族文化并沒有完全萎縮,但長此以往,很有可能失去民族的特色,失去前進的動力。優良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流失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社會現象,更是一個關系到民族危亡的政治危機。
基于此,黨中央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作出重要決定,要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培育民族精神,以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與美德、弘揚我黨在革命時期的紅色精神為主流,對黨內同志和和黨外群眾進行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但精神陣地的占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是長期的過程,并需要持久的正確輿論引導。隨著旅游活動的蓬勃發展和旅游教育功能在人民觀念中的深入,旅游界結合黨中央的部署及時推出紅色旅游的主題產品,為全民族的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陣地,在全社會營造弘揚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和正確輿論導向。
6結束語
綜觀紅色旅游,它是新時期加強改進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公民道德建設、培育當代優秀青年、開拓大學生思想視野、傳承優良精神文化的一種創新性方式。因此,充分發揮紅色旅游的這一系列重要教育功能,以達到人民群眾緬懷前人、教育今人、激勵后人的效果,是當展旅游業的重要舉措。它不僅是一種旅游產品,更是當代一項有著深遠教育意義的文化工程。
參考文獻
[1]張建宏.試析紅色旅游的功能[J].商場現代化,2005,(12).
[2]殷盈.試論紅色旅游的教育功能[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6,(5).
[3]禹登科,易瀅瀅.利用紅色旅游樹立青少年社會主義榮辱觀[J].科教論壇,2006,(4).
[4]錢興成.紅色旅游:開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
[5]傅愛平.發展紅色旅游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6,(8).
[6]李應軍.“紅色旅游”發展探討[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5,(2).